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溯源:姜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姓氏由来
  
姜(jiang1)姓有三种来源:
  
1、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关于这种说法,在许多文献如《元和姓氏》、《说文解字》、《新唐书》中都有记载。《水经注》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身为中国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于是他就于是以姜作为自己的姓,子孙世代相传。姜姓与姬、媙等20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姜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以“齐、甫申、吕、纪、许、向”等8氏为姓的。而作为神农氏嫡系的姜氏后裔姜太公 ( 姜尚 ) ,封于齐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遂为“姜”氏。
  
2、 源于有邰氏。据《诗经》所载,相传周族始祖后稷之母为“姜嫄”,乃姜姓有邰氏之女。
  
3、 出自亘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
  
姓氏分布
  
传说中的炎帝,号烈山氏,亦即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作姓。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
     
商周:四岳是由姜姓的羌族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在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之后,他们与“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他们所结成的盟军后来打败了殷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春秋:春秋时代的齐国,就是以姜氏的后裔发展而成为五霸之一。齐国在齐威王时,便以姜为姓。
     
夏朝:炎帝后裔伯夷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另外姜氏后裔还建有申、许、齐等诸侯国。申国原居今陕西、山西间;许国在今河南昌东;齐国建都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周族部落系古戎人的一支,为姜姓,也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省敦煌西),逐渐东迁,公元前638年迁至晋南,属于晋国。
     
汉代: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至西汉作为关东大族迁至关中,此后居天水(今属甘肃)。东汉还有姜诗,广汉(今四川谢洪县南)人,发展为较为著名的一支。这说明汉代已有居住于今江苏、四川的。唐代出现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
  
唐宋:唐宋时期还有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及广东的。
     
明清:明清时期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也有姜姓的聚居点。
  
姓氏名人
  
姜嫄:传为有邰氏之女,“帝喾”妃,周始祖后稷之母。于野外践踏巨人足迹而生稷。见《史记‧卷四‧周本纪》。或作姜原。
  
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东海人。商末姜族的首领,周初齐国的始祖。武王伐商时为军师,立了战功,被封在齐国。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简化政治制度,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使齐国成为西周的重要封国。民间称为江太公。
  
姜维:字伯约,三国蜀汉天水冀县人。本为魏将,后归附蜀,为诸葛亮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继领其军。魏军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姜维被迫投降。后欲谋复国,事败被乱军所杀。
  
姜夔:宋饶州鄱阳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工诗词,擅书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清虚骚雅,对后世影响较大。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
  
姜才:壕州(今安徽)人,南宋名将,以善战有名。
  
姜立纲:字廷宪,永嘉人,明代书画家。七岁能书,命为翰林秀才。天顺中以法书行于天下,称姜字。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书之。日本使者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
  
姜宜:字五峰,如皋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尝题其弟恭寿画兰云:“楚珮分媭女,班香续大家”。
  
姜思周:字周臣,钱塘人,清代画家。擅画牡丹,钩勒、设色俱佳。嗜酒,醉后逞笔,所作不轻易与人。曾急作一、二幅,付装潢人郭华阳而索其酒资。@(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姓氏由来
      
    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cao2)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
  • 姓氏由来
      
    金(jin1)姓有四种来源:
      
    1、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
  • 姓氏由来
      
    严(yan2)姓源于庄姓。战国时期,楚国一位君王叫侣,死后谥号“庄王”。他的子孙便以庄为姓,相传到东汉时,汉明帝叫刘庄,他不让别人姓名与他相同,令姓庄的人改为姓严。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姓并存于世的情况。(见《通志.氏族略》)
  • 姓氏由来
      
    华(hua4)姓有三种来源:
      
    1、 源自子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期,宋戴公子考父,受封于华,生息繁衍,以食采邑命姓为华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宋代公子考父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称为宋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华。
  • 1、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功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 姓氏由来
      
    谢(xie4)姓有三种来源:
      
    1、 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粟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 姓氏由来
      
    戚(qi1)姓来源于封地。戚姓源于姬姓孙氏,起源于春秋时期,戚姓的始祖是卫中大夫孙林父。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服的子孙称为孙氏。惠孙的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孙林父因在国内失宠,先后出奔晋国和齐国,卫殇公时归国,受封于戚(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当时,戚城是晋、郑、吴、楚各国交通要塞,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命姓,形成戚姓。后卫国灭亡,戚姓人逃往东海,形成望族。(见《姓谱》)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古人对于名是很慎重的,除了长辈、长官,一般是不可以直呼一个人的名,纵然是长官,也往往为了客气或谦虚,也不叫部属的名,再加上古代多为单名,如范蠡、文种、萧何、张良、韩信……,单名很难称呼,连名带姓的叫,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古人几乎都有字,前面说过古时男子加冠时、子女行筓礼时,由长辈为之取字。
  • 至于说到汉人的名跟字,就更讲究了,因为姓或氏几乎是从老祖宗时就有的(除了极少数改姓氏之外,几乎都是由老祖宗传递下来的),但是名跟字却是人生下来后才有的,所以取名的自由度比较高,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尽挑些美的字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