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善良

陈茵茹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好多年前,在医学院念书时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的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有机化学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三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寒假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过年的好东西全无心思去品尝。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

刚过完年,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好转;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或被动或主动的用过类似的方法调整过自己的心情。这个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

我一向觉的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我一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我意识到我以上的心理时,我对我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呢?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他们的言行看,他们都不折不扣的是善良的人。

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祖祖辈辈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刽子手,若是在行刑前想到磨快屠刀,让受刑者少一点死前的痛苦,那一念就是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幸的人而生比较之心而不是同情之心,那一念就是恶。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理解的能力。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

老师的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别人的悲伤、痛苦都能感同身受,是人的本性;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在社会上的竞争,我们开始有了私心│希望自己越来越有成就、地位越爬越高,希望自己的生活日益富裕…无形中我们逐渐地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忘了别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相同的愿望,我们不再视别人的悲痛为悲痛,反而认为别人的事与我们无关,甚至兴灾乐祸。

因此,在我们从九二一震灾的悲恸中站稳脚步,准备迎向未来时,竟然有人说:“美国人发生九一一事件是活该,甚至讥讽其高科技国防。”当然,有更多的人及时的伸出援手,如同当初对待我们般的去救援他们。

同学们当你还在强袍中时,你会因周围的悲伤而哭泣,你不曾因旁人的哭泣而欢笑阿!别忘了你与生俱有善良的能力│一种感同身受,一种能洞察人性中恶的能力。

学习单档案下载:http://school.mh4u.org/view.php?bn=school_zvy&key=1154411329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屏东县东港镇的大潭国小校长蔡志山,办学特别注重品德教育,更以民初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名言:“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为教育方法。上回神韵艺术团来演时,他毫不犹豫地买10多张票慰劳师生去看了。近日特邀请退休教师志工人员来校办一场‘心灵的飨宴’介绍享誉全球的美国神韵艺术团演出精彩片段,全校师生300多人观赏后莫不为其美轮美奂的视觉大受感动,期待一睹为快。
  • (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3日电)台东县康乐国民小学全面推动品德教育,由学生自己订立中心德目,全校一起执行,让动不动就耍赖喊叫的猛兽,变成“乐服务”的小天使,获选为教育部97年度品德教育绩优学校。
  • 以真诚待人,并不是为了要别人也以真诚回报。如果动机是以自己的真诚换回别人的真诚,这本身已不够真诚。真诚是晶莹透明的,它不该含有任何杂质。真诚也是一种高尚。
  • 父母离异之后,十几岁的女儿变得越来越叛逆。“已经几点了还……”数不清的夜晚,女儿总是三更半夜都还没回家,而且动不动就闯祸,让妈妈担心不已。妈妈的皱纹一天天增加,女儿掉入泥淖越陷越深。女儿不喜欢听妈妈唠叨,甚至要求妈妈干脆放弃她,让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 《细语人生》主持人宇欣在台湾一所公立学校采访了郁青老师。郁青老师在其班级里采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其他老师的赞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