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供应链“去中化”成趋势 外资持续出走中

人气 1188

【大纪元2023年05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采访报导)专家表示,目前生产供应链“去中化”已经成了大趋势。中国经济要增加出口量并不容易。此外,中国大陆的外资在持续出走中,建议在中国大陆的企业“能润就润吧,润为上策”。

谢金河:电子产业老板问到生产基地移转问题

台湾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在脸书发文表示,回首过去卅年,台湾的印刷电路板(PCB)产业的生产基地移动,是台湾所有产业移动中最精典的代表作。台湾的PCB有九成比重在中国。现在在美中角力下,PCB和笔电(NB)一样,都面临沉重的移动压力。最近很多电子产业的老板都问他,生产基地移转到底是选泰国还是越南?

“本来越南具有优势,不过,越南共产党的权力斗争引发的路线争执,可能还要再观察一下,电子业的移动反而泰国受到更多关注。他认为,台商可以优先考虑泰国,因为泰鼎公司已经逐渐形成气候。泰鼎2009年在开曼注册,简称APEX,回台湾上市用泰鼎,泰表示立足泰国,鼎有稳固意涵,董事长王树木有如泰鼎保姆,总经理周瑞祥骁勇善战,两人互补。”谢金河说。

谢金河表示,2021年景气最好的时候,泰鼎EPS到新台币7.25元,去年也有4.6元,泰鼎交了两年好成绩单。今年景气急转直下,获利可能再往下,不过泰鼎新厂的竞争力已经展现。正当大多数PCB业者在寻觅新生产基地的时候,泰鼎已经站在这里。他预期泰鼎会是PCB产业未来的潜力新秀。

他说,他来到泰国参访,行程安排的第一家公司是最早进入泰国的电子制造服务商(EMS)大厂泰金宝,负责泰国厂营运的邹孔训全程为他们做简报,带领他们参观生产线。邹孔训说想来泰国投资的产业界人士都会来找他,泰国也缺工,幸好有缅甸的人力,如果把泰国周边的人力加在一起,最大的人力资源可达1.5亿人。

谢金河说,这次生产供应链“去中化”已经成了大趋势,在西进的大洪流时代,泰金宝努力苦守寒窑,如今邹孔训说这两年已看到东恊在友岸外包的新商机,泰金宝的业务愈来愈忙碌,邹孔训似乎感受到泰国的翻转味道。

中国经济将陷入困难调整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表现,预告中国经济内外皆冷。谢金河表示,航运巨头马士基示警,马士基公布首季净利22.8亿美元,一口气掉六成,可怕的是,马士基说第一季就是最好一季,接下来会一季比一季差,这等于给全球一个答案:今年经济不会好。

谢金河说,如果仔细看美国为什么暴力升息,除了打通膨,还有剑指中共。中国经济将陷入困难调整,全球经济走疲,中共怎么拉抬经济都没有什么作用!他质疑,“世界经济快速降温,全球对中国进口都大幅下滑,但中国3月出口居然成长14.8%,这数字怎么得来?”

他说,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为苹果在印度的门店开幕,库克也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库克说,印度正处于转折点,市场的活力令人难以置信。苹果表示,印度、巴西、墨西哥是未来重点开拓的新市场。在库克唱好印度的呼声下,媒体也报导富士康郑州卅万大军,工人已减少剩6万到7万人,郑州富士康周边正沦为空城,繁华的商业街变得冷清,店铺大多关门停业。

“这两则新闻报导显然是对照组。”谢金河说,就像多数台商一般,苹果一定承受供应链移动的最大压力,现在库克表态,形同含蓄选边,接下来势必牵动更庞大的供应链移转,台商也要跟着移动。

张正修:中国经济要增加出口量并不容易

评论员、前开南大学法律系主任张正修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国内的企业在新冠肺炎时期已加速把生产基地移转至东南亚各国,而中共国内工资也上扬,而外国企业也展开去中化,更因为中共在这3年当中固执于清零政策,使得供应链的不稳高涨。据说中国制造业的据点江苏昆山市,10个工厂就有1个移转至东南亚。

张正修说,在上海登记的货柜车有五万辆,目前需求是三万辆,在2021年以前,做货柜车一个月赚人民币1万5,000元,但从去年初起,只不过是4,000至5,000人民币。过去卡车要大摆长龙等卸货,现在港内的马路则空荡荡。

张正修表示,习近平强调要促进成长,有必要把支援的优先顺序从出口转向内需,而国务院总理李强最近指示说,要动员所有手段来增加贸易。其实,中共国内需求已因许多政治因素而大幅减少,习近平好大喜功的外交政策与战狼外交,要增加出口量并不容易。习近平独揽大权的情况下,不只会误诊中国经济问题所在,可实施的财政手段也越来越少,值得进一步观察。

中共对外路线强硬 地缘政治紧张难回头

据中央社报导,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宗弘表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掌权10年,对内治理走往愈加高压方向,这套行为模式连动着对外关系,中共对于海外也同样采取强硬态度。林宗弘说,中共对内、对外强硬态度源于习近平个人和中共政权的焦虑感、不安全感,这个问题持续地困扰习近平和这个政权。

林宗弘指出,外资持续撤出中国是趋势,美中贸易战期间尤其明显,后来遇上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严苛封控、封城等情形,外资撤出中国的速度再加快。对外资来说,胡温时期仍有政策沟通弹性,现在则几乎没有了条件;加上中国人口红利、低廉土地等获利空间压缩,外资在持续出走中。

“能润就润吧,润为上策”,林宗弘以中国疫情期间流行用字“润”(谐音run)建议在中国的台商做好迁出移转布局规划,他认为,目前中国投资环境很难乐观看待。

此外,一家台资电子零组件厂商透露,利润差、小间一点的都想撤,大一点的不是缩编就是停止加码投资。“现在我身边的朋友,10个有9个都想撤离大陆”。台商说,大陆人工成本已大大提升,第一线作业员的总成本高于东南亚国家,从中国大陆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少则20%、多则40%至50%的关税,根本没有优势,客户宁可从其它地方进口,价格高10%都划得来。

建构新供应链、布局全球分散风险是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的共识,虽然完整的产业供应链非短期可以建立,不过台商认为,有了过去的中国经验,相信在产业龙头大厂的带领下,加上工业4.0演进,如今工厂更加“智能化”,AI、智慧制造可望化解人力不足、成本较高等阻碍,未来无论是在印度还是东南亚其它国家新兴产业链,在速度及效能上都可望更上层楼。

责任编辑:李同德

相关新闻
【菁英论坛】中国经济问题 从通缩到衰退
【新闻大家谈】中国经济前景暗 公务员钱包悬了
【专访】许成钢谈中国经济制度之恶疾
对收益失望 西方公司警告中国经济复苏缓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