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处暑”?

作者:容乃加
北方人称黄历七月间的小蜻蜓为“处暑”。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39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宋‧廖刚),诗句绽现玉露金风(秋风)的处暑气象。“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了,时序已经在初秋,那这节气为何称“处暑”?

“处暑”是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时是以华北地区为准)。处暑到,夏天的暑气将要止息,天气渐转凉爽,这就是初秋的节气为何称“处暑”的意含。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秋,虽然入了秋,天气还在慢慢演变,炎热暑气未消。到了第二个节气处暑,天气出现俗语说的“争秋夺暑”现象,残余的暑气呈现“停止”状态,渐渐潜伏起来,秋气慢慢展现。它是慢慢演变的,不是截然的改变。

出伏迎处暑

一般处暑节气都是落在一年最热时期“三伏天”之后,所以民间有“出伏迎处暑”的俗谚。2023年三伏天止于8月19日,处暑是8月23日,的确应合民间俗谚“出伏迎处暑”的说法。

不过,在南北地理位置上的温差很大,处暑节气期间的差异尤其明显。处暑节气的半个月间,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已是秋高气爽,而在江南,“处暑犹然似当夏”,“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暑气余威甚至不亚于夏日。

例如宋代人吕本中的诗《处暑》正好表现了这种南北地处暑的差异:“平时遇处暑,庭户有余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秔稻香。”

处暑的物候

中国古代观察处暑主要的三个节气现象,每五日一候,依序有三候:

一、“一候乃祭鸟”:老开始捕猎,捕获鸟儿先祭再食。
元代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意思说:鹰是一种高贵的鸟,被视为“义鸟”。鹰不会攻击有胎的母鸟,所以称为义鸟。秋天五行属金、五行为义,鹰感受到这种能量,开始捕食其它的鸟类。然而,鹰捕食前会祭鸟,就像人们在冬至、新年等重大节日告祖、祭祖一样。

处暑第一候:鹰祭鸟。(Pixabay)

二、“二候天地始肃”:处暑节气的第二候是天地现肃杀之气,万物开始凋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养阴保健的时节了。

三、“三候禾乃登”:处暑时谷物黄熟,这时不耽误秋收的时机,谷物丰收,民生不用愁。平常年里处暑一到,大江南北谷物熟,家家户户一片秋收忙的景象。然而这几年,天候异常,天灾人祸频起,收成与否,可能就要看人心看天意了。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心善、道德水准高的时代,自然伴随着国泰民安,人民能安享富裕生活;反之,乱世中异常天候、异象就多。灾祸虽然是一时偶发,但却不是一时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愿,人心醒觉,及时归正、归善,才能解除灾祸的根源,得到上天的宽悯。尤其秋(金)气肃杀,五行为义,处乱世中,逢处暑争秋夺暑的时节,不也给我们正本清源、归正人心的提醒?!@*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 一提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敬老,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给老人过的节日。其实呢,传统的重阳节和敬老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的节日内涵充满了传奇色彩。至于为什么重阳节会有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的习俗呢,这都要从一个神奇的葫芦说起。
  • 拜月、赏月吃月饼,这两者的起源并不是一对的。上古时代就有隆重的祭月之礼,称为“夕月”,但是开始时月饼还不是中秋节物。那么中秋节拜月饼、吃月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实际上,中秋月饼的出现比祭月晚了几千年呢!
  • 秋分、春分此二分日,在中国古文化中视为天地和合之最,避免刑罚,以免搅扰天地阴阳调和。春分、秋分“二分日”别称“彼岸日”,来源于佛教。在日本佛教中讲,于彼岸期间善行、恶行都会增大果报,劝告人要避免恶行,精进于善行。
  • 中医的食疗讲究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都有对应节气的进补作法。白露节气开始“补露”!“补露”怎么补?要避免哪些禁忌?随着秋高气爽的秋天脚步,做好秋天养生,放松心绪,轻松地品味生活吧!
  • 天人合一之道,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一叶知秋”,掌握立秋来到的时点,及早开始秋季养生。《黄帝内经》指示秋天养生的三心法,中医师分享秋天养生“五白蔬果”和“平补”食材。秋季养生就从立秋开始。
  • 夏至是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至极,可是古人却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哲学智慧。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带着这一季节标志的特色节俗也应时而生。
  • “小满”这个名称,让人萌生出青春的气息、等待、向上的美好感受;“小满”节气是一个和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节气,节物时鲜对应到健康生活之道,渊源流长。这时节,也是吃“苦”尝“新”过小满的好日子,古来的神传文化丰富了小满的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