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里,有一句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力或者缺乏自知之明的话说:“圆仔花不知丑”。 圆仔花,也就是千日红,是和鸡冠花一样,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的一年生草花。它原产于印度,大概传入我国的时间稍晚,所以历代《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编著的《纲目》(1578)里,都找不到相关记载。一直到清代陈滉子写的《花镜》(1688)才提到说:“千日红,本高二三尺,茎淡紫色,枝叶婆婆,夏开深紫色花,千瓣细碎圆整如球,生于枝杪,至冬叶虽萎而花不荐。妇女采簪于鬓,最能耐久。略用淡矾水浸过,晒干藏于盒,来年犹然鲜丽。子生瓣内,最细而黑,春间下种即生,喜肥。”后来吴其濬也把这一段收录在他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里。可见大陆妇女早习惯把千日红当做头发装饰品。令人难以明白的是:这么美丽持久的花,在1661年间,自华南地区传入台湾后,竟沦落为讽刺人不知“丑”的花。

2008年01月16日 10: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