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一东(15)子尼名士 少逸神童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魏晋文化向来重视名士,江应元和蔡子尼虽无官职,但高风亮节,名声凌驾在同郡的达官贵人之上,为郡中人所敬重。图为明 钦揖《松下高士》。(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原文】

zǐ ní míng shì,shào yì shén tóng。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ㄗˇ ㄋㄧˊ ㄇㄧㄥˊ ㄕˋ,ㄕㄠˋ ㄧˋ ㄕㄣˊ ㄊㄨㄥˊ。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注释】

子尼:即蔡充,字子尼。西晋人。
少逸:即刘少逸。北宋人。

【语译】

西晋的蔡子尼是陈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刘少逸被称为神童。

【人物故事】

晋代的王、谢两大家族在政治上极具影响力。有一天,王澄经过以人才多而闻名的陈留郡,便问接待的官吏,陈留郡有哪些名士?官吏回答:“江应元和蔡子尼,其余就不知了。”王澄一听,十分不解,朝廷中有许多大官都是陈留人,为何只提这二人?郡吏回答说:“之前您问的是名士,不是问在位的高官。”王澄一听大笑而止。魏晋文化向来重视名士,江应元和蔡子尼虽无官职,但高风亮节,名声凌驾在同郡的达官贵人之上,为郡中人所敬重。

北宋时的神童刘少逸,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十一岁时跟随老师潘阆去拜访前辈王元之、罗思纯。王、罗二人便以对联来测试他是否如外传般聪慧。罗思纯出上联:“无风烟焰直。”刘少逸对曰:“有月竹阴寒。”罗思纯又出上联:“日移竹影侵棋局。”刘少逸对:“风送花香入酒樽。”王元之出上联:“风雨江城暮。”刘少逸对:“波涛海寺秋。”王元之又出上联:“一回酒渴思吞海。”刘少逸对:“几度诗狂欲上天。”王、罗二人对刘少逸的才能十分佩服,上报朝廷,赐进士及第。

──转自正见网

(点阅【龙文鞭影】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的养子,33岁的赵昚,面对十个美貌的宫娥,守住了礼节,经住了考验,得到了太子之位。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杰都是古时德才兼备的宰相,能重视人才,提拔后进。和凝以范质继承自己衣钵,可见和凝能赏识贤才,有提拔后起之秀的雅量。狄仁杰以元行冲作为规劝自己过失的一味药材,可见狄仁杰能珍惜贤才,并有接纳谏言的雅量。
  • 李靖虽为名将,但人间将相也只是龙族之奴,世上名利转眼即逝,有没有都无妨。而人们必须顺天行事,照规矩办事,否则好心反而会害了人。做人应尽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难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缘,凡事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当世缘已尽也是天意,不如就随其自然、节哀顺变吧!
  • 荀巨伯长途跋涉到远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战乱,荀巨伯没有舍弃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保全友人。敌军被感动,于是率军撤回,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城的财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许叔微家境贫苦,自知无力施舍救助他人,便刻苦学医,以医术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许叔微以精湛的医术活人无数。
  • 明武宗命令泗州进献几十名善长歌舞的美女,汪应轸智慧应对,于是明武宗下诏泗州暂停进献美女。
  • 王戎、裴楷同为聪明俊秀的人才,晋初吏部郎的人选,也是魏晋时期的清谈名士,崇尚老子,放达自然。裴楷始终贞洁正直,不巴结迎合权贵,因而保全了自己,也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才能。王戎虽清净豁达,但政局混乱中想法似乎变了质,增加了私心,占居高官却闲散出游,让一起共事的同事撑起大局,坐拥财富却不愿与人分享,确实不如裴楷的度量宽大、守正不阿。
  • 富贵不如德义,道义之士心无所求,虽居贫贱而感自豪。富贵者不得骄人,应尊贤礼士才能保有富贵。太子击受父亲和田子方等儒家之士的教导,成为一位注重道德修养的明君。赵温胸怀大志,救人不惜钱财,为民请命不畏强权,也是位了不起的仁义之士了。
  • 宋仁宗初即位时,京师流传:“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宁,拔去眼中丁。”寇,指寇准;丁,指丁谓。当时王曾担任宰相,见寇准因为丁谓的谗言而遭贬谪,十分不满。后丁谓因擅移真宗山陵皇堂一事获罪,王曾负责查办,将丁谓免除相职,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 王伦与金和议,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奉诏出使,却被误会是出卖国家。岳飞死后三年,宋使王伦也被杀,南宋灭亡已是必然,而王伦的忠诚廉洁却让人敬佩,令天地与之同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