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不停 新手妈妈别紧张 先观察再照护

作者: 梁祯殷 译者: 萧玮婷

人气 284

时间又来到了周一。我配合丈夫的时间,周日回到家,但早知道会这样,应该周六就回家才对。突然感觉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亲爱的,不去不行吗?”丈夫出门上班前,我出声挽留他。在我们家生平第一次经历的这个变化时期,丈夫刚好隶属公司里最忙的团队。

送走丈夫后,我将孩子安顿在婴儿摇椅,自己去做了早餐,但我没有时间拿出各种小菜,因为没胃口,所以只拿出最容易喝的汤,开始吃起了世界上最难吃、最陌生的早餐。

漫长的一天开始了。喂一次饭,和孩子玩一会儿,然后睡觉。当孩子再次醒来时,再喂他,跟他玩,然后哄他睡觉,持续这样五个循环。

说起来容易,但整天都要看着孩子的反应,照顾他、跟他玩,以及哄他睡觉,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清醒时间长,我就觉得烦心。像这样抱着睡到底好不好,还是有什么声音或者歌曲比较好哄睡?

曾经奏效的方法,下一次就行不通了。我记录了喂奶和小睡的日记,并反复研究。

晚上的喂奶、洗澡和午睡的时间都非常混乱。虽然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有的时候很折磨人,有的时候不睡觉,有的时候吃,有的时候不吃。我想建立孩子规律的喝奶时间及固定作息,但却没有用。

为什么要努力做到这一点呢?当然是为了方便妈妈,但实际上,生活节奏哪怕是一点点的紊乱,晚上的时间都会变得很可怕。晚上六点到八点之间,被妈妈们称为“魔女的时间”。

“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错的?”喂奶也不喝,即使被抱着也不会停止哭泣。孩子一直狂哭,像是要把家里的屋顶给掀了一样,我很担心邻居会检举我虐待儿童。“困了就睡,饿了就吃。到底哪里不舒服呢?”这就像一种成长痛,狠心不抱的话,孩子就会哭得更大声。

“可以让一个婴儿不停地哭两个小时,哭到像是要把家里的屋顶掀了一样吗?”如果参加机智问答比赛,以前的我应该会如此回答:“这不是虐待吗?妈妈一定做错了什么。有人说过,必须对宝宝的哭声保持敏感度。哭了两个小时不是会喉咙痛吗?”

但现在我认为正确答案是:“这并不是任何人的错,这种事是有可能发生的!”就这样小心地度过一天,尽量避开魔女的时间。特别注意下午的喂奶和最后一次小睡的时间。

一天回家后,公公婆婆来看孩子,并准备了小菜要给我,孩子因为遇到陌生脸孔而害怕,因此哭个不停。感到抱歉又尴尬的公婆离开后,我又开始一个人努力安抚着哭闹的孩子,魔女的时间也来临了。

刚烤好的白带鱼和各种小菜摆在桌子上,吃不着也无法收拾,抱了孩子几个小时,我已汗流浃背。

“辛苦了,还好吗?很累吧?”当丈夫下班回来时,我无法给予他像以前一样的反应。丈夫很担心我,但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晚了,我仍然抱着孩子,认为我让孩子抱习惯了。他无法想像我度过了怎么样的一段时间。

过了一会儿,当看到已经冷掉的食物时,丈夫开始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并不断安慰着我。我虽然怨他,但我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

慢一点也无妨 你不需要事事都兼顾

我们被教导,养育孩子时最需要的态度是敏感度和反应能力,这些也是我在与家长咨商时说过的话。但是当自己尝试这么做时,我像是被束缚住了。

是否需要对所有讯号做出“敏感”的“反应”?合适的程度标准又是什么呢?现在的我已是抚养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想和各位说的是:

“其实错过一些也没关系。”反应慢一点也没关系,让孩子哭一下下后,再喂孩子吃饭、睡觉⋯⋯,一切都不一定要准确。

妈妈可以让孩子躺着看一会儿电视也没关系,也可以吃任何想吃的东西。我知道我是有立场说这些话的,因为我已经抚养了两个孩子,虽然这样说可能不是非常正确。

老二和老大有着不同的气质。老二是一个听力不敏感的孩子,对陌生人一开始会警惕,但很快就会露出笑容,很快就能适应。也非常好哄睡,摇几下就可以睡着了,一抱就不哭了,睡前也不太会吵闹。副食品也吃得很好,外出也很配合。即使在陌生的地方,只要将水果放进咬咬棒,或者给一块宝宝米饼,就能撑很久的时间。

看着老二时我心想:“原来不是我做不到。”心中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是因为妈妈忙着照顾姐姐,所以打从在妈妈的肚子里开始,就知道如何让自己一个人也能舒服自在吗?

