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古代的无名英雄

夏祷
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后,毛笔成为文人忠贞的伴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08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 ,

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各种器具中,有一件沉默的乐器,奏出人心中无声的韵律。千代之下,我们还能听见它的音乐。然而,它却是小巧,一点儿不起眼的。它就是笔。

“笔”的象形字是一只手握着一根有兽毛的竹管,笔直而立。

历代有不少神奇的笔的故事。不少文人梦见神赐彩笔,此后神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笔被尊为“文翰将军”。在人类文明中,笔可以说是主角。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笔退出主舞台。人手中那只神赐的笔消失。

汉字神传

中国文化是神传的。相传白马、神龟驮着《河图》《洛书》浮出水面,献给大禹、伏羲。在上古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昔者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文字来自于天,人有了文字,从此踏上了通天之路,惊动了天地鬼神。

上古时代,最早的笔来自于自然。古人随手折一苇秆、枯枝在地上、沙上画。大地、沙、石壁,都是古人涂写的地方。在没有纸的时代,古人在沙盘、骨、木、竹版上书写,他们手中的笔是芦苇秆、竹、木、鐡、骨、角、木炭、鹅羽,无奇不有,取之于大地,用之不竭。

上古时代,人的创造力呼之欲出。石窟壁画、彩陶、玉雕,都留下了古人心灵的印痕。仓颉模拟鸟迹兽印在地下勾画,创造出最早的象形文字。商代占卜之后,在龟甲、兽骨上刻写,这就甲骨文。甲骨文不只是刀刻,一批特殊的甲骨上有朱墨的痕迹。

古人心窍开启,创造的东西多了,在竹简上或刻或写,拿绳串起来,成了最早的书册。东西方古文明之初多使用象形文字。然而汉字从最早的象形文字成熟到以指事、会意造字而形成庞大的文字体系,独一无二,五千年而不衰,是神赐,也是古文明的瑰宝。

金文也叫铭文,写在可塑性极高的范铸(泥土)上,或凿或贴,最后完成的铭文一个个精雕细琢,温润饱满。也有在铸铜后以刀雕为铭文,锐厉的刀笔刻写在青铜上,与铸成的金文辉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镂刻在国之重器:鼎上。

大克鼎,又名克鼎或膳夫克鼎,中国西周晚期著名青铜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by Meidosensei,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2./维基资源共享)
鼎 铭文
大克鼎上的铭文。(公有领域)

毛笔将军

文明初创时,毛笔已是人创造的主将。半坡彩陶上的人面纹、鱼纹、波纹,都有毛笔的刷痕。古人以竹、木裁成管,接以兔毛、鹿毛、羊毛、狼毫等,蘸上墨在陶、帛、竹简上写字。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之后,毛笔成为文人忠贞的伴侣。

象形文字部首偏旁上下左右相呼应,如楼塔相叠,笔蘸上墨在其中挥洒自如。在大书法家手里,毛笔是一个神奇的书写器,涵泳在来自天上的奇妙汉字之中,创造了独步天下的书法艺术。

战国末期楚墓中出土一枝毛笔,笔的主人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笔伴随主人多年,一直随他入土。秦笔以枯木为管,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掌皇帝起居近侍生前所用的笔,笔一端削尖,插在发髻或冠上,是为簪笔,便于取用。自古,笔就成了人形影不离的伴侣。

战国出土最早的帛画,《人物龙凤图》。(公有领域)

六朝、唐人的书法高古厚重,日本正仓院藏有一枝唐人的笔,笔头硕大如枣核。文如其人、书如其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朴质沉稳,有如丰厚的果实。然而颜真卿留下了一幅热烈悲壮,决不沉稳的书法:《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

安史之乱中,唐人颠沛流离,颜真卿兄长颜杲卿一家人壮烈牺牲,颜真卿悲恸中写下这至情至性之作。我们可以想像,握在颜真卿手中的那枝笔感受到了主人悸动的血脉。这幅书法看似凌乱,却真情流露,感人至深。从心到笔到书法,出现了震撼人心的《祭侄文稿》。

再造乾坤的彩笔

书画书画,在中国,绘画和书法合二为一,都是毛笔奥妙的创造。书法让人深思赞叹,而绘画的彩笔更是如有神功,再造乾坤。从潇洒的水墨到神丽的青绿山水,毛笔在绘画中挥洒的空间广大如一世界。

