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漫谈】骨肉别离难 亲人天一方

作者:薛驰
图为明 沈周《山水册.独行殊寂寂》。(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9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古代别离诗多写友人之别。清人编《唐诗三百首》,别离诗占十分之一,写骨肉之别者仅一首,即韦应物《送杨氏女》,其诗曰: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韦应物(737年?-791年)“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为官清廉,被称“俭德如此,岂不谓贵而能贫者矣”。韦娶妻元氏,“容德斯整,燕言莫违”,惜早逝,遗两女一男。此诗写于大女儿出嫁之时,诗人送其出行,怜其无恃,反复诫训,万千叮咛,真情挚意,溢于诗行。

“大江溯轻舟”句,谓女儿远嫁,再见不易。诗中不多说父女之难别,而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因为长女代母抚育妹妹,姐妹情深。父亲毕竟是父亲,临别之际犹谆谆告诫: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导,侍奉婆婆的事很令我担忧。所幸你的夫家门第好,当会对你信任怜恤,你要谨守本分勿有过失。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的,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举止言行都要合乎礼节规矩。临别感伤满怀,诗人泪沾衣襟不能自已,真一个百感交集的慈父。“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为嫁女之千秋镜鉴。

韦应物之后,元好问《别程女》亦有名,其诗曰:“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觉感悲欢。松间小草栽培稳,掌上明珠弃掷难。明日缑山东畔路,野夫怀抱若为宽。”大女儿元真出嫁前夜,诗人设宴送行,既喜且悲。嫁女乃家庭大事,亦是人伦大节之一。韦应物、元好问两嫁女诗,至诚至性,颇见中华(伦理)古道。

人世间骨肉之别多矣,非限于嫁女。韦应物之前,有蔡文姬《悲愤诗》写骨肉别离而极尽悲苦者。蔡文姬为大学问家蔡邕之女,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重金赎回,但两个孩子却留匈奴。母子别离,摧人肝胆,《悲愤诗》中曰:“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骨肉别离难,亲人天一方,至情感人,自古皆然。《诗经‧秦风‧渭阳》被后世称为“送别之祖”,写的就是外甥送别舅舅。据说,春秋时,穆公之子、时为太子的秦康公,送舅氏重耳(晋文公)回国就国君之位,竟从秦都雍城一直送到渭水之阳,并赋诗曰: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我送舅舅归国去,一直送到渭之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什么礼物送给他?大车一辆四马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我送舅舅归国去,忧思悠悠念娘亲。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什么礼物送给他?琼瑶玉珮表我心。

理解《渭阳》要联系一个背景。春秋一段时期,隔黄河相望的秦晋交好,相互联姻(期间的秦穆公、晋文公都是一代明君),传为千古美谈,成语“秦晋之好”就出自这里。孔颖达《毛诗正义》言:“‘悠悠我思’,念母也。”送别舅舅而念及其母,诗情深而诗意远。可惜,之后秦晋争霸,“秦晋之好”成为绝响,但抒发甥舅之情的《渭阳》,却因载入孔子编定的《诗经》而千载流传。

明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虽有《渭阳》在先,但历代写亲人别离的诗不多,《唐诗三百首》好像也仅收有一首李益(748—829)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该诗颇引人注目。

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十年后意外地相逢。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后才得以会面,点出了这次重逢的戏剧性。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不同于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两人初见已不相识了,问过姓和名之后,才又惊又喜地想起旧时的面容。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重逢于久别之后有多少世事变迁要说?直说到黄昏传来阵阵晚钟。以上六句是写《喜见外弟又言别》题目中的“喜见外弟”四字。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写“又言别”,明天又要踏上西去巴陵的征途,你我之间又要相隔多少重秋山?

李益此诗真是“情尤深,语尤怆,读之几于泪不能收”。相比而言,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就显得苍茫劲健、感慨深沉了。

柳宗元(773- 819)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历尽磨难。再贬柳州时,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除宗直外,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宗一住了一段时间,又要去江陵。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凄然。

首联“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写兄弟俩在越江边,依依难舍;颔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写此番别离时,自己的政治遭遇,抒发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比兴手法,是景语,也是情语;尾联“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相思入梦,只能寄以荆门烟树。此诗伤别并自伤,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语意浑成而真切,至今传诵口熟,仍不觉其烂。”

柳诗之后,写生死之际兄弟之情者,当以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一诗为最,其中“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令人涕下。

以上几首别离诗,或写送女出嫁,或写母子生离,或写甥舅相送,或写社会动乱中表亲偶逢即别,或写难中兄弟别离,都是人生中的大关节处、大动情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情”于此际表露无遗。而这些诗感动人还有一个特点,即情真意切却皆在节制,并不任由感情泛滥,如江河决堤一泻千里。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一大特点,即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思无邪”(《论语‧为政》)。也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离别诗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神韵悠悠。

不过,笔者也发现一个现象,包括唐诗在内,历代写骨肉亲人离别诗传世者不多,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讲差等,亲疏有别。人伦亲情为重,却为何别离诗以写朋友之别者为大宗耶?愿有识者以教我。@* #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代的文学就是唐诗。下至贩夫走卒,上到天子,皆喜诗,官员们更是一个主要的创作群体。《唐诗三百首》开卷之作,就是开元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的《感遇》。
  • 唐诗极盛,连其中的反诗都无有比肩者(清人编《全唐诗》录黄巢诗三首)。历史上,陶渊明以爱菊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但在黄巢眼里…
  •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产物,贯穿始终。至今海内外华人,“侠”意识、武侠小说、武侠电影仍广为流行。为什么呢?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尤重“义”
  • 骆宾王、李泌分别是初唐、盛唐的两位神童,人生各有传奇,但殊途同归,俱入修炼之门。盖韵姿天纵之才,或多世事磨练,结缘了愿,而于本性觉悟,并留下一篇传奇,让世人琢磨人生之真义。
  • 唐诗中,于桃花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当属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以为是个神话。不过,八仙之中的张果老可是正史有录,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全唐诗》载张果老《题登真洞》诗一首,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扫送别诗中的悲怆之气和悲苦之态,使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跃然纸上……
  • 隐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于政治、文化都有影响。什么是隐士呢?就是一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人,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进入官场,或者做了官后又离去归隐。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鸥鹭忘机”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识人亦然,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还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 “巴山夜雨涨秋池”言外之意是说,本身秋天因为天时的关系,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开始畅通,就让人有想回家的冲动,更何况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涨了,河道已经畅通,能不想念吗?而第三第四句中重复“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为了说自己在这个时候最想家。《唐诗绎》评曰:“于寄诗之夜,预写归后追叙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写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