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两人为躲债藏山洞 结果都把债还了

作者:泰源整理
在洞穴中的两人,命运为何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2992
【字号】    
   标签: tags:

一个人命中有财无财?能否发大财?都是命中注定的。在推算八字的人的眼里看来,是一目了然的事。例如用一台天秤称物件,天秤的一边是自己方的力量,另一边是财星方的力量,如果自己一方的力量压过财星一方的力量太多,或财星一方的力量,压过自己一方的力量太多,而命中又没有补救的五行的话,这就是生来贫穷的命。表现出来就像一座天秤的一边倾斜得很厉害,而又没有适当的法码将它平衡过来,这就是不能发财的命。反之,虽然天秤的向一方倾斜,但命中有相应的五行(砝码)去平衡它,使天秤能够达到中和,这就是一个能发财的命。

但一个能发财的命,也不是指他一生中几十年都有钱,有些人先富后贫,有些人先贫后富,当然也有人一生几十年都富贵,这就要看他的运程的喜忌,看他大运走到那一步的时候了。而财也有正财和偏财之分,正财是指正当的收入,例如工薪阶层,正当经营的收入等。偏财是指横财、意外之财,少劳多获或不劳而获之财,例如中奖、股市收益、赠送、遗产等等。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前面几十年都很贫穷,但一旦风云际会,一下子发了个大财,这些人可能就是个合格的偏财命,但因为前面运程不好,未到发的时候,所以很穷。但一旦时来运转,命中的偏财就起作用,就会莫名其妙地发了一个大财,下面就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清朝时期,武陵这个地方有一个姓冯的穷皮匠,平日挑着担子在外面谋生,家里只有妻子一人,住着三间破屋,还是租来的,家中没有任何贵重物品。一年年关快到了,他拖欠了十余家的债务,总共负债有五六串钱,但家中只剩下四百枚铜钱,不足以还债。于是他和妻子商量,说:“你拿这些钱去买米过年,然后我潜入紫阳山的山洞,等到元旦过后再回来处理。如果债主来催债,你就说我出门借钱去了。”妻子答应了。于是,他带着水壶食物背着铺盖等进了山,找到山洞。

但当他一进山洞时,发现洞内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这人戴着貂皮帽和穿着狐皮衣服,身子直直地坐在石桌上,犹如一个木偶一样。冯某笑了,说:“我难道误入了墓穴了吗?否则为什么会遇到这样一个富贵人家的尸体?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躲到这里来避债的人,当属穷人,不该穿戴得这样豪华才对!”

山洞示意图 (Pixabay)

那人听到有人讲话,突然间惊醒过来,瞪大眼睛看着冯某一会儿,才说:“我看你不像一个雅士,在如此寒冷的腊月,为何不抱着床头人,享受一下柏酒椒盘的乐趣呢?(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盘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民俗传可去邪、长寿。)而你反而带着器具来游山,想学清高吗?”

冯某回答:“先不要说我,先说一下你自己为何到这里来的?”那人说:“我叫姚继崇,是一间洋货行的老板,我在郡县各店铺发放了百万银的贷款,然而在这个艰难的年头,各地的贷款未能收回,而客商在我的行中坐着等取回贷价,需要支付五十万银。我张罗了几天,没有人愿意借钱给我,客商们一定会告发我,我的行业就会破产。现在我无处可归,不得已,只好躲在这里来避债,又饥又渴。能够遇到你的到来,真是太幸运了!”

冯某立即慷慨地送上饵饼(饺子),并拿出茶壶倒上茶,一起进食,并表示出同病相怜之意。姚老板像吃到珍馐美味一样,随后就问冯某:“你欠了多少钱,竟也要跑到这山洞来避难?”冯某回答:“我们这些小本经营的人,所欠的不过五六串钱而已。”姚老板说:“虽然我俩同样都处于困境中,但你所欠的钱容易解决。”于是脱下自己手腕上的金约臂(约臂: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交给冯皮匠,说:“你可以将它抵押后,用十串钱来还债,剩下的钱麻烦你给我买些酒饭回来。”

冯某欣然答应了,回家后就依姚某所说的将金约臂典当还债,并将此事告诉了妻子,让她烧煮熏炙。妻子说:“很久没生火了,炉灶里积了很多炉灰,应先将炉灰清出来。”冯某就向邻居家借来了铲子,用力铲掘,因他鲁莽行事,炉灰被清除后灶却坍塌了。

妻子惊讶地说:“灶台真的是倒了,当今之务,最好是把砖灰运走,重新挖个坑做个新灶,作应急之用。”于是夫妻二人合力,当挖土挖到一半时,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移开石头后出现了两个大缸,里面装满白银,灿然耀目。夫妻俩非常高兴,冯某问:“现在怎么办?”妻子说:“先用竹筐将它们搬入床底下,然后再想办法。”于是他俩互相传递,将银子取出来后,把缸拿起来。谁知缸底下又发现有石头,石头下面又有两个缸,如此三次,共获得了六缸白银。

冯某说:“突然之间获得这样多的财物,还不知道数量是多少呢。现在所忧虑的是,如果有小偷听到消息,必然会来偷窃;否则那些强盗之徒知道我突然骤富,也会跑来欺诈,该怎么办呢?”妻子说:“听说山洞里那位客人正需要这些东西,而且我们和他之前素不相识,偶然相遇,他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困境,这人应该是个有义气的人。为什么不把东西交给他,这样他就可以应急,而我们也有了一个依靠!”冯某说:“你说的话真的很合我的心意。”他立刻去市场买了熟食和酒,带着灯笼前往山洞。

