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人日”是人类共同的生日 古传一粥助养生

“人日”是哪一天?有什么风俗?
作者:容乃加
“人日”庆祝人人生日快乐,也别错过天人合一的养生好时机。图为代表春天勃勃生机的“春天七草”。(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1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黄历新年收假了,元宵节还未来到,这期间还有什么庆祝日吗?有,是一个和每个人都相关的,一个庆祝所有人生日快乐的“人日”。古人祝贺这一天,青春喜乐像过年。我们现代人可以从中吸取哪些养分呢? 

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人日

“人日”是世上芸芸众生共同的生日,也叫“人七日”,这说法从何而来?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开始创生大地上的生物,在第一天女娲先造了鸡,第二天造了狗,第三天造了猪,第四天造了羊,第五天造了牛,第六天造了马,到了第七天造了人。因此炎黄子孙的新年正月七日被称为“人日”,也叫“人七日”。

古代民间庆贺“人日”也像过年迎新一样,重视装饰、打扮和相互馈赠彩花祝贺,气氛很欢喜浪漫又充满活力。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记载古人在这一天剪彩带、刻镂金箔作成人形金饰,用来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上,象征新年改新的意含。也有剪彩带作为花朵儿的装饰品,汉代叫做“花胜”,用来馈赠相贺[1]。到了唐代就称为“彩胜”,花样也多了起来。

到了清代,人们依然有庆贺人日佳节的风俗,好友、同僚餐聚畅叙。杂剧家孔尚任《桃花扇》中描述:“今乃乙酉新年人日佳节,下官约同龙友,移樽赏心亭。”

人日的食俗中,顺应时令吃新鲜“七菜羹”,表现了天人合一的饮食养生文化。《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明朝时,还传着在初春三阳天的人日食用七菜羹风俗。我们从诗人的诗中看得到一些剪影:

佳辰爱人日,况复立春时。
节喜三阳至,羮传七菜宜。
(正月三阳生)
——文彭《人日立春》节录

喜逢人日转青阳,燕赏桃花旧草堂。
七菜漫随时令设,一杯聊与故人尝。
——文彭《人日》节录

人日吃“七菜羹”的食疗风俗现在在汉地几乎不传。但有意思的是,在东亚唐文化圈的日本,当今还盛传这种食俗。这里就来介绍日本人逢“人日”吃的“七草粥”。七草就是七种菜,包含野菜。

人日食俗七草粥 天人合一养生

为何人日采用“春天七草”做粥?怎么做?

中华文化一向讲究天人合一,养生也是讲究顺天时而动。七草粥采用的是最早萌生于春天原野的七种野菜。这春天的代表性野菜,具有生机勃发、强盛旺健的本质。为什么选用“七”之数呢?因为“七是阳之正”(《说文》)。这也对应“人七日”之数。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一般落在“立春”节气,用“春天七草”煮粥,与春天同步,增加魂魄的气力,祛邪防病,延年益寿。

也有一说,中国古代官吏的升迁是在人日这一天决定,所以当天起个早,吃碗春天的嫩菜羹,促进体内能量生发,祈求能出类拔萃。

“春天七草”是最早萌生于春天原野的七种野菜:水芹、荠菜、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和萝卜。图中萝卜和芜菁都有红、白两种。(容乃加/大纪元)

“春天七草”是水芹、荠菜、鼠曲草(鼠麹草)、繁缕、宝盖草、芜菁和萝卜。作法很简单,就像一般作粥一样。首先将米熬成粥,然后合入洗干净的七草略为拌煮,调些盐,便是“春天七草粥”。这淡中生滋的粥,可以生津、润肠、暖胃,舒缓新年期间过度工作的肠胃。古人就摄纳这用春天作的“春天七草粥”的活力来养生。

“春天七草粥”采用水芹、荠菜、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和萝卜,合入热腾腾的白粥做成。(容乃加/大纪元)

春到人间,大地春暖。从开天辟地以来,阳春活力就赋予了“人日”,也赋予了春天七草。在“人日”这一天也给予我们人类自我充电、更新和祝福的机会,莫要错过才好唷!

注释:
[1]《荆楚岁时记》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亦造华胜(花胜)以相馈。登高赋诗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又说:“人日剪彩为花胜以相遗,或镂金薄(金箔)为人胜。”又《北史‧魏收传》也有“人日”之说。

参考资料:《荆楚岁时记》《太平御览》《说文解字》《日本岁事史》《古今和歌集》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给老人过的节日。其实呢,传统的重阳节和敬老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的节日内涵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于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习俗呢,这都要从一个神奇的葫芦说起。
  •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实际上,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国古文化中视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罚,以免搅扰天地阴阳调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别称“彼岸日”,来源于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讲,于彼岸期间善行、恶行都会增大果报,劝告人要避免恶行,精进于善行。
  • 中医的食疗讲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对应节气的进补作法。白露节气开始“补露”!“补露”怎么补?要避免哪些禁忌?随着秋高气爽的秋天脚步,做好秋天养生,放松心绪,轻松地品味生活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