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后一届通识科今开考

无政治性题目 下届DSE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

人气 51

【大纪元2023年04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最后一届中学文凭试(DSE)通识科27日开考,约有44,800名考生报考,不设重考,试卷已连续第三年没有政治题目。下届文凭试将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成绩只分为“达标”和“不达标”。

27日通识科卷一3条必答题分别围绕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长者生活质素和药物专利。考生需根据资料,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对于提高胶袋征费的立场,以及调整胶袋征费收费水平时要考虑的因素;解释以“征费”或“禁止使用”方式处理即弃塑胶问题较合适。

考生在第2题需指出部分人士对长者的偏见,解释长者学院活动如何提升长者生活质素,以及提出不同持份者参与建设长者友善环境的方法。考生在第3题需解释专利药和仿制药的价格差异,提出支持和反对“药物专利能改善全球的公共卫生”的理据各一项。

至于卷二“延伸回应题”,考生须于3条题目之中选择其中1条作答。3条题目分别围绕香港儿童达致营养均衡的困难、全球粮食安全;网上课堂对青少年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食物外送”平台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下届文凭试将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同样必修必考,但只设一份试卷,成绩只分为“达标”和“不达标”,题目设有多项选择题、短题目等。

通识科成为建制派“箭靶”

政府在2009年起推行“三三四”新高中课程,即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通识科是四大必修科目之一。2012年,首届文凭试通识科开考。当年亦爆发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运动,黄之锋和“学民思潮”冒起。其后的2013年香港开始酝酿占中运动,翌年爆发占中运动。

现时已解散的“香港通识教育教师联会”的前主席张锐辉曾表示,自2012年反国教运动及2014年占中运动以来,亲建制政客开始将政府施政失误招致民怨,归咎于通识科“教坏学生”。已解散的教协在2013年曾制作通识科教材讨论“占中”,当时遭建制派立法会议员梁美芬猛烈批评。

2019年反修例事件后,政府着力整顿通识科。2020年,教育局未有接纳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对保留通识以往评级机制的建议,宣布将通识科的考核方式变成“及格/不及格”。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声称通识科“被异化”须改革,表示通识科过去10年从未停止过争议,更形容该科在“第一天”已出现问题。

2021年,教育局指通识教育科过分聚焦于政治议题,决定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并更改课程内容。据教育局《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及评估指引》,公社科课程以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3个主题为核心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积极态度及国民身份认同,学习国家发展、《宪法》、《基本法》和法治”,并要求学生到大陆考察。◇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DSE通识科必答题涉新闻自由
香港明年DSE中英文科口试取消 校本评核取消或减占分
香港考评局精简明年DSE校本评核
香港增一宗输入个案带N501Y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