老大就不一样了。和老二相比,怀老大时胎教做得比较用心,也有较充足的休息,但老大是不管婆家聚会、外出用餐或外出,都会因为哭得很厉害,而让旁人纷纷将视线投注在他身上,是妈妈或爸爸必须带去外面哄,才能镇静下来的孩子。只要一哭就会没完没了,所以为了尽量不让他哭,我们可说是煞费苦心。

当时对于别人能带着孩子在外面好好地用餐,我感觉非常神奇,为此我既自卑又委屈。另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我都很快速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没有培养到她的耐心。

我曾想过,如果老大不是第一个出生,而是第二个出生的孩子,是否也可能被认为是乖宝宝呢?因为新手妈妈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有点急躁、吃力和陌生。新手妈妈的紧张,加上孩子的敏感气质,会让育儿变得更加困难。

“希望丈夫能完整地照看孩子一次。我希望丈夫能知道哄孩子睡觉有多难,以及整天被孩子绑住、无法安抚哭闹不止的孩子时的心情。”但不知是否因为爸爸在身旁,所以感到安心,还是因为爸爸的手和声音不像妈妈一样那么紧张,孩子有爸爸在,就会睡得很好。

在谈论人类婚前心理困扰和成长的各种心理治疗理论中,我最喜欢的是“客体关系理论”。任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可能听说过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关注个体内在驱动力的理论,被称为“一人心理学”,而客体关系理论被称为“二人心理学”。它是一种假设所有人与生俱来对关系的渴望,并透过在婴儿出生后与主要照顾者建立关系,来形成世界和关系之形象的理论。

我喜欢这个理论的原因是,它以一种非常微妙和神秘的方式,描绘了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发生的逐渐变化,和人际关系中的经历,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启示。

然而,由于这个理论非常着重在主要照顾者的角色,因此此理论最终大部分都成为我必须做和注意之事的依据。

理论如此说道:“做到这种程度,就是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ing)。”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程度”,是指孩子吃饱睡足的程度,以及不安时给予的安慰和共鸣。

然而,对于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吃饱,明明很困了却睡不好的新手妈妈来说,当孩子不安时,妈妈会非常着急,比孩子更加不安。“如果我不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话,是不是就不够好呢?做到这种程度,算够好了吗?这样到底是‘坏’(bad)还是‘不够好’(not good enough)呢?”

后来,在一次关于婴幼儿发展的讲座中,我问了讲师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指标,是能让自己知道做到这样的程度,算做得好还是不好呢?”

然而讲师回答说:“标准不就是能让孩子活下来,能问孩子问题,当孩子觉得累时能说出口吗?如果心里对孩子又爱又恨,但和‘非常讨厌’的感觉相比,觉得孩子还是‘非常可爱’的感觉仍更胜一筹,这样不就够了吗?”

当我和丈夫在育儿问题上发生冲突时,尽管我认为基于这个理论,对孩子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回应是很重要的,但我还是动摇了。尔后,我因为下面的这段文字而感到豁然开朗。

“在传统家庭里,孩子的脾气常常会发在母亲的身上,而不常发在父亲身上,也许是因为被过去的共生伙伴拒绝,总是比较让人受伤。父亲有时会误以为,这表示自己比太太会照顾小孩,这种误解有可能导致父母亲之间的争吵。”─格雷戈里.汉默顿(N. Gregory Hamilton),

《人我之间:客体关系理论与实务》(Self and Others: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Practice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并不是做得好不好,或是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区别。早期的人类会优先区分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不利,然后,当确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居住时,就可以识别出一个物体有好有坏。这是正常的发展。

我也必须提醒自己:“我不能做一个完全好的母亲,也不能做一个完全坏的母亲。必须承认,我有一颗爱的心和一颗恨的心,有坚强的一面和软弱的一面,并拥抱这样的自我。”这与前面讨论的分析心理学一致。

似乎当我们接受自己时,就会滋养心中的碗,并成长为能够拥抱与容纳孩子的容器。成长的痛苦,来自培养心中的碗。⊙◇

<本文摘自《走过“心理阵痛”,一个心理师的产后忧郁告白:我是妈妈,但我也还想当自己》,好的文化 提供>

●教孩子正确用钱 健康的理财观念从小养成

●过年红包怎么用?培养孩子管理零用钱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中让他们勇于探索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改善青少年睡眠 防止3C喧宾夺主 从家庭做起
教孩子正确用钱 健康的理财观念从小养成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中让他们勇于探索
过年红包怎么用?培养孩子管理零用钱的能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