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2国取消贸易优惠对中国的影响

人气 16901

【大纪元2021年11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龙腾云采访报导)12月1日起,欧盟、英、加等32国正式取消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有专家认为这是西方在反制中共不公平贸易,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将经受向内转型和疫情带来的更大压力。

中共海关总署10月28日发布通知称,因欧盟、英、加等32国自2021年12月1日起,不再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优惠,海关不再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Form A)。中共官方宣称,从多国普惠制“毕业”证明中国产品已具备一定竞争力。

普惠制(普遍优惠制度,缩写GSP)是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给惠国)给予发展中国家(受惠国)最惠国税率基础上的更为优惠的关税减免。

普惠不同于最惠国待遇(MFN),后者是国际贸易中,缔约国双方承诺相互给予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基石。

32国取消中国普惠待遇 专家:理所当然

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林向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首先,中共这些年一直自诩大国崛起,所以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实力使得西方不需要再给最惠国待遇。而且中国产品已经有了足够的竞争力,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需要进行保护。”

“第二个就是,中共在人权自由上没有贡献。中共一直在破坏劳工和人权,包括破坏新疆人权。”他认为中共严厉管控中国社会,中国是没有人权和自由的;而国际贸易协定都有对人权、劳工和环境的保护,各国实施的这些标准直接影响到生产商品的成本。

林向恺补充说,“中共在环境上也没有贡献,因为保护环境会增加生产成本,所以中国的低成本是以牺牲人权和环境为代价的。”

他相信西方国家是通过取消普惠待遇来警告中共,“这是一个手段,就是要告诉中共,你的所为已经破坏了世界贸易的公平。”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二所副所长花佳正表示,“这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是基于公平贸易的原则。”

他说,起初西方给中国优惠待遇,是期待经济发展后中共能够遵守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现在发现中共依然在搞补贴等不公平贸易;再加上疫情令世界加大了对中共的不信任,“所以各个国家开始更加重视相互间的信任,可以信赖的贸易伙伴,可以信赖的供应链。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政策上的推动。”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则直言,“就是要围堵中共。”他说,现在已经证明了,共产党没有办法解决贸易谈判、贸易失衡和气候这些问题。“没有办法谈,也不打仗,那就围堵你。”

美国于1998年把最惠国待遇改名为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并将其适用于所有国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2018年美国政府指控中共长期实施不公平贸易行为和盗窃知识产权,并对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共随后对美国展开报复。双方的最惠国待遇被打破。

据中共海关数据,自1978年普惠制实施以来,先后有40个国家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优惠;目前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仅剩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三国。

分析:取消普惠制给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于取消普惠制待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林向恺并不认为会遭受很大冲击,“其实不会有太大影响,就是少赚一点。”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可能要看转型的结果,“过去中共也一直讲要发展内需,而不是出口,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人口多。”“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转变成国内需求导向,如果转型的速度不够快,那当然会受冲击;如果转型成功,那中国经济就可能渡过这一关。”

花佳正也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不太可能会垮掉。”他表示,中共是希望让经济软着陆,所以一直在扩大内需、内循环,过去几年中,出口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度越来越低;现在又提出双循环和内需市场来支撑经济增长。

而吴嘉隆相信关键在疫情。“短期内中国经济不会受影响。因为疫情产生的转单效应,国外的生产活动转单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出口表现不错,转单效应不会那么快消退。”

他分析说,“然而,疫情常态化支撑中国经济跟出口,这其实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所以中共可能会继续释放病毒,让疫情一波接一波,让欧美国家没办法恢复正常的生产。”

后疫情时代 全球产业链是否“去中国化”

中美贸易战曾经掀起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风潮。花佳正也分析了全球产业链在中国的布局,他认为,“产业链并不是说撤就能撤,各国企业的情况也不同。”

花佳正表示,在大陆立足比较久的台商,可能会把一些新投资转回台湾或放在其它国家,但并不会从中国连根拔起。

他观察到日本企业亦是如此,“日本政府拿出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回流,但从中国大陆撤出的也不多。”花佳正解释说,“因为供应链涉及到上下游厂商、当地人员、结构配合等,并不是说马上就能找到替代。”“你投资得越多,时间越久,你要走就越不容易。”

责任编辑:叶梓明#

相关新闻
布林肯再访华 美中面临一连串争议问题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因涉嫌腐败被拘留
德调查欧洲议会议员克拉收受中俄贿赂指控
中共接管非洲是对美国的无声战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