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心好累 职场恐惧该找谁商量比较好?

作者: 尾林誉史/译者: 童小芳

人气 281

当心理水位下降时,该找谁商量比较好?朋友、主管、人事单位或诊所等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有①朋友、同事或家人、②主管、③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司的负责部门与产业医师,以及④诊所等几道切入口可选,接下来会针对这4大选项逐一说明。不过最终仍取决于哪一扇门对自己而言比较容易坦然求助。

或是采取“先试试这个,如果行不通,再试另一个”的综合之术也无不可。

①朋友、同事或家人

找朋友、同事或家人聊聊应该是难度最低的方式。如果透过诉苦或抱怨等可以让自己稍微卸下重担而心情轻松一点,那么这或许是最简易的作法。

然而,当自己的能量低落而顿失信心时,有时会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如果对方充满活力而无法理解自己的状况,往往会因其不经意的话语而受伤。

因此,不妨这样想:即便谈话不如己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刚好有能够商量的对象又碰巧有这样的机会,是一大幸事。

②主管

主管是负责管理、监督以及给予支持的存在。是迟早会为了业务调整等相关事宜而打交道的对象。因为无论是要调整业务量或业务时间,还是要留职停薪,都必须通过主管这一关。

“原来是这样,听你这么一说,交派给你的工作似乎有点过量了。”如果商量后,你的主管可以像这般理解你,可说是再幸运不过了。

“我们是一个团队,接下来这段期间,我会透过小组形式来分担你的工作量。”如果能导向这样的结果,心理水位下降的状态或许可以逐渐获得改善。

虽然很难指望跟主管谈过就一定能迎刃而解,不过应该会出现尽最大努力来帮你的人。

然而,也有可能主管就是让你饱受折磨的罪魁祸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越级找更高层级的主管或是人事单位了。

若要直接找主管的主管商量,难度会更高。因为问题本身的主管也有可能对此勃然大怒:“你居然敢擅自越级做出这种事!”

为了避免演变成这等事态,不妨考虑先找公司内部的负责部门咨询。

③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司的负责部门与产业医师

每个公司的部门名称各有不同。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保健中心、合规部门(监管法规相关事宜)或心理健康促进室等。总之就是找相关的窗口咨询。

在大多情况下,这个阶段会由负责部门安排与产业医师面谈。产业医师的职责在于确保该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维持良好状态。

在如上述找主管商量的情况中,有些案例是由主管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商讨后,由人力资源部门安排与产业医师面谈。

员工本来就可以找这类部门直抒当下的烦心事。

然而,有些人认为向人事单位报告有可能影响往后的发展而踌躇不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④诊所

到目前为止列举了①朋友、同事或家人、②主管、③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司的负责部门与产业医师,想必愈后面的选项愈难以表述真心话。

不过相对来讲,实际采取某些对策的可能性反而会愈高。因此难度虽高,却可以逐渐让周遭的人实际采取行动并形成支援你的态势。

该选择哪一种方式?是否往较有实效性的作法迈出一步?心理状态在这般犹豫不决间继续恶化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如果对主管开不了口,不如找公司的负责部门咨询。”

“好,那我明天就去找人事谈谈!”

我很清楚,即便提出了建议,要像这样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独自一人承受是最不理想的,所以希望大家能找前面列举的任一个选项去诉说。

如果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找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有一个办法是先去诊所就医。

如果每家公司的人事等部门都可以接受咨询,且产业医师的体系皆能顺利发挥作用,是最理想的。然而若非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去一趟诊所了。

POINT

  • 朋友、同事或家人、主管、人事等公司相关部门或诊所,都是可以咨询的对象。
  • 朋友、同事或家人的难度较低,但是最好这样想:谈话不如己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 业务调整等事宜都与主管脱不了关系,所以与其商讨的益处多。
  • 可以找人事等负责部门咨询,将正在烦恼的事如实相告。
  • 如果不好找人事单位咨询,先去诊所就医也是一种方式。

选择医院时,身心内科、精神科,与心理诊所哪一种比较理想?无论挂的是哪一种招牌的医疗院所,任选即可。

因心理失调而考虑就医时,一般会想到的选项有三:“身心内科”、“精神科”与“心理诊所”。挂出这些招牌的,应该几乎全是精神科的医师。

身心内科的诊察方式主要是先观察身体的不良状况,再循序找出心理上的疾病。医生会谨慎地从身体开始诊察,如果判定结果指出,可能是轻微的心因性症状,有时也会开出精神科的药物。

相对于此,精神科则是以诊察心理疾病为主,并诊察出随之而来的身体毛病。

近年来,单纯的身心内科逐渐减少,大学附设医院中也几乎不再设有身心内科。许多医院都挂出身心内科或心理诊所等招牌,应该是认为这样病人比较愿意上门。

图上字由上到下(可换的话)身心内科/心理诊所
/精神科。该选哪里好呢?(台湾东贩提供)

一般来说,去看身心内科或心理诊所在心理上的障碍会比“去看精神科”低。因此,尽管医师都是精神科出身,诊察方式也是采取精神科的作法,但许多医院都是挂身心内科或心理诊所的招牌。

因此,不妨这么想:无论是精神科、身心内科还是心理诊所,选择哪一种都一样。

POINT

  • 无论是“精神科”、“身心内科”还是“心理诊所”,医师的专业都是精神科。
  • 对病人而言,去看身心内科或心理诊所会比去看精神科容易。因此很多医院都会挂出身心内科或心理诊所的招牌。
  • 无论医院挂的是哪一种招牌,任选即可。

(网站专文,禁止转载)

本文摘自:《上班心好累……不当厌世社畜了!精神科医生专为上班族所写的心理健康书》,台湾东贩提供。

 ●上班族没时间看书?快来试试目录阅读法吧
●小心这4种行为会毁掉你的职场信誉
●职场管理小故事:快速解决舆论事件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职场管理小故事:陪忧郁症的员工度过难关
职场小白必修学分:注意说出口的每一句话
职场小故事:遭遇不公 退一步海阔天空
想职场成功?专家:在工作中杜绝做一件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