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 传统与现代并进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十七日电)五月十八日是商务印书馆成立一百一十周年庆。台湾商务印书馆1947年在台创业营运,到2007年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加上大陆时期商务印书馆的五十年,正好是一百一十年,可说是现存最悠久的出版事业,也是台湾地区出版史上重要的百年老店。

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商务印书馆坚持传统与现代并进,一方面引进世界最新知识,另方面也致力发扬传统文化,协助教育国民,促进国家发展。在百年剧变的时代里,商务印书跨越了清末、抗战和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三个重要阶段。

商务印书馆创立于1897年,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败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等地割让给日本,民心激愤,有识之士体会到如果不师法西方国家,变法图强,将有灭种亡国之虞。许多国民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寻求阅读西方国家的新知识,在这种时代环境的需求下,四位来自上海洋人印书馆的先驱:高凤池、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集资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在接洽印刷业务之余,出版了一套汉英对照的读本“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获得社会热烈的回响。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许多逃过一劫的维新人士离开官场,流落民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等人继续从事宣扬变法图强的工作。离开学部的张元济,在上海南洋公学主持译书院,于1902年接受夏瑞芳邀请,加入商务印书馆,创办编译所,相约“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从此带领商务印书馆走上出版书籍、教育民众的艰辛道路。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主持编译工作二十年,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辞典、珍本古书影印为主,至1920年共计出版三千五百二十二种书、九千一百零七册。鉴于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日深,中国正处于急需变法图强,迎头赶上西方现代化的阶段,社会上对吸收西方文化知识颇为殷切。为了向社会知识份子提供西方知识,张元济特别聘请胡适博士主持编译工作。

胡适任职两个月提出一些建议,同时推荐他的老师王云五接替这项工作,开启商务印书馆第二阶段的发展,王云五在编译所八年,大量出版各种书籍。

王云五一度因不愿处理劳资问题而离开商务印书馆一段时间,但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鲍咸昌病逝时,他又受邀回任总经理职务,带领商务印书馆度过“一二八松沪战役”、“八一三上海战役”以及对日抗战期间的困境。

抗战胜利后,商务印书馆在复员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内战局势的影响,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后,国民政府迁到台湾,香港仍在英国政府管辖之下,两岸三地并存发展的时代来临。北京商务、台湾商务、香港商务,各自经营发展六十年,各有一片天。

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商务印书尝试多角经营,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一个商务集团。

1897年创业之初,商务印书馆设立了印刷厂。张元济进馆后,以出版为主业,开始大量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创办杂志、编印字典、设立学校、翻译西方经典名著、设立各地分馆、扩大营业范围。除设立铁工制造部、制作印刷机器与理化仪器,经销原版西书,制造教育幻灯片,甚至还拍摄教育电影、新闻片、剧情片、纪录片,制造中国第一部中文打字机,形成庞大的事业集团。

出版不忘教育,张元济在清朝光绪政府服务时,曾经主办通艺学堂,传授外国语文,培养语言翻译人才。1902年加入商务印书馆后,创设了小学师范讲习班和附属小学,运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书籍与课本,培养教育人才,普及小学教育。后来还陆续开办商业补习学校艺徒学校、函授学校,并于1924创办“上海国语师范学校”,聘请吴稚晖担任校长,为中国的师范教育作出很大的贡献。

电影事业是商务印书馆投资的社会教育事业,营运之初试拍新闻短片,1918设立活动影戏部,1926年部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独立经营,这是中国人最早经营的电影公司。从1918年起的八年内,陆续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剧情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还拍摄了教育片“儿童教育”、“养真幼儿院”等,但因市场有限,投资太大,公司成立一年就结束业务了。

知识与休闲并重,刊印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项重要事业。1904年创办的“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重要刊物。

1949年之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改组为北京商务印书馆,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香港商务印书馆已经成为“中资企业”,参加了中资合办的香港联合集团,走出一片天。台湾商务印书馆以私人企业身份在台经营六十年,是一个成功的出版事业,正在积极出版符合现代需求的各种书籍。现在商务印书馆已化身为五个独自经营的企业。

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始终以“出版好书、贡献社会”为己任,不但追求传统中的现代,也发扬现代中的传统,让传统与现代并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