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天麟:两岸共同市场 将导致台湾边陲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潘杏敏采访报导)黄天麟认为,国民党马萧阵营主张设立两岸共同市场,是参考欧盟为模式,但如果将欧盟的成功经验直接用在台湾与中国,将导致“一中市场”危机,只会让台湾走向边陲化,而两岸直航将加速台湾边陲化灾难。未来领导人唯有采取积极管理,深耕台湾的办法,才能兼顾两岸发展。

两岸悬殊过大 造成台湾危机

黄天麟指出,欧盟之所以能成功整合,是在各会员国主权独立,主权互相承认,同时又都是自由体制国家的基础下,如果这两条件都不存在则很难达成。即便欧盟27个会员国大小不一,但仍有6、7个大国,其人口、土地规模相似。

然而台湾与中国相差太悬殊,中国人口13亿人,是台湾的57倍,而土地是台湾的267倍,若两岸成立共同市场之后,台湾大举投资中国将使台湾走向边陲化的危机。

所谓的“边陲效应”就是在语言相同情况下,小经济体与大经济体交流中,人才、资金、能源被大经济体吸纳,导致成长逐渐减缓,沦为大经济体边陲的一种过程。

黄天麟进一步指出,交通愈发达、交往愈频繁也会加速边陲化效应,澎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台湾土地面积是澎湖的283倍,澎湖人口有13万,为台湾的1/46。自从台北—马公、高雄—马公直航后,虽然澎湖增加了不少观光客,但也因为直航,造成人口外流严重,现在户籍人口仅9万,而实际居住者约只有5 、6万。再加上多数渡台的澎湖成功生意人事业在台湾,缴税、消费也都在台湾,对澎湖县民毫无贡献, 澎湖边陲化越趋明显。

共同市场 将成为一中市场

黄天麟表示,台湾在2000年时受限于厂商压力,采取积极开放政策,导致过去领先南韩的GDP(国内生产毛额)及经济成长率先后被南韩所超越。

他认为,产业西进是为了经济的统合,再过来就是共同市场,最后就是终极统一的“一中市场”,如果小经济体的GDP高于大经济体,资金流速会更快,但不管如何,吃亏的总是小经济体。对此,仍有生意人、或存有大中国意识形态的泛蓝或亲中媒体认为只有结合才能使台湾经济更好。

积极管理 改善台湾投资环境

黄天麟认为,李前总统在1996年两岸政策实施“戒急用忍”,台湾才得以保留住大钢厂,之后陈水扁总统于2001年改采“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晶圆登陆仅小规模开放,使台湾晶圆厂至今仍是世界第一,这都是重视制定管制政策的成果。

因此,他认为,未来台湾领导人要兼顾台湾主体及经济发展,对岸市场大,并非不能去,但也勿对中共存有太多幻想。一方面,外界有一种说法指中共政权垮台在即,西进将会面临严重风险。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国经济也面临重重危机。

最重要的是,执政者须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深耕台湾,改善台湾投资环境、稳定政局,同时积极有效管理,不然无法发挥效能,解除台湾被边陲化的危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