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人奇事】

【奇医】神医的再传弟子 看病有慧眼立奇功

元代神医李杲治病的神奇案例
作者:泰源
中医将医理和望闻问切的诊病法互证施药,起到良好的功效。(龚安妮/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599
【字号】    
   标签: tags: , ,

这位元代医学大家——李杲的医术高明,尤其在治疗伤寒、癣疽和眼疾等方面功效突出。他不以医病为生,而以医人为重,他为何总是能看入别家看不到的病症症结,屡立奇功呢?

李杲(字明之,镇州人)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

李杲(音:稿)的家族世代豪富,他幼年时就喜爱医药,得到当时闻名于燕赵一带的张元素的医术真传。

说起李杲的老师张元素的医术成就,有一段传奇。张元素本是易州人,八岁时参加了童子科目的考试,二十七岁时应考经义科进士,因犯皇帝祖宗的名讳而落榜。于是他就放弃学业而习医,但一时没有什么出色的成就。有一天夜里,张元素梦见有人用大斧凿开了他的心窍,把数卷书放入他的心窍中。从此张元素就通晓了医术。李杲献出千金厚礼跟随张元素学医。没过几年,张元素就将医术全传给他。

李杲的医术高明在治疗伤寒、癣疽和眼疾等方面尤为突出。因为他家境已经非常富有了,他虽然学了医,并没有以医技为生,只是帮人看病提高自己的名望,别人也不敢称他为医生。士大夫中对他高傲严肃正直、不愿屈从的个性有所顾忌,若不是非常危急的病,是不敢登门拜见的。

北京城的酒官王善甫,患有小便不畅的病症,眼睛凸出,腹部肿胀得像个鼓,膝盖以上硬得像要裂开,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消化排泄,服渗泄药剂都不见效。

李杲对医生们说:“病很沉重啊。《内经》上有这样的话:膀胱是津液聚集的地方,必须以气运化才能排出。现在用了渗泄药剂而病情加重,是因为气不运行。启玄子说:‘没有阳,阴就没有存在的条件;没有阴,阳就没法起作用’,现在给他服用的都是渗泄性质的阳性药剂,只有阳而没有阴的配合,想要发挥气的功能,办得到吗?”第二天,他将几种阴性药物交给王善甫服用,不用第二剂药,病就好了。

李杲的医术高明,在治疗伤寒上尤为突出。图:《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巨著。(公有领域)

西台掾萧君瑞,一年二月间染上伤寒病而体温增高,医生将白虎汤给他服用,病人的脸色变得像墨一样黑,伤寒病应有的症状再也看不到了,脉搏深沉纤细,小便失控。

李杲起初不知道他服过哪些药物,等到切脉问诊之后说道:“这是在立夏节前误用白虎汤落下的。白虎汤的寒性很强,不是疏通经络的药剂,它只能使腑脏生寒,若使用不恰当,则会让伤寒本病潜伏在经络中。有人换用热性很强的药物来补救,让体内阴邪的危害受到抑制,然而其它的病症必然出现,这不是补救误用白虎汤的办法。有温性药物可以使阳气上升、使经络畅通,我用它。”

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说:“白虎汤的寒性很强,不用热性很强的药物怎能补救?你的治病方案又怎么样呢?”

李杲说:“病潜伏在经络之中,阳不上升则经络不通,经络畅通了,伤寒病的应有症状就表露出来了。治疗伤寒又有什么难办的呢。”他就用了温阳行经的药物,果然病人就康复了。

魏邦彦的妻子,眼球上突然生出一层绿色眼翳,从下往上扩展,肿痛得不能忍受。李杲说:“眼翳膜从下往上扩大,说明病从眼睑下方的阳明脉而来。绿色不是五色中的正色,大概是因肺和肾一同失常而生成眼病的吧。”

他就排除肺肾邪气,用能深入阳明脉的药物为她治疗,得以见效了。但过了一段时间眼病又复发三次,那引发眼病的经脉也不同,所生眼翳膜的颜色也不同。

李杲说:“几条经脉与眼睛有联系,一脉有病就引起眼病。这一定是经络不和谐,如果经络不和谐,那么眼病就不会痊愈。”他问了魏邦彦之妻,情况果然是这样。然后按李杲的诊断施药治疗,于是,眼病就不再复发了。

