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风云”系列之三:儒学大师孟子

【稷下风云】游稷下三十载的儒学大师孟子

作者:兰音
示意图,图为明人绘《海天旭日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齐都临淄外的稷下学宫,创办三十余年,历经三代君王,已成为诸子荟萃、百家争鸣的主要舞台。齐国这个东方强国,也一跃成为学术中心。此时,各国名士接踵而至,一睹学宫风采,甚至作为学宫的一员跻身朝堂,向齐国君臣推行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

在这稷下学宫的黄金时代,临淄城外,又有一队车马,向着稷下学宫的方向从容行进。只见为首的马车中,一位气宇轩昂的长者端坐其中,身后有数十辆马车、数百人随行。这位拥有如此盛大场面的人,就是秉承仁义理想的儒家大师孟子

这是孟子第二次游历齐国,距离第一次入齐已过去十几载的光阴了。面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孟子或许有无限感慨,但他始终坚定的,是重振儒学、实现仁政的初心。

首次入齐 壮志未酬

孟子,名轲,邹国人,祖上为鲁国贵族。他早年的从学经历和师承关系,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史记》只说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曾子的弟子。而孟子自己却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1]私淑,就是私下向他人学习的意思。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孟子仰慕孔子的学问,多方求学,终于成为儒家学派的继承人。

孟子像(公有领域)

战国中期以来,诸侯争霸,战争、吞并的戏码不断上演;各家学说蜂出并作,正邪难辨,道德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孟子》一书形容这一时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儒学呈现出“正涂壅底,仁义荒怠”的式微态势。作为儒学传人,孟子怀浩然正气,一力承担起兴儒使命。

他的一生便在游历和授徒中度过,风尘仆仆,足迹遍及天下,将仁政、王道等政治理念广传于世。他是幸运的,生活在稷下学宫最兴盛的时期,这个厚待贤士的国家和汇集群英的学宫,是孟子不能错过的最重要的一站。

齐威王在位时,广纳贤人,振兴齐国。心怀大志的孟子第一次踏上齐国土地,希望借助强国和明君推行仁政主张。由于孟子本身学识渊博,加上齐国开明的用人政策,他很顺利成为稷下先生。然而那时,孟子在齐国只是一位普通的学者。

稷下学宫虽然鼓励各派学说切磋、论辩,在早期流行的却是黄老之学。这主要是由于,田齐祖先自陈入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也是陈国人;同时田氏奉黄帝为始祖,自然尊奉黄老之学。因而孟子的儒学在稷下学宫,虽受尊敬,其学说和政见并未得到国君的重视。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处境:“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之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2]不做官,向齐王进言也不被采纳,他在齐国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随时都可以飘然离去。实际上,孟子做不到那样洒脱,在齐国一待就是十几年。他虽不得志,却不轻言放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就要勇于承受万般磨砺,等待良机。

因此,孟子竭尽所能影响着齐国的政治。比如,他劝大夫蚳蛙劝谏齐威王,威王不听,蚳蛙辞官而去;他又和匡章交游,改变齐王对其不孝的印象,后来匡章得以拜将,建功立业。后来孟子的境遇似乎有了转机,他逐渐受到威王重视,得到客卿待遇。那时候,孟子丧母,便使用卿之礼仪,有“木若以美然”[3]的说法。不过他守丧三年返回齐国后,不久就离开了学宫。

其原因主要是,齐威王后期,田忌与邹忌将相不合,国中出现战乱,稷下之学一时衰落。加上孟子听说宋偃王将行王政,他便带着一丝遗憾去齐至宋,暂别稷下。临别之时,齐威王欲送百镒黄金,孟子毅然拒绝。他认为,自己在齐国并没有什么贡献,如果接受了黄金就像是受贿一样,违背他心中的“道义”。

二次入齐 尊如大夫

离开齐国,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继续游历,走过宋、邹、薛、滕、鲁、 魏等诸侯国。每到一国,他都是备受礼遇的士人,然而他的主张,无法真正吸引那些热衷攻伐和争霸的当权者。如此过了几年,齐宣王即位,他对稷下学宫的重视更胜于父辈,学宫也迅速恢复昔日盛况。孟子重新对齐国燃起了希望。毕竟在这个思想激荡的时代,谁能成为稷下学宫的泰斗,无论是正人心还是行王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示意图,图为刘向《列女传》插图描述的钟离春见齐宣王。(公有领域)

稷下学宫卧虎藏龙,孟子不仅和元老级的淳于髡进行过精彩的论辩,还随时会遇到更多的高谈阔论的挑战者,这更是他锋芒毕露、浩气纵横的时刻。比如稷下学士告子,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观,和孟子的性善论有着根本对立。在《孟子》一书中,两人就人性问题展开多个回合的论辩。

