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类天疱疮好发长者 糖尿病1药物罹病风险增两倍

台北荣总7日举行记者会说明“类天疱疮”研究成果。(台北荣总提供)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北荣研究团队证实,异位性皮肤炎等长期发炎的皮肤疾病,将增加“类天疱疮”的罹病风险,这些病患常合并第2型糖尿病,其中使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4 inhibitor)者,罹病的风险更增2倍以上,必须尽快改使用其他药物。

台北荣总7日举行记者会说明“类天疱疮”研究成果。据北荣统计资料,每月平均治疗五位“类天疱疮”住院患者,每人次住院天数约15天。

北荣皮肤部主任吴贞宜表示,“类天疱疮”是老人最常见的自体免疫水疱疾病,好发年纪为70至80岁,会出现皮肤搔痒、水疱、破皮等症状,需长期使用口服类固醇或是免疫抑制药治疗,严重时需时常住院用药与照护伤口,不只造成家人照护上沉重负担,病人生活品质也大受影响,如控制不佳,甚至造成严重感染或死亡。

吴贞宜表示,疾病病人常发生于卧床老人,且伴随有多重慢性病,或是如失智、中风、巴金森氏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台湾每年新发个案约一千人,而随着人口老化,近十年来罹病人数增加两倍以上。

台北荣总皮肤部团队研究证实,异位性皮肤炎、干癣等皮肤长期发炎的疾病,及癌症中的神经性肿瘤,会增加“类天疱疮”发生的风险。

吴贞宜进一步说明,此类病人常合并有糖尿病,在糖尿病用药中,若使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DPP4 inhibitor)在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罹患“类天疱疮”疾病风险增逾两倍,第二型钠-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 (SGLT2 inhibitor),则是糖尿病用药中安全的选择。

研究团队也发现,“类天疱疮”病人会增加静脉栓塞的风险;在治疗上,口服类固醇的使用量与感染率有正相关,也就是使用愈多的口服类固醇,发生感染的机会愈高,所以希望在水疱控制的情况下,尽快减少口服类固醇的用量。且若能配合使用免疫抑制药,则可以减少病人的死亡率,重大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许多皮肤医学顶尖期刊。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