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苏绰起草六条诏书 始创“朱出墨入”记账法

文/周晓辉
苏绰提出了“朱出墨入”的记账方法。这一记账法被后世承袭,沿用超过千年。(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60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人。苏家是武功县的大族,他的祖辈几代人都做过郡守,其父亲苏协也担任过武功郡守。

年少时的苏绰就十分好学,博览群书,尤为擅长算术。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当时的西魏丞相宇文泰为其践行,临别时宇文泰问苏让,“你家中子弟还有谁可以被朝廷任用?”苏让遂推荐了苏绰。宇文泰随后召见了苏绰,并任命他为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任行台郎中一年多,宇文泰并没有再去深入了解他。不过,各部门官员如若遇到烦难之事,都要找苏绰咨询过才能做决断;官署之间的文书往来,也都使用了苏绰拟定的格式。行台的官员们都称赞苏绰的才干。

一次,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有些问题周惠达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便请求先出外找人商议一下。出来后,周惠达命人找来苏绰,将所讨论之事告知。苏绰很快为其分析裁定好。周惠达据此呈报给宇文泰,宇文泰连连称赞,便问是谁给出的主意。周惠达答说是苏绰,并说他有“王佐之才”。于是听很多人夸过苏绰的宇文泰很快将苏绰提拔为著作佐郎。

一天,宇文泰与公卿们一起去昆明池观看捕鱼,途经城西汉代仓库遗址时,宇文泰询问左右可否知晓关于这个地方的故事,周围的人没有能说上来的。于是有人推荐了博识多通的苏绰。

苏绰被召来后,将那地方的详细情况一一告知。宇文泰非常高兴,又进一步询问天地造化之由来、历代兴亡之事迹,苏绰皆能对答如流。看到手下有如此博学之才,宇文泰非常高兴,让苏绰跟在他身边,两人并辔徐行,就这样一路聊到了昆明池,还是接着聊,最后顾不上捕鱼的事就返回了。

回到住处后,宇文泰继续跟苏绰对谈,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宇文泰又向苏绰询问治国之道,苏绰向他讲述了帝王之道以及申不害等的法家思想精要。起初,宇文泰是躺着听苏绰阐述,后来不知不觉中,宇文泰起身转为正襟危坐。苏绰一直说到天亮,宇文泰也没觉得厌倦。

早上出来见到周惠达,宇文泰对他说:“苏绰真是奇才,我要把政事委任给他。”当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处理机密大事。自此,宇文泰对苏绰越来越信任和礼遇。

回到住处后,宇文泰继续跟苏绰对谈,两人一直谈到深夜。示意图,图为明 陈洪绶《停琴品茗图》局部。(公有领域)

始创“朱出墨入”记账法 起草《六条诏书》

出任新职后,苏绰不负宇文泰的信任,先是制定了公文案卷的格式,又提出“朱出墨入”的记账方法,即用红色墨水记录支出,用黑色墨水记录收入。“朱出墨入”记账法被后世承袭,沿用超过千年。之后苏绰还制定了记账和户籍登记的规则。

在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于大统三年(537年)进攻西魏时,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和宇文泰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抗敌。于是西魏军采用了集中兵力的战术,不但成功抵御了东魏的进攻,还在潼关活捉了东魏大将窦泰。苏绰因此被加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受封美阳县子爵,食邑三百户。之后又被加授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爵,增邑二百户。大统十年(544年),又被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郎,兼任司农卿。

当时,东魏和西魏都暂停互相的进攻,开始休养生息,宇文泰打算推行改革,从而使西魏走上富强之路。苏绰殚精竭虑,为宇文泰谋划。他主张裁减多余的官员;实行屯田制度,以便为提供军队和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苏绰还起草了《六条诏书》,在得到宇文泰的同意后开始施行。

《六条诏书》包括: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这六条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诸多方面,既是施政纲领,也是对当时官员的整体要求。

排在第一条的“先治心”说的是君臣首先要修正自己的德行,清心寡欲,摒除杂念,做到心境平和。君王要施行仁义,忠诚守信、孝敬父母,还要能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诏令中写道:“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也,乃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心和志静,则邪僻之虑无因而作。邪僻不作,则凡所思念无不皆得至公之理。率至公之理以临其人,则彼下人孰不从化?是以称理人之本,先在理心。”这段话的意思是修心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不贪财,而是更高层次的心和志静。做到了心和志静,包括贪财在内的种种邪念就都不会萌生。邪念不萌生,则官员们所思所想的就都是至公至正的治国之道。用这至公至正的道理来治理百姓,百姓哪有不听从教化的?因此说治理百姓的根本先要“治心”。

