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港奉天宫重现清朝祀典科仪“六佾献寿”

人气: 5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嘉义新港报导)为阐扬古祭礼仪,新港奉天宫将于4月17日晚间11日15分在庙前广场行“开台妈祖渡台388年暨天上圣母1050年圣诞千秋”祝寿活动,并有全国唯一重现清朝祀典科仪的祝寿祭典盛况。

新港奉天宫表示,重现清朝古礼仪是奉天宫尊重历史文化的表现,为此对钦赐祀典庙宇对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流传相当重视,特择于天上圣母1050年圣诞千秋时,考证“大清礼仪汇典”将遵照古礼重现清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御赐的祀典科仪盛况,天上圣母(即妈祖)在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清廷将妈祖祭典列为朝廷祀典,农历3月23日妈祖圣诞举行春祭、农历9月9日妈祖升天举行秋祭,并曾派大臣至福建湄洲天后宫祭祀。奉天宫将是全台甚至全世界首次遵循古礼祭祀的庙宇。

奉天宫今年举行的妈祖祀典三献祝寿大典,完全考据大清礼仪汇典,全场由200多名佾生、礼生、乐生及唱生,遵循古礼科仪,举办盛大的六佾舞祝寿大典,由新港艺术高中学生担任佾生,献跳六佾舞。六佾舞有6行6列,共36人,是古时用来祭拜诸侯及宰相的仪式,另一种八佾舞有8行8列,共64人,是用来祭拜皇帝祖先的舞曲。这次跳六佾舞的佾生,全部由新港艺术高中女生担任,除了以新港子弟为主之外,有部分佾生还是妈祖的契子(义子)。

新港奉天宫董事长何达煌表示,新港奉天宫“开台妈祖”数百年来香火鼎盛,但却缺乏祭典等相关资料,为了追溯古典,也为了永续传承,庙方在考证大清礼仪汇典的记载之后,决定将妈祖祭典科仪做一份完整的示范与传承。文化的传承必须代代相传承先启后,莘莘学子需要栽培与教育,也藉由政府德政将奉天宫将所有收到的百余万的消费券转为大爱,在天上圣母诞辰当日颁发新港乡各级学校清寒奖助学金,帮助清寒学生能够继续念书贡献社会。

由于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公元1966-1976年)期间,妈祖信仰受到严重打击,许多宫庙文物和神像被摧毁,只有少数庙宇得以保留下来,而妈祖祭典仪式,也因“破四旧”而没有被正规地传承下来,因此奉天宫这次的祭典仪式,意义可谓十分重大,过去台湾并没有任何宫庙,以朝廷古礼举行妈祖祭典,希望能完整呈现妈祖圣诞祭典盛况,让妈祖信仰文化持续传承下去。

新港奉天宫表示,开台妈祖圣诞—依循清朝古礼举办,据考证,妈祖“春秋谕祭”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1年),奉旨出使琉球(台湾)的翰林院检讨海宝、编修徐葆光联名上奏朝廷,将祭祀妈祖列入国家祭典,准许地方官员进行春秋两祭。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开始春秋谕祭。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湄洲妈祖祖庙进一步成为官祀庙宇:沿海处所敕建天后神庙,屡着灵应。而福建湄洲系神原籍,现在台湾大功告成,仰荷神庥,叠昭灵贶;允宜特着明禋,用彰崇报。嗣后该督、抚于天后本籍祠宇,春秋二季敬谨官为致祭,以隆祀典而答嘉庥,仍交该部载入“祀典”。

至于佾舞相传起源于周公,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所使用的仪式。佾舞的人数必须按照阶级规定,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所谓“佾”,就是“行列”,八佾指的就是跳舞的人排成八列,六佾则是六列,以此类推。佾舞是“礼”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具备强烈的伦理精神,此次祭典活动,佾生以女生为主,更展现出妈祖母性柔美的精神。

春秋祭祀分别于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与九月初九日妈祖升天祭。新港奉天宫此次将清朝妈祖祀典仪礼从文献中寻回,将此失落多年的妈祖“祀典祭仪”首次呈现于世人的眼前,并藉由文化的传承来让新港妈祖圣诞祀典典礼成为台湾重要的祭典文化与观光活动之ㄧ。

新港奉天宫每年从农历一月起进入妈祖进香香期,每年农历三月更是进香高潮,除了数以百万计的善男信女进香参拜之外,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的观光客,更有许多的学者与民众是怀抱着研究考古的精神慕名参观,新港奉天宫开台妈祖庙数百年来香火鼎盛,然而庙史、祭典等相关资料却付诸阙如,实属憾事。鉴于新港奉天宫之妈祖祭典仍依古礼而行,不仅具体延续了传统礼仪,更彰显新港奉天宫之悠久历史与祭典组织之完备,将此优良传统礼仪文化加以发扬与延续。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