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扰供应链 “中国制造”影响力续下滑

人气 1443

【大纪元2023年01月11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王佳宜采访报导)纽约联储银行1月6日的一篇分析文章披露,中国目前井喷式的疫情和“大撒把”式的防疫作法,不仅使全球供应链压力减缓的速度放慢,并且对周边的贸易伙伴也有不利影响。

1月6日,纽约联储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发布了去年12月份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纽约联储银行的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是一个可衡量全球供应链状况的标准,整合了运输成本数据和制造业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关于供应商配送时间、积压和原材料库存的指数。

GSCPI重点涵盖了七个经济体的制造业,分别是美国、英国、欧元区、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GSCPI数值正向偏离多年平均值越多,表明全球供应链的压力越大。

纽约联储银行于1月6日也发布了专门分析中国对全球供应链影响的分析文章。

文章认为,以往通常中国的供应链条件收紧后,世界其它国家的供应链也跟着收紧。过去三年疫情中,GSCPI在2021年底的标准差达到正峰值4.3,然后大幅下降;2022年3月,GSCPI标准差降至正的2.8,但受中共“清零”政策和俄乌战争的影响,4月份又重新上升。

近几个月,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溢出效益在减弱,文章称可能的解释是发达国家的群体免疫率较高,防疫限制措施少了。但文章同时指出,中共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恶化,显示中国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在延长,这非常值得关注。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走低

中共统计局于2022年最后一天公布了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运行情况。PMI的五个分类指数中,经季节调整后,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连续下跌的时间段最长,从去年7月开始下跌,已持续半年。其中,8月跌至临界点50%以下,11月跌至46.7%,12月暴跌6.6个百分点,降至至40.1%;12月份比7月份减少了20%。这都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在不断延长。

自去年12月初,中共政府面对疫情“躺平”后,中国疫情海啸般爆发,相关药品遭抢购,医院和殡葬系统几乎崩溃。

染疫导致许多工人无法上岗。浙江慈谿市官网于1月6日的报导,有400多名员工的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半个月前,上岗率仅为30%,即70%的工人染疫后不得不离岗。祈禧公司表示,“力争到2月底全面恢复产能。”

澳洲:2023年经济将受中国疫情冲击

澳洲联邦财长查尔默斯(Jim Chalmers)1月3日接受悉尼2GB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中国防疫从“清零”到“大撒把”,如今疫情严重,显然会影响到澳洲,影响澳洲的供应链。

查尔默斯把中国的情况列入会影响澳洲2023年经济形势的五大因素之一,其余四项为美国、英国、欧元区和俄乌战争。

就调整澳洲供应链问题,查尔默斯表示,澳洲在增加供应链弹性上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这不是一夜之间能做到的。

澳洲研究所(The Australian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兼执行董事丹尼斯(Richard Dennis)博士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表示,随着中国疫情恶化,全球供应链受到威胁,可以预见到澳洲会发生(供应链)短缺的情况。

时政评论员马翔宏1月9日告诉大纪元说:“澳洲依赖于中国经济体,难以承受供应链的损失或中断,但澳洲政府如果能下决心摆脱依赖,逐步分散中国市场的供应,长远看是利国利民的。”

“表面看是损失,但中国的损失会超过澳洲。中国(中共)并不如表面看的那么强大,它实际上政权不稳、粮食危机,政策朝令夕改。所以在世界各国逐步摆脱中国经济,打造新的供应链或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前景下,澳洲从其它国家采购供应应该不难。”他说。

澳洲基金公司BetaShares首席经济学家巴萨尼斯(David Bassanese)1月5日告诉《澳洲人报》,澳洲可能会面临化学品和机械短缺,但或许可以避免因中国疫情而引起的、大范围的供应链中断。

巴萨尼斯认为,担心中国疫情会导致澳洲的部分关键商品短缺是过虑,因为可能受到影响的进口产品在澳洲经济中占比较小。

虽然在供应链中减少中国制造代价不菲,但和澳洲一样,更多的日本企业也在考虑减少供应链依赖中国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的作用在下降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新订单指数在2022年4月曾降至41.6%,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后续虽有回升,但年底又降至44.2%,为2020年6月以来的倒数第二低。

马翔宏认为,“中国外贸出口已经出现了下跌,主要的原因是内部订单难以按时交付,外部订单转移东南亚,对中国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同时,美国主导的制造业回归,使得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出现结构性的下降。同时,随着各国逐渐看清中共所为,中共信用已难修复,这些都会影响全球供应链。”

美国投资公司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创始人、人称“债券王”的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疫情成了契机,“调整在进口方面依赖中国的趋势正在加强”。

去年11月中旬, 日本经济新闻对日本100家主要制造企业做了关于中国供应链的调查,收到了79家企业的答复。其中,78%的企业认为,与半年前相比,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等的风险有所增加;53%的企业表示将减少从中国采购的比例。替代中国产业链的主要候选国为日本本土、泰国和越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近日接受“日本经济网”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作用将下降,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等其它亚洲各国的存在感将提升。”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中国疫情海啸 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
染疫飙升 需求下降 中国科技供应链陷困境
遏制中共经济胁迫 日本寻求G7国家联合行动
澳化学品机械或短缺 但供应链不会因中国疫情中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