姚老板见到冯某回来了,说:“你为何滞留了这么久才回来,我几乎眼都要望穿了。”冯某端起酒杯,摆上食物,和姚某一边吃,一边从容地将挖土挖到藏银之事说出来。姚老板听了非常惊喜,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冯某回答:“我得到你的义气的帮助,怎敢欺骗你呢!”饭后,姚某随着冯某返家,只见他家屋里堆满了白银。

姚说:“天赐给了你这些财宝,也帮助了我,这是一份无限的恩泽,我一定会承担起这份重任。”于是他俩结拜为兄弟,姚老板将冯某的妻子称作嫂子。他拿出对牌,将对牌的一半交给冯嫂,说:“我和冯兄先回去,然后立即派几个健壮的仆人来搬运物品,他们拿着这半张对牌作为凭证,对牌符合了你就将银子交给他们。”

姚老板带着冯某返回家中,从后门进入。冯某发现他家庭院宽敞壮观,宛如进入神庙一般深邃。姚老板让冯某熏沐换衣服,冯某焕然一新居然像个富贵人家的模样。姚老板嘱咐他说:“我将让你乘着车子来,然后我出去迎接,一齐会见诸位客商,以表示出尊重。”于是姚先生先出去了。

这时,客商们一直在大堂等候着,毫无音讯,正在喧嚣着,看到主人回来了,就围过来大声嚷嚷:“新年到了,赶紧把贷价还给我们,不能再等了。”姚先生大笑着挥手说:“这些少少钱,算什么!我只不过偶然被别人拖累,迟了几天来还而已。今天我的盟兄就要到来,一百万的银子立即到手,请各位客人要大方得体,不要显得小器,不然会让我的盟兄笑话的。”正在他安抚客人时,门房报告说冯老爷来了。姚先生整理衣冠出去迎接,众人都屏着呼吸静静地望向门口。

只见来的这位冯老爷约末四十多岁,穿着华丽的裘裳,仆人在旁奔走侍奉。姚老板恭敬地向他致敬,迎他入中堂。客商们一个接一个地拜见完毕,姚老板就命人开宴席。姚老板让冯先生坐在首位,冯先生多次谦让年长者坐首位,客商们都说:“我们的行规,不按年龄大小排列,而是以财为先,听说冯先生富甲天下,应该坐这个位置,不要再谦虚了,否则会让我们感到惶恐。”姚老板也说:“客人说得没错。”于是扶着冯先生坐上了首位。宴席上的美食佳肴之盛,都是冯皮匠平生所未见过的。宴席结束后,仆人们摆出一台大天秤,放在大厅中央,装银的竹筒陆续推出来,堆积如山,一一过称,共计得到六十万银。姚老板让各位客商拿出货单,把银子称给他们后,大家散去。

事后,姚老板对冯皮匠说:“你们的起居饮食都不用愁,一切皆由我供应;兄弟您也不需要再劳累了,您将嫂子迎来,和我们一起居住,我们将一起经营这个行业,不用再有别的忧虑了。”冯皮匠当然点头答应了。由此,他们的行业越来越兴旺,两家的子孙后代,一直到后来都被称为巨富。

资料来源:《客窗闲话》@*#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道光十五年(1835年)栗毓美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一生最大功绩就是治水,民间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称为“栗大王”,他也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黄河河神。平时他在家中或外出时,必定会带着一个小木牌和一件赤褐色的衣服,小木牌上没有名字,只是写着“恩太太”三个字,这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 一个人的钱财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命中的福分相匹配。如果一个人的命是注定只能载重五十吨重的船,但他凭努力、才能或时势、机遇而发了个一千吨重的大财,船轻财重,这样的船就行不远,稍有风吹雨打,船身就会倾覆无疑,所赚的千万财富也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作嫁衣裳。
  • 人间与幽冥真相隔吗?人行善在天地和幽冥之界都有感应与回报。
  • 神目如电,因果报应亦不爽。杀人灭尸、盗财灭迹,难道人不知,天就能放过行恶的人吗?来看两则故事的印证:赖账杀人祸延子孙和偷窃灭迹天降罪罚。
  • 两个故事,两种心态,一悲一喜的结局:丈夫因不相信妻子,想试测妻子的忠心,反而让自己丢了性命;一个雇工勇抗盗贼,结果意外得妻。
  •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发生惨案,一个新嫁娘在成婚次日早晨,发现丈夫和他母亲双双死在厨房里,告上县衙。结果新娘和护送她回乡出嫁的亲戚孝廉都被县官冤判死刑。这个玄案是怎样破案的呢?
  • 召家有三公子,老三资愚考了十年的童试,年年落榜,在家中成了在厨房掌火的“烧火三相公”。这一年他陪着两位兄长上省城考举人,却意外中举而且成了第一名的魁首,这难道是命中注定的?
  • 清朝时,一个卑贱的乞丐,怎能转身变为水陆提督呢?他的人生中遇到了什么贵人?发迹后他说,天下只有一个人知道自己,那就是查孝廉。查孝廉才华出众,为人风雅,他说过,海内的豪杰,非到下层社会去寻访不可。
  • 孙老叫人将酒席撤去,屋里的老婆听说儿子死了,一步一跌地大哭着出来。孙老说:“这儿子是来投胎讨债的,不是你的儿子,你不须啼哭。”远近的人都闻知此事,无不叹息奇异的转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