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中资讯战攻防 专家:中方企图在6G世代弯道超车

专家警告,中国科技厂虽然被美国封锁“先进制程”(10奈米以下)晶片的取得管道,但下一代6G领域重要技术中企早已布局多年。图为示意图。(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2年09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随着美中紧张关系升温,美国政府拟进一步阻挡陆企取得美国技术。不过专家警告,中国科技厂虽然被美国封锁“先进制程”(10奈米以下)晶片的取得管道,但下一代6G领域重要技术中企早已布局多年,且用到的次世代晶片仅“成熟制程”就可以,这就是中共弯道超车的布局之一。

专家表示,未来的6G、AI领域,中国的科技厂仍会面临被美国管制的困境,而中方也肯定会转为台面下,以绕道方式取得晶片。图为示意图。
专家表示,未来的6G、AI领域,中国的科技厂仍会面临被美国管制的困境,而中方也肯定会转为台面下,以绕道方式取得晶片。图为示意图。(ShutterStock)

美中科技战自川普政府任内开打,至今持续多年仍不断升温,美方近期接连传出计划扩大围堵中国,不仅将把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自原先的10奈米以下制程,扩大至14奈米以下;管制对象也从晶圆代工厂,扩及记忆体厂。

此外,美国还准备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体纳入管制项目。由于EDA软体是晶片设计的关键工具,一旦美国实施禁令,中国晶片设计产业势必会遭受严重冲击。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研究总监杨瑞临坦言,美中半导体的攻防,牵动整个国际局势的转变,也将对整条产业链造成冲击,从稀土原料、材料、设备、关键零组件,一直到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再到使用者手里的资通讯科技(ICT)产品,未来都会面临地缘政治的影响。

他表示,目前美中半导体的攻防仍然聚焦在亚洲地区,而欧洲地区除了荷兰的EUV(极紫外光曝光机)大厂艾司摩尔(ASML)之外,其他国家都还没被拉进战场,这也是美国管制中国半导体的破口,所以美中未来势必还会有更多攻防。

他进一步表示,美国不只管制EUV极紫外光机,现在包括市占率逾5成的蚀刻设备龙头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市占率也逾5成的检测设备龙头科磊(KLA),若要销售到中国都要经过审查程序,未来甚至美系IC设计工具业者对中国出口都要受到管制。

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8月12日公告,将四项“新兴和基础技术”纳入新的出口管制。分别是包含可承受高温电压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Ga2O3)和金刚石,以及开发验证3奈米以下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架构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体(EDA),还有火箭、高超音速系统的增压燃烧技术(PGC)。

GAAFET结构集成电路的EDA软体,主要用于设计、分析、优化和验证集体电路或印刷电路板的性能。作为FinFET的继任者,GAAFET被视为量产3nm及以下工艺制程的关键技术。

杨瑞临表示,台积电3奈米仍用FinFET架构,2奈米才会跨进GAA架构,而中国现在只能做到7奈米,所以美国的超前管制,明显不只是针对中共。他说,由于过去10、20年以来,欧洲许多企业对中态度友善,只要中共肯出大钱就卖,所以美国此举也是提醒其他盟国,必须即早做出因应。

美国8月9日时通过“晶片法案”,要求接受补助的厂商,未来10年不得前往中国扩大生产比28奈米制程先进的晶片,而且相关管制,也适用于外商在中国建置的半导体厂。此外,美国还计划邀集台湾、日本及韩国共组晶片四方联盟(Chip 4),预计8月底召开工作会议。

不过面对美国在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围堵,中共并未坐以待毙,甚至还计划要“弯道超车”。杨瑞临说明,美国在5G时代输给中国,所以美国科技谋略是锁定下一代的6G与AI,虽然上层的算法与应用很关键,但底层的通讯晶片与运算晶片也是重中之重,若没有这些晶片,要发展6G、AI就会跌跌撞撞。

他表示,从目前的发展蓝图来看,各国对6G的看法其实都差不多,不外乎就是更快速、更大容量、超低延迟、同时众数连接等特点,而且还具备超安全、高信赖、超低功耗、自主性、可扩充性等性质。

他表示,这些6G重要技术相关的半导体,大约在10年以后都会慢慢投入市场,而且所有技术都不需要先进制程,只需要28奈米以下的成熟制程即可,甚至连14奈米可能都不需要。

他以日本的6G发展为例,量子电脑、量子通讯所需晶片,资料中心里要用到的次世代晶片,甚至6G时代新兴的“仿生AI”(Neuromorphic AI,或称类神经晶片人工智慧运算)等,这些全部都不需要先进制程,“这就是中共希望弯道超车的其中一个方式”。

杨瑞临表示,过去他常年都会赴欧洲各国进行学术交流,所到之处见到的所有黄种人几乎都是中国人,发现他们早在2016年时,就把北大、清华等优秀人才投入仿生运算领域,甚至清华还结合了横跨7个系所的研究计划,可见得中共有多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反观当时台湾的仿生运算都还没开始发展,美国也明显落后。

不仅如此,2017年时,中国多所大学与国营企业,还与国际企业合作成立一家瑞士的仿生晶片制商SynSense(时识科技) ,该公司被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评选为,全球仿生运算晶片开发的4家领导厂商之一。

“其实中国与欧洲在很多领域都有长期有合作,而且后面的股东、伙伴都是中国一等一的大学”,杨瑞临表示,这只是其中之一的例子,其实在科技领域弯道超车、绕到部分,中共真的是不遗余力。

他坦言,未来的6G、AI领域,中国的科技厂商若要用到先进制程,大概还是会面临被美国管制的困境,而中方也肯定会转为台面下,以绕道方式取得晶片,所以这场由美国代表的自由世界市场阵营,与中国科技厂商之间的攻防战,短期内应该很难看到结果,仍然要持续关注。

根据SEMI的统计,到2024年底,中国大陆将新建31座晶圆厂,全球最多,超越台湾的19座,以及美国的12座。虽然中国的这31座新厂多为成熟制程(10奈米以上),对于领导厂商如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的先进制程影响不大,但这种“厂海战术”对于其他成熟制程的厂商,恐将造成巨大的压力。

责任编辑:林勤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