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法官人事案延审总统拟咨请开临会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维助╱台北报导〕在无党联盟退席,蓝、绿二阵营各以基本盘进行对决的情况下,立法院院会昨天表决通过泛蓝阵营所提将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延至九月再审的议案。院会也经由表决,决议本会期将延至六月六日休会,下会期则定于九月五日开议,并于九月十六日前完成大法官人事同意权行使程序。

  无党盟退席 变相奥援

  由于大法官人事同意权的处理时程,被朝野视为高度政治性议案,蓝、绿二阵营不只发布甲级动员令备战,也展开密集的拉票与固票攻势,具少数关键影响力的无党联盟,更成为蓝绿阵营争取合作的对象,尽管蓝营有四人缺席或跑票,但无党联盟以退席方式“变相奥援”泛蓝军,使得民进党团等泛绿阵营在表决时不敌,经二次表决仍以一百比一百零七票落败,国亲党团“下会期审议”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的方案闯关成功。

  尽管“延会审毕案”无法获得支持,但蓝军中唯一跑票支持延会至六月十七日审议完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的国民党立委陈宏昌强调,这项议案只是程序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他心中自有一把尺,不希望见到在野党无理的杯葛,这项投票动作反映的是“正义之声”。

  本届大法官任期至十月一日届满,总统府及民进党团担心延至九月再审会面临诸多不可知的变数,一旦无法在下任大法官就职日前完成其人事同意权审议程序,将会造成严重的宪政问题,因此,在“延会审毕”方案遭否决后,民进党团已亟思补救之道,建请总统咨请立法院召开临时会。

  国亲党团强调,这项决议就是要保证大法官人事同意权案可以在其就职日前完成审议程序,不会造成宪政运作的空窗期。

  蓝绿二阵营在表决过后,则各自召开记者会互批对方,民进党团谴责国亲党团搞政党恶斗,完全不顾宪政体制,国亲党团则强调是求周延审议,民进党团的批评完全不合理。

开临会解套 国亲反对

〔记者范正祥、黄维助╱台北报导〕针对立法院通过大法官人事同意权行使时间延至下个会期,陈总统将考虑是否咨请立法院召开临时会。不过,国亲党团一致反对举行临时会,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认为不宜,且立法院对是否开临时会有决定权,所以立法院为大法官案召开临时会的可能性不高。

  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表示,立法院作成下会期再行使同意权的决议,无疑是对我国宪政体制的严重伤害,并造成宪政危机,总统府无法接受。陈总统将严肃考虑是否依据宪法第六十九条咨请立法院召开临时会行使同意权。

  邱义仁指出,总统希望立法院在本会期延会时审查大法官人选,除了尊重立法院的同意权行使外,也是为了确保在审查时如有三分之一以上被提名人未获通过,在十月下届大法官任期开始之前,尚有余裕可进行补提名。

  立法院将大法官同意权行使时间延至九月,届时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法官被提名人无法通过,则下届新任大法官于十月上任之后,将面临大法官人数不足三分之二,无法召开大法官会议的窘况,将严重影响我国宪政秩序。

  根据宪法第六十九条,立法院遇有下列情事之一时,得召开临时会,一是总统咨请,二是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以上之请求。根据过去的运作模式,若总统咨请或四分之一以上委员连署请求召开临时会,立法院在收到咨文或连署提案后,通常先召开朝野协商,讨论如何处理相关咨文或提案,接着决定召开全院委员谈话会事宜,至于是否同意召开临时会,则在谈话会决定。

  如果多数委员在全院委员谈话会中决议不召开临时会,临时会将确定无法召开,若多数委员同意召开临时会,立法院将在谈话会议决后召开程序委员会,由程序委员会排定临时会议程。

  立院相关人士说,由于立法院已决议,本会期在六月六日休会,剩下不到一周,时程上已来不及处理相关程序,即使总统依据宪法,咨请立院召开临时会,由于主导议事的泛蓝阵营反对且院长王金平也认为不宜,且立法院有权决定是否举行临时会,立院几可确定不会举行临时会行使大法官同意权。

翁岳生无奈 不愿多谈

〔记者赖仁中╱台北报导〕司法院长翁岳生昨天一获知立法院表决结果,急忙前往秘书长杨仁寿办公室商谈,事后受访时,他语带慨叹说:“还能怎么样呢?我不方便表示意见。”

  据指出,翁岳生和杨仁寿及相关幕僚,谈到立法院表决延至九月审查大法官被提名人一事,都相当无奈。

  他们并对本会期只延长至下周五,但司法院高度重视的“司法院组织法修正草案”,还须待下周朝野协商,能否赶在本会期过关,也表忧虑。

〔记者刘志原╱台北报导〕由澄社、民间司改会、台北律师公会等六团体组成的“民间监督大法官人选联盟”,昨晚发出新闻稿表示,立法院的决议,无视民意的期待,令人深感遗憾。

  联盟发言人林静萍律师指出,部分在野党派拒绝运用延会期间,好好对大法官被提名人进行审查,是不负责任、缺乏正当性的作法,更无法赢得人民信赖。

  林静萍表示,大法官同意权延至下会期,可能使下届大法官无法顺利于十月初就任、运作,极有可能引发宪政危机,令人忧心。

  林静萍强调,立法院过去在行使同意权时,已留下“素行不良”的前科,这次又无视舆论与民意的期待,这样的国会如何赢得人民信赖。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