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传奇】“潘湖浊,杨湖清” 天意明辨忠与奸

作者:仰岳
杨六郎。(天外客/正见网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3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杨延昭,《宋史》中的北宋抗辽名将,戍守边防二十余年,辽人(契丹人)十分畏惧他。辽人认为六郎星宿(将星)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的智勇善战宛如是六郎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杨延昭和天波府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义的改编故事,从元代起,各种版本在戏曲、小说和评书中流传甚广,深受普罗大众喜爱。此【杨延昭传奇】系列,笔者仅就乡野民间口耳流传的轶闻加以摘录综述,与读者分享杨六郎流传千年的英雄故事。

龙亭公园是北宋皇宫的遗址,它位于现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龙亭区内。这儿的仿宋庭园有着大宋宫殿之雄浑气魄,又兼具皇家园林秀丽之娇美。公园内的杨家湖、潘家湖隔着一座石桥对立相望,其美景风光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这两座湖相邻不远,水道相通,然而却是一清一浊,初到此地的游客往往会感到神奇,为何会有如此奇妙的现象呢?当地导游会告诉你,传说中,这两座湖的背后,有一段在当地流传千年的神迹故事……

七子去六子回杨家将尽忠报国

在建立宋王朝不久后,宋太祖赵匡胤便英年早逝,其弟太宗即位后,一直想继续收复北方,完成兄长未竟的志业。在他平定北汉成功,延揽大将杨业一家人后,宋军实力大增,便开始准备进一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后来宋太宗决心趁北方辽圣宗即位之初政权不稳时,御驾亲征,他倾尽全国之力,兵分三路北伐。而杨家将士作为西路主力,一路所向披靡、屡战屡胜。此时辽国摄政的萧太后设计请宋太宗到金沙滩谈判,想一举拿下宋太宗与杨家将士。

杨业唯恐其中有诈,就令样貌与太宗神似的长子杨大郎假扮宋太宗赴宴,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她去金沙滩谈判。但在双方的谈判中,杨大郎遭天庆王识破,辽兵随即包围了宋军全部人马,双方爆发激战,杨家将诸子率宋军奋战不懈,奈何辽兵人多势众,大郎、二郎、三郎先后战死,四郎、五郎失踪,六郎杨延昭保护宋太宗后撤,成功杀出重围。

六郎脱险后,请命回去救父亲与七郎,然而因敌人人多势众,最后宋军不幸陷入包围,杨业让二位儿子离去讨救兵,自己率剩余兵士困守陈家谷。

而杨七郎返回雁门关,找主帅潘仁美(潘美,字仁美)求援,但潘仁美因为七郎曾打死自己的儿子,公报私仇,设下毒计,将杨七郎害死。杨业孤军无援,因不愿被俘受辱遂撞李陵碑自杀殉国。最后杨家将领仅杨延昭一人杀出重围,回到朝廷,应验了战前“七子去六子回”的告诫。

原来,在出战前不久,杨业与七个儿子上五台山拜佛,并谒见方丈智聪禅师,当时智聪禅师便预料到杨家将士此行必遭大难,但天机不可泄漏,只得劝其解甲归田、退隐山林。但杨业心系百姓,希望此战能平息干戈,智聪禅师只得语重心长地留下偈语:“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望杨业保重,便送客下山。

杨业下山后,将此事告知夫人(后人称佘太君)后,便率诸子上阵,夫人本以为此战会有一个儿子无法归来。直到最后杨延昭回府后,才明白原来“七子去六子回” 的意思是,只有杨六郎一人能平安归来。

天意明辨忠与奸

杨业的夫人在听闻丈夫和儿子的噩耗后,悲愤满腔的与六郎杨延昭一同上殿告御状,请求皇上将陷害忠良的潘仁美处斩。然而此时潘仁美早已得知杨延昭回京势必告状一事,早就上奏杨业贪功冒进以致战败,还进一步的诬告杨业父子造反。

潘仁美仗着女儿为宋太宗的爱妃,贵为皇亲国戚,在朝中结党已久,当时朝中有半数以上官员都支持潘仁美,而支持杨家将士的仅有八贤王及贤相寇准等几位大臣。潘仁美又进一步的在民间大量传播杨家将士谋反的谣言,因而朝廷与民间对此事都议论纷纷,如何分辨忠奸,宋太宗一时难以定夺。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一日,太宗召见杨夫人与杨六郎母子,说道:爱卿,朕受你所救才能脱险,我决不信杨家将士们会通敌叛国,然而要法办潘仁美却要有相关铁证才行,否则难以堵天下众人悠悠之口,若无法在一周内提出证据,恐怕难以将其定罪,此事恐将就此结案。

