【西游义趣】之序篇:悟空、张良的大忍之心

文/皇甫容
图为清彩绘《西游记》。(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3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故事是“圯桥进履”。这个故事啊,涉及到二个主角,我们逐一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西游记》架构的世界里,讲到悟空小时候因为大闹天宫,犯下欺天罔上的大罪,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这座山呢是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是由如来佛的五根手指所化。为了磨掉悟空的狂妄,如来只许悟空渴饮铜汁,饥餐铁丸。经过五百个春秋,寒来暑往,悟空看尽了人间浮华沧桑,他为幼年的狂妄发心忏悔,如果再有机会,他决意去邪,立志修行。

《西游记》第七回有句诗曰:“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昇。”悟空曾经大闹天宫,恶贯满盈,成了众神皆知的妖猴。他那不绝的善根又是什么呢?《西游记》第八回,观音菩萨奉如来佛旨,上东土寻找取经人。观音菩萨途经五行山,悟空见到了她,说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紧接着这句话,是一首诗,曰:“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菩萨一听悟空的话,满心为他高兴。以前的悟空是不分上下,大乱天条规箴的妖猴,竟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他非让玉帝搬出天宫。现在见了菩萨,竟一口气把菩萨的名号一个字不落,全都说了一遍。他知道以前做错了,现在决意皈依佛门,不再行凶。大圣明心见性,心猿归正了,解脱也就指日可待。菩萨告诉他日后会有大唐僧人救他出去。悟空一听解脱有望,高兴得喜出望外,晨昏吊胆、昼夜提心地等待。

直到唐僧启程,来到五行山,悟空高兴地挥手大喊:“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猴子虽然凶顽,但他天性未泯。就连对唐僧的问候,都是直接切入修炼主题,不掺半点世故人情。

悟空的眼睛,白天能看一千里吉凶。凡是千里之内,诸如蜻蜓展翅这些细小的事,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心猿归正了,开始履行保护唐僧的誓言。为保唐僧不受伤害,他打死了老虎、六个毛贼。唐僧自幼在佛门长大,没见过这等场面,他吓得直接从马上滚了下来。悟空灭了六个毛贼,激怒了好生的唐僧。他一路絮絮叨叨说悟空的不是。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更受不了唐僧说他“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悟空是真心想要修炼,却被肉眼凡胎的唐僧断定说,他做不了和尚,上不了西天,所以满心懊恼! 悟空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撇下唐僧任性而去。这猴子五百多年没回过花果山。刚从五行山下解脱,按理说他会一个跟头翻回老家看看才是。可是半路,悟空去了东海龙宫,去找龙王诉苦了。

龙王听说悟空改邪归正,立志修行,很为他高兴,热情地招待悟空喝茶。就在这时,悟空一抬头,看见了一幅画“圯桥三进履”,但他不理解画的意思。龙王就为他详细地讲解。原来啊,汉朝有位高人黄石公看见张良天赋很高,有意收他为徒。于是有意考验他,就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叫张良去取。张良取上来后,黄石公又命他给自己穿上。就这样,黄石公一连试了他三次,看到每次张良都是恭恭敬敬,没有任何倨傲怠慢之心,于是就传给他兵法。张良熟读兵法,协助刘邦运筹帷幄,凡是他献出的计谋,都能决胜千里之外。扶汉成功后,张良弃职归山,最终悟道成仙。

龙王劝告悟空:“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听了龙王的介绍,半晌都没有说话。随后他立即起身,飞出龙宫去保唐僧。从张良的故事中,悟空明白了修道人应有的态度。“圯桥三进履”,张良能忍难忍之事,启发了悟空,为他日后的成就奠下了基础。

《西游记》中“圯桥三进履”的故事,是从《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演绎而来。“留侯”就是张良扶汉功成后的封号。在正史记载中,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是韩国的王公重臣。他本人是宰相之子,就是现在人常说的官二代、富二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其中包括灭了韩国。张良想到家族世受国恩,他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散尽家财,招募死士,要为韩国报仇。他秘密打造了一个大铁锥,重达一百二十多斤,准备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

