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
“一簏廉使”轩𫐐 清操闻天下
轩𫐐居官清正廉明,不治家业。在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他因升迁刑部尚书离开浙江时,所有行李只装满一竹筐(簏)。数月后,轩𫐐因病上书请求告病还乡。明英宗朱祁镇召见他时问道:“浙江有个清廉的官使,任职期满离任时,行李仅一竹筐(簏),那个人就是你吧?”轩𫐐顿首称是。英宗遂赐与白银嘉奖,并准予所请。轩𫐐清操闻天下,他与耿九畴齐名,明史称“廉吏必曰轩耿”。
王羲之族人王僧虔自得于乱世 功劳同比三公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晋朝走入历史,王家人是不是也随着走入历史呢?来看大书法家王羲之同族曾孙王僧虔的人生,他怎样在乱世中有为有守,功劳同比三公呢?
竹林“老大哥”:交友当得山巨源
知名的竹林七贤中有个人,他既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也不是言行最高调的,更不是声名最响亮的。但如果要找出一位最难得的好朋友,一定非他莫属。
名士阮籍的诗酒年华:身在官场、心向竹林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秋冬时节,朔风呼啸,竹林凋零,青青子衿失了颜色。在这一年,竹林七贤的两位灵魂人物——嵇康和阮籍相继离世。动荡的魏晋时代,名士少有全者,史书形容“同日斩戮,名士减半”。更有后人说,嵇、阮之后,再无名士。江山代有才人出,历朝历代的名士层出不穷,只是少了嵇、阮那样的人。
明星级名士李膺 士人拜其门下如登龙门
东汉如果有大明星,会是怎样的人?东汉人又是怎么追星的呢?东汉名士李膺,为人风度秀雅、品格端正,自我期许很高,以发扬儒家的名教、是非观念为己任。天下士人争相拜入他门下,成为一时之盛,被赞美为“登龙门”。
东汉名士之交:徐孺下陈蕃之榻
阔平的官道上,马蹄声、车轮声交织着,严整的官府车队风尘仆仆,自北方而来。这是东汉后期,一位豫章太守走马上任的车队,那辆最高大的双驾马车中,隐约可以见一个峨冠博带、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子。从踏进豫章境内的第一天起,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一个平民百姓的住处,意欲亲自拜访。
奇才苏绰起草六条诏书 始创“朱出墨入”记账法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人。苏家是武功县的大族,他的祖辈几代人都做过郡守,其父亲苏协也担任过武功郡守。
王恕施仁政保全二百万人 享高寿 临终有瑞象
中国古代史籍中,包括官方修订的史书,如二十四史,都记载了不少古代帝王将相信奉佛道以及各种神异之事,比如《明史》和《庚巳编》就记述了“以清忠劲节,负天下重望,为近时名卿之冠”的名臣王恕临终时的瑞象。
陈孟玉行善得贵子 梓潼神转生为其光耀门楣
明朝英宗年间有一位很得民心也很有名气的大臣陈镒,他是江苏人,他的来历还真不简单。这得先从《庚巳编》记载的一则故事说起。
史瞎子揣骨听声预言准 汪由敦官至从一品
古代有一种算命方法是揣骨听声,而用这种方法给人算命的以盲人居多。如《北史》中记载东魏权臣高欢未发达时,曾遇到一位盲眼老妇人,她为在座之人摸骨后说,他们都将显贵,且都是因为高欢的缘故。后来果真如此。北齐文襄帝在位期间,有个盲人叫吴士双,擅长听声算命,文襄帝让其通过讲话声音测算臣子刘桃枝、赵道德等人的命运,吴士双都说对了。
曹操的心腹谋臣郭嘉 预测奇准 算无遗策
三国时期,曹操有一心腹谋臣郭嘉,此人不是预言家,但他对时局的预测往往精确无比。他算无遗策,为曹操剖析袁绍、孙策等人的性格,以及事件的发展,均有着独到的见识。曹操与郭嘉,前者慧眼识人,用人不疑;后者慧眼识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演绎了乱世的君臣之义。
以德教化百姓 清代廉吏陆陇其收特殊生日礼物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平湖出了一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廉”的官员陆陇其。他清廉到什么程度?在做县令时,过生日连寿宴也无钱置办。一次生日那天,他的夫人调侃他,他却对夫人说:“你且出堂视之,较寿宴如何?”他的夫人到前堂一看,看到堂上堂下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香烛,都是当地百姓自发来摆的。无疑,他们对这位爱民如子的县老爷充满了敬意。
审案的大理寺卿生病 狱囚竟斋戒祈祷盼他康复
当关在监狱中的囚犯听说审判他们的官员生病,居然纷纷斋戒为其祈祷;当囚犯们听说这位官员将调任他职,居然都流泪哭泣。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闻者都相当震惊。这位让狱囚为之祷疾落泪的官员就是唐朝初年负责刑狱的大理寺卿张文瓘。唐朝大理寺卿是从三品,乃朝廷重臣。张文瓘缘何让狱囚如此感念?