有一次,告子以水比喻人性首先发难:“人性就像激流,东边决口,水往东方流;西边决口,水往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孟子反驳说:“难道水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孟子的论证也是非常全面的。他还指出,水也有受到拍打而飞溅的,也有受到压力而倒行的,但这都是形势所迫。就像人也会受到迫使做坏事,人性的转变也是这样。一个以水为喻的论点,尽显孟子的雄辩风度。他顺着对手的逻辑深入探讨,一语道破水性就下的关键所在,同时预想到对手可能出现的诘问,设定特殊情况加以论证,从而让自己的论点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

学者之间的交锋,是孟子在稷下学宫的日常。敏捷的才思、缜密的逻辑、出口成章的辩才,让他赢得一次次的喝采。但这些并不是孟子的人生目标,他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他最期待的对话者,乃是年轻有为的齐宣王。此次孟子入齐,便得到上大夫的待遇,可见齐宣王对孟子渴慕的态度。然而这位齐王召见孟子后,却迫不及待提出一个尴尬的问题:“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5]

孟子了解这位君王“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鸿图霸业,准备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慢慢劝谏。他委婉地说:“孔门弟子不讲齐桓、晋文之事,后世没有流传。不如说说行王道之事吧。”谈话以问霸道开始,孟子却借机转移话题,展开了对行王道的阐述。他首先鼓励齐王,说他不忍心见牛被宰杀献祭,这是动了恻隐之心,便是能够行王道的本心。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逐渐向孟子敞开心扉。

孟子又提出不能行仁政和不愿行仁政的根本区别,齐王既然能够推恩于动物,自然也能推恩于百姓。接着,他又论述行霸道的危险。齐国想称霸就是和所有诸侯为敌,就像是小国与大国为敌一样。但如果齐王肯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都会向齐国聚拢,齐国也就不战而所向无敌,最终坐拥天下。一番言论,旁征博引,气势磅礴,说得齐宣王怦然心动:“希望先生帮助我实现愿望,将王道明白地指教给我。”

从霸业到王道,孟子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对面的齐王早已对他勾勒的“王天下”图景向往不已。孟子知道,行王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君王一时的心血来潮,不能决定整个国家的走向。孟子还需要多次不厌其烦地谆谆劝谏,这也是他来到稷下的最大的责任。

劝而无功 著述终老

因齐王好乐,孟子提出了与百姓同乐才是行王道;齐王询问园囿大小,他则劝导齐王要与民同之;齐王问交邻国之道,他提出“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齐王自述“寡人好勇”,他便劝导匹夫之勇不可取,君主应有“一怒而天下安”的武王之勇。这些对话,折射出齐王对稷下先生的倚重,大小事务都会咨询稷下先生,这是齐王难能可贵的用人策略。而孟子的学识、辩才和游说的苦心,也都倾注于一次次的对话中。

示意图,图为明 孙克弘绘《销闲清课图‧摹帖》(局部)。 (公有领域)

而霸道和王道的根本对立,也让他们的谈话遭遇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孟子问齐王,如果一个人要出差,把妻儿托付给朋友照顾,但回来时发现妻儿挨饿受冻,怎么处理呢?如果一个长官管理不了自己的部下,怎么处理呢?如果一个君主治理不好国家,怎么处理呢?齐宣王先是回答和朋友绝交、换掉官员,但是到最后一个问题时,才发现自己“中计”,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关注民生,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他看到齐王不肯施行王道,便不惧王者威严,直言进谏。这里又可看出齐王对稷下先生的包容,哪怕话题触犯到王者威严,被说得哑口无言,也只是岔开话题,不予追究。唯有在这样开明的政治环境中,稷下先生们才能无所顾忌地畅谈政事,将拳拳心意毫无保留地传达于君上。

齐宣王六年(前314年),北边的燕国发生内乱。起因是昏庸的燕王哙禅让王位于宰相子之,而子之专权无道,燕太子起兵反抗却遭到惨败,致使燕国陷入大乱,都城里数万百姓为此丧命。齐宣王趁机发兵攻打燕国,由于燕国百姓痛恨子之,没有人肯为新政权卖命,因而齐军长驱直入,仅仅用五十天就占领了燕国都城。宣王准备一举吞并燕国,行动前特意咨询孟子。

宣王说:“以万乘之国攻打万乘之国,只用五十天就打下来了,这是天意啊。如果不吞并它,一定会遭到天谴。先生觉得如何?”[6]孟子再次发挥他的权变精神,从民本的角度启发宣王:“如果燕国百姓高兴,那就吞并它;如果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他又指出,燕国百姓之所以欢迎齐军的原因,是希望逃离水深火热的生活,但如果燕国百姓的生活更困苦了,他们还会支持齐军吗?

