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系列二之五:宋祁《玉楼春·春景》

【品读宋词】红杏尚书宋祁 不负繁华春景

作者:兰音
北宋名臣宋祁,有“杏花尚书”之雅号。图为清董诰画《二十四番花信风图》之杏花和李花。(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官居尚书,文名远播,享不尽荣华富贵,对于晚年的北宋名臣宋祁来说,这一生或许已经完满。这一年春意正盛时,暖风薰然,宋祁和几位好友踏春游湖,只觉风光无限好,内心有说不出的欢娱畅快。

眼前的一切,就像他的人生一样热闹繁华。湖面清波如薄纱微皱,游人泛舟湖上,面对着绿杨如烟、红杏盛放的景色,仿佛在画中徜徉。宋祁原本陶醉于赏心乐事,然而夕阳西下,韶华将逝,让他不由得想起平生经历,不禁联想到,漫漫人生路,欢乐之时太少,千金之富怎敌真心一笑?

大概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看透个人的荣辱得失,不再一味地伤春悲秋。他反而劝慰大家,举杯遥祝夕阳,请它停驻片刻,再为锦绣繁花留下片刻的明媚霞光吧!

正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宋祁作为填词大家,怎能不留下一首宴饮酬唱之作?于是便有了《玉楼春‧春景》一词: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境赏析

一首赞美春光的《玉楼春》,抒发了词人对美景和青春的眷恋,题材看似平凡,文字看似随意,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大宋才子特有的风华气度。北宋初年,国力正盛,崇尚文化的国策,又让这个中华王朝增添了许多风雅气息。宋祁,才情纵横的一代才子名臣,年华老去,风采却不减少年,写下这首热情洋溢而流丽多姿的婉约之作。

宋祁因为《玉楼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得到“红杏尚书”的雅号。图为盛开的杏花。(Shutterstock)

“东城渐觉风光好”,上片以游赏东城为起点,从词人感受出发发觉了春天风光之美。在传统五行文化中,春季、东方都和木对应,所以古人认为春自东来,赏春必然是在“东城”。句中“渐”字也很传神,传达出了词人从容游览,逐渐发现芳春美景的过程,有种渐入佳境的意味。接下来,词人将眼中所见一一描述,逐步展开东城外的春日画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春波绿水。微风吹拂,湖水荡漾,层层波纹就像是皱起的细纱。水波慢慢展开、扩散,仿佛带着盈盈笑意,召唤游人的舟楫。所以词人说道:“縠皱波纹迎客棹。”

《玉楼春》不讲究对仗,词人却在上片结尾采用工整的对仗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出绿如烟、红胜火的繁盛景致,成为全词最知名的佳句。作者宋祁,还因为这句词得到“红杏尚书”的雅号。

初春时节,杨柳早早抽出嫩黄浅碧的枝芽,远远望去犹如一片如梦似幻的云雾,也就是“绿杨如烟”。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寒气正在逐渐消散,带走严冬的沉闷,所以词人用“晓寒轻”这一独特的感受,传递出精神上的轻快之感。

最后的景色就更妙了。杏花红润娇美,那鲜艳的色彩、摇曳的姿态,将人间妆点得更加妩媚动人。句末的“闹”字,采用拟人手法,使得烂漫春花绽放的形象呼之欲出,仿佛就在眼前。而且,它把无声的静物,化作有声有色的动态场景,衬托出整个春天的生机盎然。正如《人间词话》所评:“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上片写尽春日风光,到下片,词人由景入情,转向对光阴、人生的感慨。“浮生长恨欢娱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回首往事,词人只感叹平生欢娱之时太少,憾恨之事苦多,因而“肯爱千金轻一笑”?他怎会吝啬将千金之财,换取真心一笑?

词人在朝做官,政务缠身,又经历过几次仕途起落,自然会有世事无常、浮生如梦的感触。人到暮年,他越发感到生命的可贵,何必为了浮名小利在宦海中苦苦挣扎,迷失了本心呢?趁着大好春光,难道他不应该抛开俗世烦扰,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吗?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虽然流光容易把人抛,但是词人还是振作精神,把酒畅饮,借此劝说夕阳暂缓落山的脚步,在花间多停驻片刻,为他们的宴会多保留一抹霞光吧!在下片,词人以乐观的精神,传达出轻财惜时、及时行乐的意味。笔法一气贯注,在一片乐景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省思。

词人背后的故事

宋祁,字子京,他和哥哥宋庠都是北宋初期的大才子,通过寒窗苦读、科举考试而跻身朝堂,因而誉满天下,并称为“大小宋”。更为传奇的是,他们那次科考,宋祁文章最为出众,被考官拟定为第一,宋庠则排在第三。但是临朝的章献太后认为,长幼有序,弟弟不应排在哥哥前面,于是重新调整名次,把宋庠排在第一,宋祁被判为第十。

宋祁的人生中也许充满许多遗憾,但是他不顾世俗眼光,活出了自己的姿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老去的“红杏尚书”。示意图。(Pixabay)

