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基本功训练(6):鼎臂训练

font print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第五节: 鼎 臂 训 练

1.肘鼎

【动作】
1两脚前后开立,右腿在前屈膝下蹲,左腿在后伸直,两脚跟均离地掀起,两肘平行撑在地上,中间距离与肩同宽,两手手心贴地,2右脚蹬地,左腿摆起,两肩向前送出,两腿向上伸直,成倒立姿势(图66)。

【目的】
锻炼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肱前肌等肌肉的力量。

【说明】
倒立后,头部应该向上抬,大臂要直,使面部离开地面,全靠小臂支撑身体和维持平衡。

2.肩鼎

【动作】
1两脚前后开立同“肘鼎”、上身前屈,用右肩撑在地上,右臂伸直贴地,右手心朝上,头部偏向左肩,左臂屈肘,左手撑地,2右脚蹬地,左腿摆起,两腿向上伸直,成倒立姿势(图67)。

【目的】
锻炼斜方肌、大圆肌、冈下肌等力量。

【说明】
在蹬地向上摆腿时很容易由于用力过分而翻过去,所以要使身体的重心落于左手、右臂和头部所构成的三角中间,才能立稳。

3.头鼎

【动作】
1两脚前后开立同前,两手屈肘撑地,并以头部撑地,构成一个三角;2蹬地摆腿竖起成倒立姿势(图68),

【目的】
主要锻炼前臂肌肉和颈部肌肉的力量。

【说明】
头鼎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可以逐渐地试将两手离开地面,仅以头顶撑地。这样做,支撑的时间虽然不能持久,但它对于某些地躺拳术中的“头鼎转体”动作却起着直接的基础作用。

4. 手 鼎

【动作】
1两脚前后开立同前,两手平行撑在地上,中间距离与肩同宽,手指朝前;2蹬地摆腿竖起成侧立姿势(图69).

【目的】
锻炼三角肌、冈上肌、大圆肌、肤二头肌、肱三头肌、肱前肌,旋前肌、旋后肌、指伸肌和腕屈肌的力量。

【说明】
1手鼎必须做到:抬头、挺胸、并腿;2锻炼一个阶段后,还可以一手离地,以一臂支撑,唤作“单臂大鼎”; 3手鼎在初练时应靠
着墙璧练习(叫做靠鼎)然后再慢慢离开墙壁练习“空鼎”;4初练的静止时间可做一分钟左右一次。

5.推鼎

【动作】
1两手握住凳的边沿,靠墙竖起“手鼎”;2两臂屈肘,身体下降,然后再直臂推起(图70);3接着做第二次。

【目的】
加强臂部和腰部的力量训练。

【说明】
1推鼎是锻炼臂部力量极有效的方法,但在初练时很不容易推撑起来,这可由助手帮助进行,助手用两手扶住练习者的左右腰侧,当练习者下降之后直臂向上推撑时便可将练习者轻轻地向上抱起,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分地帮助,要以练习者自己的推撑力量为主;2推鼎在初练阶段由助手帮助的话,每次可推撑五次到十次。

6.双臂功

【动作】
1两手撑地,中间距离与肩同宽,手指正对前方;两臂伸直,两腿在后伸直并拢,两脚以脚趾着地,身体俯卧(图71);2臀部凸起,身体从前向后移动(图72);3两臂屈肘,身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图73);4身体继续向前移动(图74);5两臂推撑伸直,身体从前向上、向后移动回至第一动,接着再做第二次。

【目的】
锻炼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挠肌、腕屈肌等肌腱的力量.

【说明】
1双臂功叫做“铁牛耕地”,锻炼时两腿必须伸直,不可弯屈,屈肘向前移动时要使身体贴近地面,尽量向前移动,直臂向后移动时要尽量向后;2动作要做得慢一些,不要太快;必须使动作连贯一起,中间不能停顿;3初练阶段每次可做十五次到三十次。

7.单臂功

【动作】
1右手握拳用拳面部位撑地,臂伸直,两腿伸直并拢,以右脚外侧着地,身体侧卧,左手任意伸直(图75);2右臂屈肘,弯腰,身体下降使右胸部贴近地面《图76);3略停片刻,右臂推撑伸直还原,接着再做第二次。数次之后换左臂练习。

【目的】
较双臂功更强度地锻炼臂部肌腱的力量。

【说明】
1单臂功叫做“豹子卧洞”,锻炼时两腿必须伸直,不可弯屈;2上举的手和并靠在着地之脚上面的另一脚,都不可撑地,但在初练阶段如果臂力过小推撑不起时,不妨用上举的手稍撑地面以借力,或者两脚都着地,3初练时每次可推撑三次到五次,以后逐渐增加。

鼎臂训练,除了推鼎、双臂功和单臂功外.其它大鼎训练都是按时间来计算运动量的,其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可能情况来决定。

(待续)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和中华文明一样以其悠久历史而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精深而风靡世界。中华文明是一个尊道重德的文明,武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样也带有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因素。从武术的起源来看,所谓武者,即“止戈为武,以威杀止残杀”,武术一开始就不是让人互相打杀的..................
  •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对天地神灵讲究一个“敬”字,这个“敬” 字贯穿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关于待人、接物、求学、从业、传承、修身、养性、治国等各方面的基本态度和精神准则,例如尊老爱幼、敬重师长、敬业尽责等。
  •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敬重道德。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孔子办学设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以“德行”为首。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如此.........
  • 拱手也就是抱拳为礼,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礼节,这种礼仪其实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人另外空间的身体上一些不好物质的相互沾染。古时男子一般是双手在胸前拱手,再稍稍弯腰为礼,也就是平常人所说的“作揖”;女子........................................
  • 会武术的就不同了,别人要知道你会武术,一个人不行来二个,二个不行来更多,拳脚不中就会用刀用枪,反正一定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出手就打算置你于死地!于是我相信,中国古人所说“能忍自安”、“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报”,真正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当你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强大时,你就会不自觉地任意逞强,于是免不了会有意无意行恶。
  • 武有止戈之意,众人皆知,但通常所说止戈,却是以武止武,在我看来,并非武之本意。中国武术也好,哪门艺术也好,千百年来都有一说法就是最高境界叫“天人合一”。这也算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核心吧!可这“天人合一”到底是什么样,各行各业中各有说法。但在本人对中国古文化的理解和民间百姓的认识来看,天,在一般的范畴里是指最大、最高的,可以理解为一切的主宰吧!那“天人合一”是否可以理解为与一切的主宰保持一致呢?
  • 武术,是一种需要身体各部肌肉,各个关节以及内脏器官都要参加活动的运动。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腰部的柔韧性、上下肢的力量和气息的调动,在武术运动中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武术家们常说:“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 中华武术,是神传的文化艺术。今天,真正修炼的人可以知道:最早时,舞和武是同一起源,那就是神传人(舞和武)的开始,同音不同字,舞与武始有区别。如 《周易•系辞》载:“鼓之舞之以尽神。”是说古人尽心敬神击鼓起舞。《礼记•明堂位》载:“冕而舞大武。”大武,是指周武王战胜殷纣的乐舞。也就是说:战胜邪恶的舞蹈,表现威武和力量止恶的舞蹈为武。同样是舞,用于扬善的如祭典敬神欢庆,宣扬善意的合乐而起名为舞,用于止恶胜敌威武勇猛收 放发力的为武。
  • 中华武术起源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他首先从道家思想而来,是与修炼有关的,构成了道德修养、艺术技法、养生强身、防卫和制止暴力,所以武字又有止戈之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