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捍卫农地与食安 环团吁公布1153家污染工厂

人气: 21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1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全台4.5万家农地违章工厂,约1,153家为中高污染。民间团体23日呼吁,经济部4月底前公布1,153家名单,而其余4.4万家,9月前比对财政部税籍、环保署裁罚纪录,勾稽出漏网的中高污染未登工厂,立即断水断电;公布各县市未登工厂管理辅导计划,审慎拟定〈特登工厂用地计划变更编定审查办法〉(转特目办法),以便捍卫农地与食安。

立委王婉谕指出,镉米报导引起关心小孩的家长焦虑,担心食安问题。镉米出现,来自农地污染,中高污染工厂的存在则造成农地污染。根据环保署土壤与地下水整治资料,目前有1154公顷农地遭受污染,其中108笔农地反复污染,显示农地污染是现在进行式,中高污染工厂不只是土地、环境,更是食安问题。

中高污染厂商今年3月20日前,需申请辅导迁厂、关厂或转型。地球公民基金会专员蔡佳昇说,厂商有2到6年改善期,如果没来申请,就是不想走合法化程序,政府应该做出差别待遇,“才不会让合法的人变成傻子,违法的人还是消遥法外。”

立委洪申翰表示,期限到,没申请的中高污厂商名单要公开;后续查处期程、做法,中央、地方政府也应给明确交代;中高污工厂拆除落在内政部,目前还没看到经济部未登辅导计划与内政部清理计划对接;而地方行政体系、官员,是《工厂管理辅导法》真正解决农地工厂关键角色,地方政府的辅导计划也应公布。

就地纳管不等于就地合法

中高污工厂认定恐存漏洞。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研究员陈震远指出,透过财政部税籍、环保署污染违规惩处纪录,比对出262家有污染违规纪录的未登工厂,其中35间应被认定为中高污染,也发现359间临时登记工厂含中高污染业别、制程,并没有被认定为中高污染。

地球公民研究专员吴沅谕表示,1974年《区域计划法》颁布时,让当时的农地工厂就地合法,形成丁种建地。这些丁建工厂从事电镀业、染整业、皮革业处理等51个中高污染行业,总计6,426家,每3间就有1间有污染纪录,总裁罚金额高达32.7亿。未来如果农地特登工厂就地合法化、特目永久留在农业区,将步入1974年就地合法后大量污染后尘。

环境法律人协会专员黄子芸指出,经济部应在即将颁布的〈转特目办法〉建立严谨的审查标准,延续先前《工辅法》修法时确立的“就地纳管不等于就地合法”原则,特登工厂若有空污、水污违规裁罚纪录,不可申请特目。同时要求隔离设施与供应工厂营运的水、电、环保及运输等基盘设施纳入审查,以检核工厂外部性的风险。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