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色,戒”中刺杀剧情 调查局:确有其事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长顺台北十日电)导演李安的新作“色,戒”勇夺第六十四届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法务部调查局今天表示,对外传电影中女特务王佳芝暗杀易先生的故事,主要取材1939年调查局前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情报员郑蘋如刺杀汪精卫政权特务丁默(屯耳)事件改编,则确有郑蘋如其人其事。

调查局表示,调查局及前身中统局自成立至今,共有一千四百九十九人因执行任务身亡。其中,中国大陆时期共有一千四百九十四人,迁台之后五人。郑蘋如在1939年因执行刺杀任务失败而壮烈成仁,目前列入调查局英雄榜中。

郑蘋如为浙江兰谿人,父亲郑越原,字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从孙文革命,后来担任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兼任复旦大学教授;母亲木村花子为日本人,1949年后随国民政府来台,1980年代在台湾病逝。

郑蘋如在1937年加入中统局,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后,混入日军报导部新闻检阅室任职,并在军部电台担任播音员。随后,郑蘋如进入日本上海特务机关工作,且担任长片山大佐秘书。

1939年春天,郑蘋如幕后策动日本反战份子花野吉平、早水亲重等人反对汪精卫政权成立失败;同年夏天,郑蘋如奉命刺杀汪精卫政权特务机关首脑丁默(屯耳),于是利用日本宪兵队队长藤野的介绍,进而与丁默(屯耳)亲近。

1939年十二月二十日,郑蘋如以索取皮大衣为由,引诱丁默(屯耳)到上海市静安寺路的西伯利亚店前,并安排数名中统局人员予以枪击。不料,刺杀任务并未成功,郑蘋如遭到逮捕拘禁,1940年二月遭枪击身亡,殉难时年仅二十六岁,尸骨至今未被寻获。

调查局指出,郑蘋如生前未婚夫王汉勋,是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毕业生,曾任空运大队长。1939年春天,王汉勋曾两次写信到上海,约郑蘋如赴香港结婚,郑蘋如以重任在身,不愿离开。1944年八月七日,王汉勋在桂林执行军事任务时死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