第二条“敦教化”就是要教化百姓,要用纯朴的风气去感染百姓,要以道德去引导百姓向善,以礼义教导百姓互相关爱、礼让,使他们能够和睦相处。这样百姓就不会为了争夺个人的利益而互相怨恨和争斗了。从前的先王之所以可以做到移风易俗、使民风重归纯朴,不费力就能达到天下大治,无不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这点很重要。

第三条“尽地利”就是劝课农桑,让百姓积极利用土地,不违农时,从事农业生产。

第三条“尽地利”就是劝课农桑。示意图,图为清 陈枚《耕织图册‧一耘》。(公有领域)

第四条“擢贤良”就是选拔合格官员。选拔官员,不拘资历和门第,要看重品行和才能。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选拔的官员不仅要具备才干,还要为人正直、品行好,也就是德才兼备,这样才能担负起教化百姓的责任。此外,还要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第五条“恤狱讼”就是慎重对待诉讼。要明断狱案、赏罚分明,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第六条“均赋役”就是均平赋役,要怜悯百姓,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非常重视这个《六条诏书》,常将其放置在座位左右,还下令各级官员认真学习。所有地方郡守令长等官员,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及应用《六条诏书》和记账方法的,不能继续做官。

不仅如此,宇文泰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六条诏书》的内容。《六条诏书》遂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举措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

《六条诏书》推行后,原本弱于东魏的西魏国力迅速强大,由此为北周统一北方以及后世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鞠躬尽瘁

苏绰为人节俭朴素,不置办私人产业,家里只靠俸禄过活,没有多余的财产。因为天下尚未平定,他将国家的治乱兴衰当作自己的责任,为西魏的富强鞠躬尽瘁。

苏绰广泛寻求贤德之才,与之共同弘扬治国之道。凡是他推荐之人,都官至高位。他常常与公卿讨论政事,从白天到深夜。事无大小,都在他的掌握下。

苏绰常常与公卿讨论政事,从白天到深夜。示意图,图为明 仇英《上林图》局部。(公有领域)

因为过于劳累,苏绰患上了气血不通的疾病,于大统十二年(546年)在任内去世,终年49岁。

宇文泰听闻噩耗后,痛惜万分。对于苏绰葬礼的规格,宇文泰有些犹豫,他很想厚葬苏绰并追赠丰厚的财物和谥号,但以他对苏绰的了解,崇尚俭约的苏绰必定不希望宇文泰这么做。在与其他公卿商议之后,宇文泰最终决定尊重苏绰节俭的品性、彰显他的美德,便下令从简安葬。

苏绰归葬武功县时,只用一辆布篷车装载棺椁。宇文泰与公卿们都步行送出同州城门外。宇文泰亲自在灵车后以酒浇地祭奠,并说:“苏尚书平生行事,他的妻子儿女、兄弟们有不知道的,我都知道。只有你了解我的心思,我也了解你的心意。正想着我们携手共同平定天下,不幸你竟舍我而去,我该怎么办呢!”说到这里,宇文泰放声痛哭,酒杯也掉到地上了。

到了苏绰下葬那一天,宇文泰又派使者以牛、羊、猪三牲祭奠他,并亲自为他撰写祭文。

苏绰去世后十一年,北周取代西魏。周明帝二年(558年)十二月,苏绰与贺拔胜等十三人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又过了二十多年,隋朝取代北周。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以其为“前代名贤”,下诏追赠苏绰为邳国公,以其子苏威袭爵。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赞道:“苏绰一代之奇才,今那得一人如此!”

参考资料:

《周书》列传十五
《北史》列传五十一

责任编辑:李婧铖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浙江巡抚傅孟春认为“肃”之一字,未足以尽于公之良惠忠贞,为此具疏。
  • 一日,浙江盐台姚舒因历吴山,见行人伍公,即春秋时伍子胥也。复过褚堂见仆射褚公,即唐时褚遂良也。来至栖霞岭见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飞也。特谒三台山赡于肃愍公祠。姚舒观四王公之忠节,皆祠于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励后观瞻。后坊成,名曰“忠节坊”。
  • 明宪宗成化年间,于谦之子于冕获赦,于冕上疏为父于谦平反,宪宗亲自审理,并下诏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钦赐在墓边建祠堂,题为“旌功”。
  • 王苏二人政见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对于对方的人品道德、诗文学问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乱失败,曹吉祥被磔刑于市;徐有贞获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乡,后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