不过刺杀行动失败,秦始皇命军卫“大索天下”,展开全方位、地毯式的搜索。但因为张良容貌俊美,“貌如妇人好女”,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刺客。所以张良顺利地逃脱了秦王侍卫的搜索。一般人刚做完惊天动地的大事,尤其是行刺暗杀这一类的事,通常会草木皆兵。但张良不是,他是从容地走在下邳的桥上,犹如闲庭信步,游览观光。可见此人镇定自若、胆气十足。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良遇到了黄石公。

根据《史记》记载,黄石公故意把鞋丢到了桥下,叫张良下桥去取。张良再怎么落魄,毕竟也是贵族,加上他年少气盛,正值血气方刚,所以很想把老人揍一顿,一解心头之恨。但转念一想,老人已经年迈,他实在于心不忍,就强忍心中的怒火,下桥取鞋。取上来之后,老人又命他:“你给我穿上。”于是张良就把心中的怒火一放到底,长跪于地恭敬地为老人穿上了鞋。黄石公说了一句话:“孺子可教矣。”就是说,这小子德行不错,可以传给他太公兵法。张良得到黄石公的教诲,日后运筹帷幄,协助刘邦建立了大汉帝国。

张良的大忍,助刘邦成就了帝业;悟空的大忍,不仅保护唐僧成功取经,而他本人也成就了斗战胜佛。张良和悟空原本毫无交集,在虚实两个不同的世界,因为能忍难忍之事,使他们结下了跨越时空的奇缘。@*#

责任编辑:王愉悦

点阅【西游义趣】连载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颐和园长廊上的西游记彩绘。
    在关键时刻,八戒展现出天蓬元帅的风范,从容镇定的救助悟空。先是拽直悟空的身体,搬上他的脚,使他盘膝定坐。又仵住他的七窍,再使用禅法,为他按摩揉擦,使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悟空才苏醒过来。
  • 《西游记》中描绘天上人间,展现多元的时空及不同神佛道的世界,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仙人一念就可穿越到达。但是在小说架构的人间大唐,有一处疑问,小说第九回至第十三回,唐僧出生成长十八年后,为父报仇,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为何都是发生在贞观十三年这一年?
  • 《西游记》故事中,悟空、八戒和沙僧兄弟几人义结金兰,就像是同门修行的兄弟。每次降妖除魔,都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他们使用的兵器各有来头,各有其妙。
  • 那么,乌巢禅师的能力究竟有多高?即便悟空能翻江捣海,一个跟头可翻十万八千里,可是在禅师面前,仍旧无能为力。
  • 《西游记》插图
    西行路上,唐僧见寺入寺,遇佛拜佛,内心着实虔诚。取经团队穿越荆棘岭,来到小西天地界,这回却因唐僧执意要进小雷音寺,引出一桩祸事来。悟空到处搬救兵,可都被黄眉老怪用一口布袋收走了。最后,是谁为取经团队解决了棘手的难题呢?
  • 从小西天到大西天,需要穿过一条夹石胡同。这胡同名叫稀柿同(音痛),在“七绝”山下,光山径就有八百里。山上都是柿子树,每年熟烂的柿子落到胡同里,烂果发酵发霉以后,这条路就成了极臭、极脏的污秽之路。
  • 破除色魔后,唐僧上马直奔大路,向西前行,奔上了修行的大道。这一章回的结尾,小说作者吴承恩以诗句颂赞:“割断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禅心。”
  • 唐僧师徒熄灭了燥火,显现出清凉的本性,不仅提升了境界,闯过了难关,还加快了取经进程。你看他们赶路,犹如乘鸾跨鹤一般,不一日就走了八百里,而且还不觉得疲累,反而逍遥自在的向西走去,来到了祭赛国的地界。
  • 西游记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悟空和八戒大闹龙宫,打死了老龙。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协助悟空和八戒,剿除龙孙。二郎神的神犬汪的一口咬下了九头虫半腰里的一个头,九头虫负痛逃生。
  • 昔日大战十万天兵,悟空都没有掉过眼泪。这次,悟空为保唐僧,打杀了毛贼,唐僧愤怒地再次驱逐悟空。悟空飞到落伽山,在菩萨面前失声痛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