水墨画中的笔法、皴法繁多,皴法中就有披麻、乱麻、芝麻、大斧劈、小斧劈、卷云(云头)、雨点等,在才华高妙的艺术家手中,笔来回含仰泅泳,所向披靡,一笔一笔描绘出石、树、水、山,每一笔都有章法、力道,在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唐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绘画注重神似、气韵,不以色彩遮蔽线条,因此用笔的笔锋和力度十分关键。在水墨画中,线条本身有叫人击节叹赏的美感和力度,如见其人,如透纸背。仅仅是一条水墨画出来的生动的线,往往能叫人默默凝视、深思。线条来自艺术家的心、手,若有所诉,有着丰富的情感、蕴意,重若千金。正如绘画中常说的一句话:画龙点睛。仅仅是一笔、一点,点活了这幅画,也激活了画中的生命。

宋 李公麟《免胄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人类文明从上古的岩画到陶纹、帛画、水墨、油画,人类绘画的成果辉煌。

马王堆帛画。(公有领域)
唐人画雪景。(台北故宫博物院)

凤凰羽笔

正如汉字来自天上,笔也是神赐的礼物。在神传文化的中国,笔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神话之鸟凤凰身上的彩羽做成了美丽的凤毛笔。而投笔从戎、以笔为旗,更来自于古代士子慧勇双全的使命感。在文明的创造中,笔被赋予了不同的重任。

九首凤凰。(维基资源共享)

死海附近洞穴中发现了《死海古卷》、敦煌石窟中的佛教经藏,一卷卷古老的羊皮纸、染色纸上的墨迹带有沧桑的时间感。对于虔诚的信徒来说,《圣经》是神说的话。而对于神州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来说,汉字是神传给人的,笔也是神赐的礼物。这些神圣古老的经藏带有时间的印记,是古人手持一枝外形简单的枯笔、一根鹅羽,在昏黄的灯火下一天一天、一字一句抄写下来的。

《太宗临敦煌》,莫高窟220窟。(公有领域)
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刚经》(868年),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是为刀笔艺术的顶峰,现藏大英博物馆。(维基资源共享)

千年来,笔经历了神奇的历程。从哲学、历史、宗教到文学、艺术,人类辉煌的文化是透过一枝枝妙笔生华的彩笔创造、承传的。笔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无名英雄。

转载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汉字之美,常令我凝神慨叹。别样的灵气和韵律,渗透在活字印刷的胶泥中,浸润在细细研磨的墨汁里,铺陈在柔软的纸张和书页,飞扬出心灵的吟咏,生命的叩问。
  • 最近很多中文媒体报道,“香港无线电视明珠台启播近23年来一直用繁体字字幕,在日前改版为J5台之后,晚间播出的普通话新闻、普通话财经新闻等节目,字幕、图表和动画文字突然全面改用简体字,而且不设繁体选择。事件触发新一轮汉字繁简争议。连日来,通讯事务管理局共收到逾万宗投诉,但管理局认为,现时中英文字幕的表达形式,免费电视牌照未有规管,由电视台自行决定。”
  • 从上一章的事实、分析中我们知道,三字石经古文不是传抄错讹文字,异体字多是研究方法错误带来的假象。恰恰相反,三字石经古文异体字很少,具备正字的特征。实际上,近现代学者在研究三字石经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石经古文的字根部件高度一致,这正是文字体系精密性的体现,反映出石经古文的正字特征。但囿于近现代的文字学理论,止步于“人为的修饰、对偏旁的人为规范”等等概念,没能再深入下去。
  • 中华之鼎“鼎鼎有名”!为何古代称青铜器为“吉金”?“金有六齐”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鼎文明。“三足鼎立”什么作用呢?“九鼎”和“问鼎”搬演了什么精彩的历史故事?你觉得“列鼎而食”吃的是什么美味呢?
  •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世界艺术殿堂里的奇葩,在书写艺术中无与伦比。
  • 【未解之谜】解决以巴冲突的最和平方案竟然是这样……失落的神器约柜被找到了?!征兆越来越明显,弥赛亚即将降临?
  • 你见过以雕红漆的方式呈现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吗?那是18世纪中期──乾隆时代的一件剔红漆器,安静地陈列在亚洲文明博物馆中,不知当年是哪位达官贵人的书斋砚屏。
  • 清朝康熙年间,有十位大臣制作了一套银杯,闲暇时互相邀请聚会饮酒,是康熙一朝的宫臣雅事。这套酒杯是用白银制成,根据不同的酒量,银杯容量大小不一。杯身镌刻“宫僚雅集”四字,并镌刻乌兽花草等图案,内壁杯底镌刻十位大臣的姓氏字号以及籍贯。
  • 在纸张出现之前,书的形式与材质因时因地而异,与其承载的内容共同展现出古文化的独特魅力。
  • 从远古到现在,日出日落,月升月落,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让人安居在大地上。甲骨文中的“明”一边是日,一边是月,日月是上天赐给人的不灭的两盏明灯。要说这大地上最早的两盏灯,无非是日月,这两盏最浩大的天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