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张锦华:新闻置入性行销将带来民主政治灾难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18日电)当前新闻生态的挑战与出路专题报导,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张锦华指出,“置入性行销”不但涉及节目广告化,同时造成新闻专业沦丧,瓦解了新闻专业的目标、专业知能、专业伦理、以及专业自主;更进而使得公共领域质变,造成民主政治的灾难。

“当前新闻生态的挑战与出路”─曾虚白先生新闻三十周年研讨会将于21日在福华文教国际会馆前瞻厅举行;第四场民意论坛主题“政治纠葛、市场竞争与新闻专业”,台大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将在研讨会中发表论文“论置入性行销所造成的政商纠葛、新闻专业沦落”。

张锦华在文中指出,改善置入性行销之道在于社会严守新闻专业的分际,政府不应再以任何名义侵犯新闻专业的自主性;媒体本身也应该坚定维护新闻专业的尊严,拒绝任何置入性的买卖交易。

她说,“置入性行销出卖的不是新闻而已,而是新闻专业的本质。”

“置入性行销”是在一九八0年代开始大行其道,电影中的跑车、手机、手表、饮料等,藉由戏剧情境结合出来的自然感受,增加商品说服力,不知不觉中增加消费者的偏好度,制造销售业绩。

在台湾,“置入性行销”是近两年政府运用的行销手法,做法是将商品讯息,融合置入在新闻、戏剧、节目、等各种方式。它打破传统广告的界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商品讯息。不但戏剧节目如此,甚至连新闻内容也都可能只是一件商品。

张锦华表示,美、英等国对于新闻报导与置入性行销之间尚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台湾,新闻并未豁免于置入性行销的黑手,造成新闻专业的瓦解,更进一步断丧公共领域,破坏民主政治所立基的自由而理性的沟通品质。

她说,这已不是危言耸听,灾难己经发生,值得严正关切。尤其,当政府购买新闻和版面逐渐成为媒体重要财源之一时,新闻专业的核心价值“报导真实、监督政府”,受到根本的挑战。

张锦华表示,新闻置入性行销的结果是,记者成为被动执行者、委托主甚至还会要求改稿审查。记者虽照常署名、但报导中的肯定与吹捧,目的是在说服读者,让他们无法分辨,这根本是一种“新闻广告化”,明显违反新闻专业强调的“完整的”真实。

新闻伦理也将因而瓦解。因为新闻记者不再努力追求所报导者为“真实”,虽不至造假欺骗,但却必然有所隐藏、诱导。媒体违反了“公众信托”的责任,它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公众”,而是“委托主”。一旦记者成为委托主的属下,自主权自然沦丧。

张锦华认为,政府购买置入性行销,就是变相的资助、贿赂特定媒体,而不利于其他媒体;这样会形成不公平竞争,加深社会不正义。更使得具批判性的媒体难以生存,等于是变相的消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