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伪帝刘豫的轮回事件

作者:德惠
北宋的夏二娘生前一直欠钱不还,死后被阴间处罚,投胎到王家当驴还债。图为明代沈周《驴》。(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91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提起儿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五代时期的石敬瑭,其实在北宋灭亡后,也出现过一个儿皇帝,名叫刘豫。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汴梁,北宋灭亡。此时金人立足未稳,为了统治中原地区,决定从投降的宋朝大臣中推举出一人,建立傀儡政权作为缓冲,于是挑选了刘豫。

刘豫本是宋朝的济南太守,投降金人后,对金人阿谀奉承,言听计从,是个十足的傀儡,于是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被金朝册封为皇帝,国号“大齐”,建都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史称“伪齐”,刘豫也被后人称为“伪帝”。今天不是给大家讲这个刘豫,而是讲一件当时令伪帝刘豫都震惊的轮回事件。

夏二娘是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她已经去世多年了。有一次,她儿子杜生梦到她了,而且梦境非常清晰,醒后记忆深刻。梦中夏二娘对他说:“我在世时欠某坊王家作坊十二贯钱,欠某坊陈家作坊三十四贯钱。(“坊”是地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街区、社区。)因为我生前一直欠钱不还,死后就被阴间处罚,判决我投胎到王家当驴还债,后来王家把我投胎变的驴卖给了陈家,王家借此赚到的钱,刚好抵消了我欠他家的钱款,王家的债就算还完了。

“我到了陈家后一直干活还债,每天驮麦子,一来一往所值工价才三十八枚铜钱,不算今日工钱,至今还欠他们十八贯钱,这些钱我大约还要再干两年活才能还完。以前活着的时候,我埋了百余两银子的私房钱,就藏在堂屋的门槛下。你把钱挖出来用这钱把我赎回来。”

杜生在梦中问:“如果我去找的话,我怎么才能认出你来呢?”夏二娘说:“明天早晨会有骡马队从南薰门入城,打头的是一头骡子,然后是一头驴,在那头驴后面就是我变的驴,而且你来的时候,我将会举头看你,你就知道了。”

杜生梦醒后,感到此梦不一般,为了验证就在家里堂屋门槛下挖掘,竟真的挖出银子来,而且数量也恰好是一百多两,他便坚信此梦是过世的母亲在向自己托梦求救。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在南薰门那儿守候,果然真的有一个骡马队驮着麦子入城,而且最前面的是头骡子,然后是头驴,第三个牲畜还是驴,此驴仰头看向杜生,此情此景完全和梦里的嘱托一模一样。杜生当时就泪如雨下:自己的母亲竟真的转世成了一头驴,在给债主家干活还债。他扑上前要把驴牵回家,管骡马队的陈家仆役说:这是我主人家的驴,怎能拉走?杜生说:这是我母亲转世,这头驴我按原价买了。那仆役无权做主,就开始争执起来。

他们就到厢官(基层官员)那里去报案,厢官听后感觉很新奇,就汇报到开封府。开封府的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就让相关人等以及这头驴都到公堂之上,亲自审理这桩奇案。他命手下把驴拉过来,他问驴:你若真认识你儿子,就用嘴叼他的衣襟。府尹话刚说完,这驴真的过去伸头叼住了杜生的衣襟。府尹也很惊异,就把这件奇闻异事上报给刘豫。因为当时北宋已经灭亡,开封府归刘豫的伪齐王朝管辖。

伪齐皇帝刘豫听说后,也很好奇,就把他们和驴都叫过去。刘豫坐在大殿上对驴说:“你要是能把两个前蹄搭在你儿子肩上,我就相信你是他母亲转世。”话音刚落,那驴真的就把两个蹄子搭在杜生肩上。刘豫见此情景震惊、感叹良久,就对杜生说:“我们官府出钱,把驴赎回来给你怎么样?”杜生跪拜说:“如果官府出钱的话,我怕母亲的债没还完,下辈子还要偿还,所以必须用自己的钱赎出这头驴。”伪齐皇帝刘豫听后,亲自判决:允许杜生付钱给陈家赎驴。

杜生后来打扫了一间房子让驴住着,这驴又活了两年才死。驴死后,杜生妥善安葬。再后来,南宋将领岳飞北伐,一度重新控制了河南洛阳等地区,杜生趁机归向了南宋,移居到江西赣州,这件事是他在赣州时跟别人说的。这则故事里,杜生的母亲因为欠钱不还而转生成驴,通过被买卖和干活的方式偿还债务。可见欠债要还,善恶有报,因果法则真实不虚。

资料来源:《夷坚志》

(转自正见网,有删节)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吃什么都是天定,更何况我们的命运呢?在天地之间,人真的很弱小。
  • 清代光绪年间,广西平南县有位“一剂先生”,名叫甘庸德(字元夫,一字玉山)。
  • 龙亭公园是北宋皇宫的遗址,它位于现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龙亭区内。这儿的仿宋庭园有着大宋宫殿之雄浑气魄,又兼具皇家园林秀丽之娇美。公园内的杨家湖、潘家湖隔着一座石桥对立相望,其美景风光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 文昌,本是星宫名,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认为他是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有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的说法。
  • 李德裕问起自己的禄命如何?那人说:“太尉您位极人臣,还有什么必要询问呢?凡是人的细微小事,都有定分,何况功勋和爵禄这些大事呢!但我可以谈谈你家中的小事,来证以小见大之理。明天中午,有头白兽从南边屋里出来,有个小童,梳着丫髻,身穿紫衣,年方七岁,手执竹竿,共九节,长五尺,驱赶那白兽,那白兽便又往南跑走。这小童不是您宅中的人。您试着等候应验此事。”等到第二天中午,果然有一只白猫,从南屋而来,有个丫髻紫衣的小童,去驱赶它,白猫又往南跑走。
  • 朝代更迭,事事瞬息万变。征战、讨伐之事似乎已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个朝代走向衰败时频繁上演。然而,在征战沙场、讨伐叛军时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代权臣、将相却早已是注定的天选之人。连他们克敌制胜的玄奥之处,也是由世外高人在洞晓天意后前来指点、告知的。既有高人相助,在绝境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不再是天方夜谭。
  • 宋代有个叫许大年的商人,做生意时很善于谋划以获取利润,因此很快积聚了不少财富,拥有大量良田、华美的宅院等,资产将近十万。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许大年到了中年也没有子嗣,因此很担心自己百年后,无人继承遗产,所以内心常常忧虑。
  • 宋朝有个叫廖忠臣的人,娶了欧阳家的女儿为妻。欧阳氏过门一年多后,公公婆婆就因染疫而亡,留下了只有几个月大、仍在吃奶的女儿闰娘。彼时,欧阳氏也刚刚生下女儿,于是她同时哺乳两个孩子。如此几个月,欧阳氏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的,她便将亲生女儿拜托邻居喂养,自己专心喂养闰娘。
  • 他是一个穷秀才,屡次名落孙山,因此怨天怨地。一天,他等着妻子煮茶时,偶然打一盹,便步入了奇异的梦中之旅。他从寒士到权贵,从神童到天人,又从毛驴到蠢猪……黄粱一梦在清朝有了别样的翻版,比之更加离奇……在一个压缩交织的时空中,他经历了天上人间。当他梦醒后,从此放下了抱怨,安贫乐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