然而,宣王没有听进去孟子的话,称霸的雄心使他决定继续占领燕国。齐国若攻下燕国,实力更为强大,这将打破战国各国势力的制衡,因而各国的诸侯对齐国颇为不满。于是,赵、魏、韩、楚、秦等国组织联军攻齐,齐国一时陷入困境。齐宣王连忙求助于孟子。孟子以商汤统一天下为例劝谏,说商汤每征伐一国,便除暴君、慰问百姓,所以各国百姓都忠心归附于他。

“但是大王到了燕国,杀戮、囚禁百姓,毁坏燕国宗庙,劫走燕国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诸侯本就忌惮齐国,齐国现在土地增加一倍,却不行仁政,这是挑动各国出兵啊。”孟子敦促齐宣王立刻下令,停止一切伤害百姓、背离人心之事,并在燕人中择立一位国君后迅速撤军,这样才能防止诸侯合攻,保全齐国。

最终齐宣王也没能听进去孟子的忠告,齐军在各国联军的压力下被迫撤军,在外国做人质的公子职回国即位,即燕昭王。新任的燕王怀兴国复仇之志,励精图治,招揽人才,燕国很快走向兴盛。齐宣王也只能暗自感叹:“我很对不起孟子。”[7]这次挫败,埋下齐国衰败的种子,也让步入暮年的孟子意识到,齐国并不是王天下的理想国度。

这时的稷下学宫,仍在进行着讲学、论辩的日常活动,孟子虽然尊享上大夫之禄,得到君王和国人的敬重,但他已经萌生归隐之心。齐宣王为此亲自到孟子家中挽留,并许诺:“我愿在国都中为孟子单独修建一处府邸,用万钟粱米供养他的弟子,让齐国官员、百姓都向他学习。”[8]孟子仍然拒绝了宣王的好意,他为行王道而客居齐国,但是宣王始终不愿接受王道、仁政的思想,孟子留在齐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特意在临淄城外的画邑停留了三夜。有人好奇他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孟子说:“我还是感觉走得太快了啊。万一齐王改变主意,愿意行王道了呢,那么一定会请我回去。齐王如能用我,岂止是齐国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都会安居乐业。”他甚至动情地说:“我每天都在盼望齐王能回心转意啊!”[9]

这位稷下学宫中声望最高的大学者,最终满怀遗憾离开了这座学术殿堂。之后,孟子到过宋国、鲁国,最终回到故乡邹国。晚年的孟子,一心着书立说、传道授业,将毕生的学问以及未竟的理想,用文字和教育的形式,永远地流传下去。孟子为实现王道,奔走天下三十年,更将人生大部分光阴奉献给了齐国。他的到来,为本就鼎盛的稷下学宫更添光彩,他的离去,似乎昭示着这个黄金时期已经走向尾声。但他作为一代稷下先生,其纵横雄辩的儒者风采、正义凛然的伟丈夫气概以及为理想砥励一生的坚定信念,成就了名垂青史、光耀古今的中华文人精神。@*#

点阅【稷下风云】连载文章。

注释:

[1]出自《孟子‧离娄下》
[2][3][4][7][8][9]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5]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6]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听说这一消息很高兴,他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经验吗?”孟子说:“不。”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呢?”
  • 孔子、孟子、曾子是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史上杰出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到了今天,人们还将儒学称为孔孟思想,可见孔子和孟子在儒学上是被列入圣贤之列的传奇人物。
  •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拿战争做个比喻。战鼓咚咚地响,双方战士持着武器交锋,打了败仗的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土兵,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逃兵,是胆小鬼。请问:您怎样看待讥笑者呢?”
  • 孟子曰:“尽其心(朱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者,知其性(朱注:心之所具之理)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ㄠˇ ㄕㄡˋ;寿命长短)不贰(不疑虑生命的长短),修身以俟(ㄙˋ;等待)之,所以立命也(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
  • 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魏惠王召见孟子,并向他请教说:“我很高兴见到您,希望您能对我有所指教。”
  • 于非暗《摹恺之女史人物卷》
    孟子提倡尊“礼”,讲究礼节,有一次因为妻子的坐姿不端,竟要与之离婚。据记载,孟子的妻子田氏独自一人在内室,随意坐着休息。突然进屋的孟子看见妻子岔开两腿的坐相,就退了出来。
  • 孟子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代名儒,与孟母对他的教育息息相关。这几则故事看似简单,却代代相传,成为华人教子的文化传统,或许是因她的教育理念契合天下父母的心声吧。
  • 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子禽,出身鲁国公族,是鲁孝公的五世孙。公元前720年11月18日午时,展子禽降生在鲁国的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当时天象异常,火光入室,文鸟起舞。
  • 回到公元前四世纪,孟子回答梁惠王问题时,反问他:“你说,百步真的不如五十步吗?” 孟子这样反问梁惠王的用心何在呢?其实五十步笑百步,两个都是输家。
  • 近日在脸书上看到一条“点赞中国”视频,讲述的是陕西少年冯莫林;母亲先天弱视,父亲也在他6岁那年双目失明;从那时起,这个孩子就成为全家的依靠;如今他已13岁,正为了给手指冻烂的母亲买一台洗衣机,而在上学之余四处打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