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CO2排放减量 台产业界动起来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28日报导】(据中广新闻张雅惠报导)“京都议定书”今年2月生效后,第1次缔约国大会已经在本月初落幕;与会各国一共通过40几项决议案、重申对二氧化碳减量的承诺。

其中,快速发展中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poment Mechanism, CDM)”,将可促进工业化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合作减量的成效。而“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制度,则是以市场工具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妥善管理企业碳排放权,势必成为未来降低碳风险的重要工作。

由全国工业总会暨所属6个同业公会共同参与的“自愿减量协议书”,日前在台北举行签署仪式。环保署空保处处长杨之远指出:历经10多年的“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充满了国际“环保外交”的角力,我国因为不是联合国会员而无法实际参与;但未来跟国际接轨的时候,必然会因此而面临极大的危机!

他认为:台湾应该吸收新加坡跟南韩的经验,规划适合我国的减量主轴和配套机制;并结合“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的规范,对“新增重大开发案”的二氧化碳增加量予以限缩。同时,环保署也会制定《温室气体管制法》,授权温室气体的交易制度。

而经济部长何美再致词时表示:台湾99%的能源都仰赖进口,如何提高自主能源相形重要。她表示:《再生能源发展条例》已经送进立法院审议;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资源回收等新兴能源的整合,除了着眼能源的取得,更可以催生新兴产业。

能源局正在推动“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相关服务业”,而行政院也成立“副院长层级”的推动小组,预定95年度开始执行相关的能源科技重大计划。

在签署仪式上,工总副理事长陈武雄表示:产业界将透过更新设备、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来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减量的目标。不过他同时呼吁:政府必须制定奖励配套,以强化业界的减量动机。他指出:这项产业界自发性的减量承诺,共有125家厂商参与;预计2008年,可以达到节能139万公秉油当量的目标,并降低402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因为减量必须付出代价,他呼吁政府扩大温室气体盘查辅导,并提供适当奖励机制,以激发业界的减量动力。

经济部长何美玥则回应:“盘查机制”的建立才能确保“排放交易”的有效性;她希望业界跟政府合作,用国际标准来催生这套制度。她同时表示:“再生能源发展”和“二氧化碳减量”已经列入修正中《促产条例》草案的奖励内容,而工业局也正研拟二氧化碳的交易机制;不过她强调:“盘查机制”一定要先行建立。

工业局评估:二氧化碳减量现在如果不努力做,到2025年的时候,我国将会增加5亿多公吨的排放量。不过,为了接轨国际、并避免遭到制裁,经济部已经设定2025年达到3亿6千1百万公吨的减量目标。另一方面,有鉴于能源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商机无限的新世纪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市场的掌握,值得政府和业界高度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