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公共卫生古物展 见证民众健康的守护神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六日电)“台湾早期的公共卫生是我们用脚走出来的”,今年八十一岁的退休公卫护士林彩凤道出心声。台北县三峡镇卫生所公共卫生古物展示今天揭幕,邀请林彩凤以及服务卫生所四十七年的陈春梅分享经验。展示的古物见证台湾走过的公共卫生历史,也守护过台湾民众的健康。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当年使用的医疗仪器推陈出新。其实,在疾病预防以及公共卫生保健的历程,古老医疗仪器占有不可或缺的角色。

现在,多数人对于预防注射的印象都是打针。其实,在五零年代接种小儿麻痹沙宾疫苗,是由卫生所的护士一汤匙一汤匙喂食小朋友。

这样的场景,对于“七年级、八年级生”是很难想像的。不过,在三峡卫生所内,您不但可以看见一大把当年喂食疫苗的不銹钢汤匙,还可以见证公卫护士在乡下接种的黑白老照片。

阳明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学生张淑卿说,在妇科诊所与医院不普遍的年代,多数婴儿都是由助产士接生。以前公卫护士养成训练中,必须有一年的助产训练,所以,公卫护士扮演重要的接生角色。

展示中的接生箱、磅秤婴儿的包布、随身型弹簧磅秤,婴儿护理用具,虽让现代人看了啧啧称奇,却让资深医护人员怀旧不已。尤其胎心音听筒,当时是助产士判断胎儿心跳是否有异的利器。只是,现在妇产科早就不用这类仪器,医界学生也只能在书本上才看得到。

有使命感的三峡卫生所主任苏志超回到故乡服务,且有心保存这些公共卫生古物,让医疗器材功成身退之后,赋予见证历史的新生命。他说,这是有意义的工作,感谢卫生局长许铭能让他有发挥的空间。

无论是厚重的牛皮访视皮箱,或老旧不銹钢氧气瓶、五零年代霍乱预防注射的气枪,还是高温高压消毒锅,都是卫生所同仁点点滴滴保存将近半世纪的古物。有些仍可使用,有些经过司机王英杰的巧手修复,让古物重现风华。

今天的揭幕典礼邀请曾经在三峡卫生所服务的第三届主任王万居、公卫护士陈春梅、林彩凤回娘家分享当年的经验,场面相当温馨。大家也感谢卫生所护理长蔡莹颖、同仁邓秀云、李美玉、陈丽守等人,为维护古物所做的努力。

被王万居称为“卫生所之花”的王彩凤,看着与陈春梅在卫生所前留影的老照片表示,当年物质条件不佳,尤其交通不便,要到乡下或山区预防注射,都要步行前往。“当时,一天要准备三个饭团,上午一早出门到晚上陪着星辰进家门。”

从圳头走入插角山区要一小时,随后进入有木山区、五寮山区,一站又一站,也练就了好脚力。王彩凤今年虽然已经八十一岁仍健步如飞,身体硬朗。“民众的健康是当年的公卫护士靠脚翻山越岭、深入农村走出来的”王彩凤说。

比王彩凤年轻十岁的陈春梅,从民国四十二年进入卫生所服务,一待就是四十七个年头。提起当年以 DDT药剂防治疟疾、预防砂眼、霍乱疫苗注射、烧煮柴火消毒器械,深入偏远乡村服务的种种,她如数家珍。

“打卡介苗也要有一些技术,当时,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给我这一位胖阿姨注射,才比较不痛。”想起当年勇,陈春梅仍津津乐道。从汤匙喂食、气枪注射,到一人一针抛弃针头,如今,小儿麻痹在台湾几乎已经绝迹。

台湾省妇幼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刘丹桂表示,走过半世纪,医护人员在各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与辛苦,这项展示见证台湾公共卫生的历史、演进与贡献,不变的是担任民众健康的守护神。

苏志超表示,大部分的古物都是三峡卫生所长久保存的。部分是他向担任助产士五十年的姑婆许等女士要来的压箱宝贝。今后,还希望朝口述历史、动态展示、影音保存方向努力。9403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