冯叔献的侄子冯栎,十五六岁,患伤寒病,眼发红、口干渴,脉搏在一呼一吸之间跳动七八次。医生想用承气汤来排除病邪,药已经在炉子上煮着。当时李杲正巧路过他家,冯叔献将冯栎生病、煮药的情况告诉他。

李杲用指按脉后,十分惊恐地说道:“差点儿害死这孩子。《内经》上说过:‘在脉象上,那些跳得快的数脉表现着热症,那些跳得慢的迟脉表现着寒症。’现在脉搏在一呼一吸之间跳动八、九次,这是热到极点了。然而,《会要大论》上说:‘病症有与脉象一致,但是病因却相反的,怎么看呢?脉来时发浮,用手指下按而脉跳动乏力,所有阳脉都是如此,这就是阴症。’”

他叫人拿干姜、附子(姜附汤材料)来。他说“应当以热因寒用之法治疗”。药没熬好,病人的指甲已变色。一下子喝下大剂量的姜附汤后,汗水相继流出,病人就好了。

陕帅郭巨济患偏枯病,两脚趾着附脚底不能伸直。李杲用长针刺在骫骨穴位上,深入骨质而病人不知疼痛,流血一二升,血色墨黑,又在与病肢相对一侧的穴位上针刺,反复了六七次,同时给病人服药三个月,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

裴择的妻子患寒热病,月经中断了几年,已有喘息咳嗽的症状。医生们都用蛤蚧、桂枝、附子等药物让她服用,李杲说:“不对,这病是阴为阳所拘束,使用温性药物太过头了,因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给病人服用寒血之气的药物,那么月经就会正常来潮了。”后来果然见效。李杲的辨症施治方法多与这些例子相似,那时候的人都把他当神医看待。他的著作有不少在社会上流传。

元代四大医家的李杲娴熟应用医理,与望闻问切的诊病功夫互参,总是能看入别家看不到的病症症结所在。他师事名师张元素,而张元素的医术则来自于另外空间的神传,可谓李杲也是一个神传的名医!
@*#

资料来源:《元史》@*◇

─点阅【中国古代奇人奇事】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又一个进士中第前的奇梦,都显示了一个道理,就是命中功名有定数。然而,命中功名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己的德行而转移的,明朝进士项梦原的两个梦和功名去而复来的结果就验证了这个天理。
  • 作为一个美籍的华裔,当我把香喷喷的火鸡端上感恩节的餐桌时,我既不敢忽视身边的世界里神所留下的安排,也不敢忘记五千年传承在我血脉中留下的那一份真。
  • “荧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守”的现象。李淳风《乙巳占‧卷第五》指出“火(星)所行之处留守之,皆为大祸,君死国亡。古代有二个君王,遇到此天象采取了不同的应对作法,最终有怎样不同的后果?
  • 谁是乔治‧华盛顿?一位蓄黑奴的农场主?一个在战争中常常打败仗、不高明的指挥官,凭借偶然的机缘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幸运儿?一个在今天的“黑命贵”运动中,被推倒雕像的开国先父,美国总统,同时也是一名蓄奴的奴隶主?
  • 药能治病救人,药能长生不老。人们对无病无灾的福份向往,沉淀了一种持久的文化理念。古人对药的崇信,引发出许多神话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化之中的“药”的神话寓意吧。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万物有灵,动物比一般人更早地感知危险的来临。唐传奇小说集《宣室志》中这么个故事,说李甲这家人好几代都坚持不杀生,甚至为了不伤害老鼠,家里从来不养猫。一天,李家邀请全族亲友在大堂下聚会饮酒,门前忽然来了几百只老鼠,像人一样站立,用两个前爪鼓掌。真是奇了怪了,大家都跑出来观看。就在这个时候,大堂轰然坍塌,李家没有一个受伤的。“鼠固微物也,尚能识恩而知报,况人乎?”
  • 道人化身变鹤,能够飞翔,能够快速自我疗伤,还具有预知未来的宿命通功能,显然修炼能让人修到不同次元的生命层次的说法的确不虚。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 有些皇帝的小故事,在正史和轶闻都有记载,只是热度不是很高,非众人皆知,但往往又能让我们耳目一新。以下所掇拾的就是这样的发生于五代时期的后唐明宗皇帝小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