王士嘉“操节比琼瑶” 孝感动天母亲死而复生
明朝英宗正统六年(1441)九月的一天,都城门外格外的热闹,几十名朝廷大臣正在为辞官返乡、已年逾七旬的礼部侍郎王士嘉践行,他们中有内阁首辅杨士奇、杨溥等。当时“送者车百辆,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依依惜别时,众人纷纷赋诗颂德相赠。
【古韵流芳】盛德君子颜真卿 流芳百世的风采
大唐时期,颜真卿塑造了很多的知名“品牌”,至今被人津津乐道。他是忠君爱国的名臣,是饮誉古今的书法大家,也是名列道家仙鉴,榜上有名的兵家奇人。身为文臣,他能提振大唐朝纲;身为武将,能统20万大军纵横燕赵,护持社稷声威。他一生官运亨通,忠义气节...
北魏高允辅佐四位皇帝 有阴德 享近百岁高寿
南北朝时北魏名臣高允,字伯恭,勃海郡(今河北)人,先后辅佐过四位皇帝。他的父亲高韬是北魏太祖时的丞相参军,但是在高允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高允自小就气度不凡,当时的朝廷大臣崔玄伯看见他后,深以为异,感叹道:“高允颖慧天然,蕴含于内,文采飞扬,彰显于外,他日必成大器,可惜我恐怕见不到了。”
鬼怪不侵 南北朝贤士傅昭以清慎立身
南北朝时期有位名闻天下的贤士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他是晋朝司隶校尉傅咸的第七代孙。傅昭的祖父傅和之、父亲傅淡,都熟悉《仪礼》、《周礼》和《礼记》等儒家经典,在南朝宋时都是名士。
宋弘显贵不弃糟糠之妻 不忘夫妻恩义
在受变异观念影响的现代社会中,丈夫抛弃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的事并不罕见,古人秉持的“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德以及其背后传递的夫妻恩义之情,对于很多的现代人而言,已是难以想像之事。
修身齐家为国尽职 唐名臣柳公绰有古之遗风
儒家经典《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以古代有抱负的士子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要首先修身、齐家。唐朝著名大臣、书法家柳公绰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他是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哥哥。
【忠义传】张骞两出西域 完成凿空使命
在汉帝国西部的边境,有一条狭长纵深的天然通道,它位于黄河以西,便以“河西走廊”名世。两千多年前,一个以汉人张骞为首的百人使团,第一次从这里走过。张骞用十三年的时间,用脚步丈量出西域范围,勾勒出华夏民族与中、西亚诸国交流的网络。从此,他成了汉朝第一位探索西域,并打通中原与西域联系的传奇人物。
【忠义传】牧羊十九年心系汉朝的苏武
使者,一群往来于两国之间,传递本国谕旨、架起沟通桥梁的特殊人才。这一称谓,会让人想起,烟沙古道上,车载斗量的财富,持节壮游的威仪,纵横游说的辞令,以及异国风情的见闻。光鲜的背后,也会有扑朔迷离的政局和生死难料的前路。
【忠义传】九死一生 不忘汉帝使命的张骞
夜寒刺骨,他悠悠醒来,所见却是囚笼般的帐篷,所听却是刀剑般的朔风。披上御寒的外袍,为熟睡的妻子掖好被子,他便悄悄踱步到账外。出帐之前,他还不忘小心翼翼地捧着,角落里那三尺来长、悬垂着三重赤色牦尾的符节。
北宋铁面御史赵抃与包公齐名 打坐中悟道
说到包拯包青天,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北宋另一位与包公齐名的刚正不阿的大臣赵抃(biàn),当下知晓的人恐怕不多了。他历经宋朝三位皇帝,为政四十五年,官至副相,曾五任御史,他是中国历史上以“铁面御史”之誉载入《二十四史》的唯一一人。
晚清书法家李文田以相术闻名京师
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有能人异士,能力高者可通古知今、预知未来事,能力低者可相出人生命运,道出人间祸福。晚清咸丰光绪年间有一位官员、书法名家,亦是擅相术者,他叫李文田。
宋代士子龚明之至孝至诚 年过八旬仍被破格升官
龚明之,字熙仲,是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他出身于士族,因至孝至诚的品行而颇得盛名。
童谣应验 王濬楼船下益州 助西晋一统天下
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令人荡气回肠的魏、蜀、吴三国,在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孙权等风流人物谢世后,天下大势逐步走向统一。公元263年,曹魏政权灭掉蜀汉。266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彻底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天下。
古风悠悠:房玄龄功高德广(下)
房玄龄常常告诫他的儿子们:“不能骄奢,不可沉溺于声色;一定不可以用地位门第,去欺凌他人!”他汇集了古今圣贤的家诫格言,写在屏风上,令诸子各取一扇,对他们说:“你们如果能留意这些家诫,就足以保身成名。”又说:“汉朝的袁家,历代保有忠节,是我所崇尚的,你们也应该效法。”
想殉国未成 清朝旧臣钱能训得神示知命数
曾短暂担任中华民国总理的钱能训,字干臣,是清末人,1869年出生于浙江嘉善县,是吴越武肃王钱镠的第三十六代孙。他的父亲钱宝廉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吏部侍郎和刑部侍郎,为正二品官员。
古风悠悠:房玄龄功高德广(上)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荐他应进士考,及第后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一向被认为有知人之明,见到房玄龄后深加赞叹,对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多了,还从未见到像这位郎君那样的人。他将来必成大器,但恨我看不到他功成名就。他会位高凌云。”
南朝循吏孙谦 清正廉洁造福一方 猛虎竟也避让
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循吏列传》中,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孙叔敖被其列为“循吏之首”。“循”意思是遵循道义、顺应时势,也就是说,孙叔敖被视为遵循道义、顺应时势的官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