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史论兵》

孙子攻楚之战(上)

font print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历代兵家,首推《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生活在春秋末期,生平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他所着的《兵法》十三篇,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学圣典。在此之前没有一部如此系统、完整的关于战争的著作,在此之后两千多年,不论中外,也没有一部兵家著作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春秋”294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汲汲奔走不可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是个大动荡的时代,“烨烨雷电,不宁不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春秋”时代也是战争理论、战争艺术开始形成的时代。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战逾百,小战不可胜计,时代的风云为大军事家孙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素材。

孙武是典型的学者型将领,可以说他代表了“名将”的一种类型。在他的《兵法》十三篇成书的时候,还没有一次实战领兵的经验;而且终其一生,只从事过一场大战, 就是公元前506年的吴国攻楚之战。

吴楚两国几世宿敌,力量对比上是楚强吴弱。但是吴国却惊人地以少胜多,以水陆三万多精锐击破楚国逾二十万大军,攻克其都城郢都,把诺大的楚国逼到了几乎亡国破都的处境,令天下强国都目瞪口呆。

孙子在这一战中是如何实践他在《兵法》十三篇提出的原则的?吴楚两国是如何“伐谋”的?孙子是如何设计战略的?

请和文昭、贺宇博士两位共同回顾孙子攻楚之战,拆解《孙子兵法》的奥妙。


新唐人电视台 http://www.ntdtv.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被刘邦称为“连百万之从,战必胜、攻必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被击败过。在这些战役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井陉口之战 ”,韩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竟然敢于于“背水结阵”,而且还赢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韩信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假设当时的情景,有没有别的可能?
  •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薜西斯一世(Xerxes I)率大军30万水陆并进, 远征希腊。在横扫了色雷斯和马其顿之后,直抵温泉关(Thermopylae)隘口,希腊十万火急!
  • 千古谜团!几百万人人间蒸发,900年后重现人间?DNA检测现端倪,真相到底是什么?
  • 那些出人意料的战争!昆阳之战,王莽42万大军,驱动虎豹犀象助阵,为什么却败给刘秀1.8万绿林军?靖难之役,明成祖靠什么扭转乾坤?
  • 干旱
    人们常说:“天人合一。”天象的变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变化。一项针对韩国史书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干旱与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与战争呈现高度正相关,亦即异常天灾的出现就预示着战争这种人祸即将爆发。
  • 格拉萨圣母堡
    格拉萨圣母堡(Nossa Senhora da Graça Fort)位于葡萄牙与西班牙接壤的边境地区,是葡萄牙防守边境的要塞之一。这座18世纪城堡兴建于高地上,而且呈现易守难攻的星形结构,与一般的欧式城堡不同。在威力强大的现代化武器出现之前,它一直事非常可靠的军事据点。
  • “三舍”是什么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离单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则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为在战场上两方交兵时退兵九十里。为什么要这样作呢? 这其中有一段历史的情义背景--辟君三舍。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出自《左氏春秋》,这里的“将”指的是战国时代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元帅赵括。当时赵王因为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断送了赵军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让赵国元气大伤。
  • 赤壁之战,曹操军中疾疫大兴,致战力大损,凯风突自南来,助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曹操曾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虽天公不作美,拒让曹操跨越江南一步,但大英雄笑谈雄兵百万,叱诧风云之霸气,不得不让后人钦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