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染疫者后遗症多 出院一年仍呼吸急促

人气 1574

【大纪元2021年11月26日讯】武汉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出院近一年的武汉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患者仍存在呼吸急促、乏力、关节疼痛,以及抑郁等身体及心理问题。

非重症患者的“后遗症”

中国《医学前沿》期刊11月23日刊登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新冠肺炎确诊1年后的后遗症评估》,重点研究疫情对于非重症患者的长期影响。

该研究团队招募了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4月1日之间从武汉协和医院、方舱医院出院的120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11日期间展开了随访研究。

120位出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6±10.8岁。其中104例(86.7%)出院患者是非重症病例,16例(13.3%)是重症病例。49例(40.8%)为男性。中位住院时间为25.5天。从诊断到随访的中位时间为314.5天(最短296天,最长338天)。

研究发现,即便是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依旧存在多系统问题,如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等身体症状。

近三分之一的非重症病例存在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其中,睡眠困难有52宗(43.3%);呼吸急促有49宗(40.8%);乏力有43宗(35.8%);关节疼痛39宗(32.5%)。

相当一部分出院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50名(41.7%)患者出现焦虑症状,45名(37.5%)患者出现抑郁症状。

此外,56.7%非重症患者表现出肺部CT异常,包括磨玻璃样混浊,支气管扩张,结节,以及纤维化等。

根据《自然》期刊8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另一项由美国和墨西哥团队回顾“超过50种新冠长期影响”的研究显示,80%的感染患者出现一个或多个长期症状,最常见的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等。

重症患者的“后遗症”

此外,对于武汉重症患者,BBC援引《柳叶刀》一项8月研究说,其跟踪了1276名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其中大部分属于重型及危重型病例,研究随访了其出院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健康状况。

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864名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鼻导管和面罩吸氧,94名需要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54名患者曾入住ICU。

研究发现,出院6个月时的随访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幸存者出院后仍有“疲劳或肌肉无力”等至少一项持续的症状。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的患者,比疾病严重程度较低的患者更可能有肺部气体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

但患者出院一年时部分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消退,“疲劳或肌肉无力”比例从6个月时的52%下降到12个月的20%,而出现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的比例反而比半年前更高。

在长达一年时间内,大约20%至30%的中度患者观察到肺弥散障碍,此比例在危重患者中高达54%。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定义“新冠长期症状”

自疫情2019年底从武汉爆发出来,至今在全球已造成超过500万人死亡,2.6亿人确诊感染病毒。目前人们大多关注新的感染,但忽略了新冠长期隐症状。

今年10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19)的临床定义为“新冠后遗症”。

常见的“新冠长期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会影响日常生活。另外,患者也可能有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等情况,染疫甚至对患者肺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个身体部位以及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专家:疫情后遗症 第二波精神疾病潮来袭
出生率创新低怪疫情?网民:睁说瞎话罢了
【疫情11.25】辉瑞起诉华裔员工窃疫苗机密
再爆本土疫情 上海三小区列为中风险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