然而潘仁美早将涉事的证据湮灭殆尽,前线将士被下达封口令,人人都畏惧其权势,不敢多言。

杨夫人与杨六郎只得黯然回府,隔日,杨延昭对母亲说:请母亲别再操心,我相信天意不会辜负好人,沉冤必定昭雪。就留我一人在天波府祈求上苍,请母亲与众兄长的眷属们暂且回河东老家安居吧!杨延昭在送别家人后,独自一人在佛堂静坐,祈求上天昭雪父兄的冤屈。

到了隔日,开封忽然下起狂风暴雨,一连数日,北方的黄河因此暴涨溃堤,将首都开封淹成一片水乡泽国,而这洪水似乎长了眼,潘府首当其冲遭到灭顶,而其党羽们的府第亦受灾严重;但八贤王及寇准的府邸却受创甚微。

而与潘府不过一街之隔的天波杨府也成一片汪洋,但因杨家人早已搬离,几无损失。神奇的是,淹没杨府的水清澈见底,相比对街的潘府内却是一片污浊不堪的臭水,与杨府成了一清一浊的鲜明对比。

开封的百姓见此神奇情景,纷纷传说:是天降神迹,还杨家将士们的清白!而前线将士听闻此事,纷纷鼓起勇气出来作证,上告潘仁美陷害杨家将士,也因此宋太宗将潘仁美及其党羽们一一贬官去职,亦下旨为杨业建庙祭祀,并重新修筑了天波杨府。

开封当地的百姓们也传颂一句民谣;

潘湖浊,杨湖清,杨家世代精忠保国;杨湖清,潘湖混,奸贼谋害忠良臣。

开封百姓说,杨家湖的水清澈见底,象征着杨家将士们的高尚品德;潘家湖的水浊,代表奸臣潘仁美的污秽人格。天意辨忠奸的故事,也就在当地这样流传了下来,至今不衰。

参考史料:
《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年出版 高雪松 搜集整理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明朝 佚名 著 秦淮墨客校阅@*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的夏二娘生前一直欠钱不还,死后被阴间处罚,投胎到王家当驴还债……
  • 人吃什么都是天定,更何况我们的命运呢?在天地之间,人真的很弱小。
  • 清代光绪年间,广西平南县有位“一剂先生”,名叫甘庸德(字元夫,一字玉山)。
  • 文昌,本是星宫名,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认为他是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有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的说法。
  • 李德裕问起自己的禄命如何?那人说:“太尉您位极人臣,还有什么必要询问呢?凡是人的细微小事,都有定分,何况功勋和爵禄这些大事呢!但我可以谈谈你家中的小事,来证以小见大之理。明天中午,有头白兽从南边屋里出来,有个小童,梳着丫髻,身穿紫衣,年方七岁,手执竹竿,共九节,长五尺,驱赶那白兽,那白兽便又往南跑走。这小童不是您宅中的人。您试着等候应验此事。”等到第二天中午,果然有一只白猫,从南屋而来,有个丫髻紫衣的小童,去驱赶它,白猫又往南跑走。
  • 朝代更迭,事事瞬息万变。征战、讨伐之事似乎已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个朝代走向衰败时频繁上演。然而,在征战沙场、讨伐叛军时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代权臣、将相却早已是注定的天选之人。连他们克敌制胜的玄奥之处,也是由世外高人在洞晓天意后前来指点、告知的。既有高人相助,在绝境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不再是天方夜谭。
  • 宋代有个叫许大年的商人,做生意时很善于谋划以获取利润,因此很快积聚了不少财富,拥有大量良田、华美的宅院等,资产将近十万。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许大年到了中年也没有子嗣,因此很担心自己百年后,无人继承遗产,所以内心常常忧虑。
  • 宋朝有个叫廖忠臣的人,娶了欧阳家的女儿为妻。欧阳氏过门一年多后,公公婆婆就因染疫而亡,留下了只有几个月大、仍在吃奶的女儿闰娘。彼时,欧阳氏也刚刚生下女儿,于是她同时哺乳两个孩子。如此几个月,欧阳氏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的,她便将亲生女儿拜托邻居喂养,自己专心喂养闰娘。
  • 他是一个穷秀才,屡次名落孙山,因此怨天怨地。一天,他等着妻子煮茶时,偶然打一盹,便步入了奇异的梦中之旅。他从寒士到权贵,从神童到天人,又从毛驴到蠢猪……黄粱一梦在清朝有了别样的翻版,比之更加离奇……在一个压缩交织的时空中,他经历了天上人间。当他梦醒后,从此放下了抱怨,安贫乐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