虽然宋祁和状元郎失之交臂,宋家却流传出“一门两进士,兄弟双状元”的佳话。兄弟俩也是叱咤风云的朝臣,哥哥宋庠一路做到了宰相,宋祁也官至尚书。特别是宋祁,精通诗文词赋,负责编修《新唐书》,在文学和史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代的蔡襄,名列书法宋四家之一的文士,曾评价宋祁为人“英采秀发”,“久视之无一点尘气,真神仙中人也”。而宋祁的生平事迹,更成了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自金榜题名后,宋祁一直奉行他在《玉楼春》中的行乐理念,享受着功名带给他的荣华富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他生活的写照。

古代的笔记小说,多次提到宋祁是怎样“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比如,宋祁常常在高楼大厦中广邀宾朋,宴饮笙歌不断,传出“不晓天”之名。原来,他特意在门窗处盖上几层厚重的帘子,屋内点燃明亮的蜡烛,这样大家聚会时就看不到天色变化,等到众人曲终尽兴时,才惊觉天已大亮。宋祁的宴会,总是这样通宵达旦,极尽欢乐。

他在家办公的时候,更是把书房装扮得灯火通明,侍女们在一旁红袖添香,俨然一座“富贵温柔乡”。宋祁就是在这种华丽旖旎的环境下,完成了二十四正史之一的《新唐书》。

可以想像,宋祁府上一定姬妾成群。有一次,他在外赴宴,吩咐太太给自己送件外衣。由于他没有明确指明请谁来送,结果太太们每人都送来一件,数一数,竟有十几件之多。宋祁觉得,无论穿谁送的衣服,都会让其他美人伤心,只好自己顶着寒风回家了。

宋祁大半生都过着享乐甚至是奢华的生活,他的诗词大多表现宴饮游乐、离愁闺怨等内容。他的人生,正像“红杏枝头春意闹”那样繁华似锦。但实际上,宋祁耽于享乐的另一面,却是心忧国事、有治世之才,堪称贤臣。在边境战事紧张的情况下,宋祁上疏天子,提出了著名的“三冗三费”观点,直陈时弊。之后,他著有《御戎论》七篇,提出宝贵的巩固边防的策略。

另外,宋祁及时行乐的生活理念,或许也是出于对生命和时间的珍惜。他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苦,潦倒贫困,体弱多病,而且年纪轻轻失去双亲。宋祁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有过多次被贬官、外放的经历。因而他才三十多岁,就形容憔悴,在诗中以“衰翁”自嘲。一个人尝尽人间悲苦,美好青春不再,当他凭借一己才华扭转命运时,怎么会不加倍珍惜快乐的时光呢?

品读《玉楼春》,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春天、积极生活的才子宋祁。他就像是夕阳下枝头上的杏花,哪怕韶光即将逝去,依然肆意绽放属于它的美丽,最终占尽春日风光。宋祁看似美满的人生,也有许多缺憾,但是他不顾世俗眼光,活出了自己的姿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老去的“红杏尚书”。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唐朝诗人任华曾说:“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后来白居易任杭州、苏州刺史,饱览当地美景,写下“江南名郡属苏杭”的诗句。或许从唐朝起,苏杭就和天堂仙境产生了联系。再到南宋时期的范成大,他撰写《吴郡志》时,记录下那句谚语,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成了苏杭最具知名度的广告语。
  • 在这个系列的前两集,我们分别赏析了两宋才子苏轼、才女李清照的作品,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很特别,和这两位大词人都有关系。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因而被合称“苏辛”;由于他和李清照是同乡,又有相似的名号,因而又被合称为“二安”。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
  • 宋词,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它就是歌词,是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而创作的。可能你会说,今天的流行歌词,为什么不像宋词那样成为经典、成为一代文学呢?恐怕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词作者,比如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等,个个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啊!
  •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不在少数,诗歌有曹操和曹丕、曹植兄弟,文章有苏洵和苏轼、苏辙兄弟。词也不例外,在宋代名声最大的就是“大小晏”了,也就是晏殊和晏几道父子。晏殊是一位才高德韶的宰相词人,他的小儿子晏几道青出于蓝,被誉为宋朝创作小令的第一人。
  • 岳飞
    宋朝是一个风雅繁华的时代,也是一个热血悲壮的时代。靖康之难后,历史上涌现出一代代舍生忘死的抗金英雄。今天我们要介绍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可算作不是词人的填词大家。
  • 和美的姻缘令人羡慕,但毕竟世事难料。如果两人不幸分开了,那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追忆,定格在文字中,更有着悱恻动人的力量。南宋初年,就有这么一对年轻的夫妻,原本才华相当、两心相许,但不过两三年,丈夫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与妻子离婚,多年来两人音讯全无。某一天,丈夫在一座“沈园”游赏,偶然遇到了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
  • 游子思乡,怎一个“乡愁”了得。床前的明月光,城中的玉笛声,邻船的同乡人,都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他们还会想像,故乡的梅花或许如期绽放,重阳的登高之行恐怕又少了自己一人,这就是游子特有的乡情。
  • 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是一大主题。一个“愁”字,古人用了太多、太美妙的词句去形容它:愁有长度,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重量,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空间,柳宗元诗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愁也有时间,冯延巳词曰:“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 春色满园,芳草翠柳,美丽的景色为何让人心生愁绪?是感慨光阴的飞逝,还是叹息理想的落空,是思念魂牵梦萦的伊人,或是为无法摆脱的莫名心情而伤怀?
  •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多了几场风雨,也似乎变得更加短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