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界街头怒吼:废总额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1日讯】〔本报自由时报记者╱综合报导〕“医界活不下去了、废总额、救健保!”上万名医师昨天下午头绑布条、手持标语走上台北街头,还演出行动剧,讽刺健保“要医界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稍后还推派代表到立法院、行政院及总统府递交陈情书。

卫生署长侯胜茂说:“看到恩师(徐茂铭 )也头绑布条上街头,我觉得很伤心,也十分心疼,但上街不如坐下协商。”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则形容,昨天医界上街头是“好坏医院医师齐步走”。

医改会强调,医院经营并非稳赚不赔,但在一片喊穷声中,仍有部分医院获利惊人,究竟是各家医院经营管理有问题,或是政策设计缺失?只有拿出财务报表,才能理性讨论如何解决健保财务危机。

医师们是在中正纪念堂集结,下午一点半开步走,曾获医疗奉献奖团体奖的“路竹会”成员之一黄淳丰医师,及法医高大成等人都在列。培植多位医疗奉献奖得主的云林若瑟医院及埔里基督教医院也北上参与游行,队伍绵延数公里,一路口号声、汽笛声不断。

医学中心并未正式加入废总额游行,但不少医师仍以个人身份前往参加。医院协会理事长张锦文说,德国将于2007年废除总额,连国外都对总额抱持否定的态度,台湾没有理由再实施。

游行召集人、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吴南河表示,很多民众不了解总额对医界的影响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当你承包一个工程,原本额度是一百万,没有详细的施工图,对方也要求你依原先的规格做,完工后三到六个月才结算,届时才支付七十万、八十万或是九十万,这是多么荒谬的游戏规则。

行政院长谢长廷上午已先呼吁医界回归理性协商,强调现阶段会以多元微调治标,未来则以二代健保治本;秘书长李应元会见代表时则承诺成立“健保改革小组”。立法院长王金平也说,他会建议筹组“立院健保专案小组”。

游行总干事、地区医院协会理事长谢文辉表示,如果一个月内无具体改革措施,不排除扩大抗争;但是否全面退出健保,将提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会讨论。

健保局官员则表示,总额的实施是根据健保法而来,要废总额,除非修改健保法。

至于九十二年及九十三年因溢付需缴回健保局的费用缺口,医界也希望政府给予纾困。

健保局官员表示,政府已经答应由SARS基金支付,九十二年挹注十四亿,九十三年则挹注三十四亿,九十四年则有多元微调方案,可挹注一百一十亿。《新闻辞典》总额制 前一年先谈定医疗费

为抑制医疗费用成长幅度,健保局自八十七年7月起陆续实施牙医总额、中医总额及西医基层总额,困难度较高且较为复杂的医院总额,则自九十一年7月实施,不过,前半年仅象征性上路,九十二年才真正实施。

根据相关规定,健保费用协定委员会与医疗院所,必需在前一年底先谈好未来一年医院医疗费用总共要花多少钱,也就是总额,再由医疗院所依未来一年的门诊及住院等实际医疗执行情形,依点值分配已谈好的总额,如果医疗院所冲量看病,点值会变低,反之则会变高,目的在让医界自我约束,取得量与点值间的平衡。

帐算清楚才能理直气壮

健保总额给付制度有检讨修正的空间,但九十二及九十三年医界积欠健保总额近三百亿元是事实,游行后还是必须算清楚,不容模糊。

对健保局来说,“总额”是最简单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成长的方法,但对医界来说,总额就像是紧箍咒,如果医疗院所很努力看病患,点值会变低,反之则会变高。

总额点值直直落,做一元,只能领到八、九毛,健保局认为是医界自己冲量冲过头,没有自制,才导致今天的结果;但医界认为,看诊人数增加主要与人口老化及重症病患明显增加有关,双方各有坚持,没有交集。

事实上,总额制度有其需检讨之处,如每个月健保先暂付一定的医疗费用给医院,过三个月再跟医院结算,结果结算只能给八、九折,医院还要还钱给健保局,就医院经营角度来说,如此的给付及结算方式,的确有些困难,未来需要配套改善,现在健保局已先以前三个月预估值给医院,但由于较过去溢付时少很多,医界干脆诉请废总额。

医界当然赞成废总额,紧箍咒愈早拿掉愈好,但消费者及弱势团体则倾向不赞成,认为总额问题并非无法改善非废不可,只要有配套及拉高每年的成长率,在健保财务吃紧的情况下,总额仍有存在的必要及功能。

争议归争议,医界的声音大家也听到了,或许先还掉欠民众的三百亿元,医界才能理直气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