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诗词歌曲
诗经
乐府
古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其他诗词
古体诗词创作
现代诗词创作
歌词歌谣
散文随笔
古典散文
现代散文
名家散文
闲话文史
电影随笔
开卷有得
书序书摘
书评书话
剧本剧作
名言锦句
小说大观
古典长篇小说
古典短篇小说
现代长篇小说
现代中篇小说
现代短篇小说
社会/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文学常识
认识文学
诗词常识
文法修辞
应用文类
外国文学
外国诗歌
外国散文
外国古典长篇
外国现代长篇
外国短篇小说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学世界
开卷有得
文学常识
认识文学
诗词常识
文法修辞
应用文类
妙联趣对
文学常识
从争吵的“对方”到相互学习的“三人行”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两个人因某事发生争执,各持己见。有时争吵激烈,甚至动手打斗,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夫妻因长期争吵而离婚的情况也不少见。
对联
三人行
修心性
谦让
黄淮
2023年5月26日 7:27 AM
唐宋词牌的历史掌故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前身是民间小调,萌芽于隋唐之际,兴盛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为唐宋时代的乐府诗,供宫廷或民间演唱。
唐宋词
宋词
词牌
2023年5月23日 9:02 AM
长联三副 庆贺世界法轮大法日
天国乐团,天上飞来神籁。身穿古装,脚踏长靴,队伍整齐,气势轩昂,威风凛凛!是乎天兵天将下凡?
对联
五一三
法轮大法日
天国乐团
刘锡铜
2023年5月11日 12:12 AM
同步共振的精妙语境:互文修辞格的案例解读
古汉语的文化特色,显得非常精炼玄妙,有时短短的几个词句,就能够丰富地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内涵。其中,“互文”作为古汉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是一种富有弹性变化的语意结构,能够创造出多维度的语境效果。
汉语
互文修辞
互文
修辞
梅花一点
传统文化
木兰诗
2023年1月28日 9:28 AM
长联:神韵首部历史歌剧《王允施计除董卓》
二千余载汉庭,朝纲混乱,满朝文武,谁能匡扶江山社稷?看奸臣病狂斩精英善黎,狼戾贼忍,暴虐疯癫,满足取利竟残暴荒淫,杀帝辱君,劫献帝傀儡,奸臣当道,谅百官一筹莫展。伤神伤己皆私利,行恶必灭,德尽必淘!
王允施计除董卓
神韵歌剧
神韵作品
刘锡铜
2023年1月22日 9:23 AM
2023年癸卯春联
好友常来多快意, 清茶细品乐春风。
台湾古典诗
癸卯
春联
2023年1月21日 5:18 PM
美好体验 由衷敬佩一一赞叹神韵艺术团全球巡演
神韵艺术团经过十七年的全球巡演,在全世界掀起了威力强大的“神韵热”。许多国家的政要、高级政府官员、外交使节、豪商巨贾和著名精英导演、艺术家、金融大享等亲临演出现场,在主流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对联
刘锡铜
赞神韵
书法
2022年11月25日 10:50 PM
一副最短对联 为何如此耐人寻味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的形式多样,字数可长可短。长的有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短的只有几个字。除了对仗和平仄要求外,一副好的对联常常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被人们公认为最短的一副对联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对联
真善忍
色难
孝道
二十四孝
黄淮
2022年8月21日 7:27 AM
一段对联佳话 知进退荣辱不惊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对联对于大多数在亚洲生活的华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过新年时,几乎家家户户贴对联。在中国的风景胜地、楼台亭榭上,楹联也几乎处处可见。
对联
传统文化
修炼人
黄淮
2022年7月28日 9:00 AM
壬寅年春联:万象熙和遍大千
福虎灭瘟开泰运,春风送暖贺新年。
春联
台湾古典诗
2022年1月31日 4:45 PM
为了中国的公平和正义,请不要沉默
我叫耿格,我的父亲高智晟是人权律师,他被关进监狱直到2014年。你们可以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他和他的工作的资料。但是,今天我不想谈众所周知的他,我只想说说只有女儿才知道的他。
高智晟
人权律师
中国的良心
公平正义
2021年7月9日 12:12 AM
辛丑春联
四海迎春开景运, 九天复旦贺新年。
辛丑
春联
台湾古典诗
2021年2月11日 12:48 AM
“举措”与“时气”
在传统文化的研习中,我发现古汉语词组不仅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还与单字的读音有关。比如“举措”一词…
汉语
一词多义
2020年4月3日 11:55 AM
唐诗对仗 妙语联珠
唐诗中格律诗的对仗句子,巧妙地运用了古汉语词组的构词法和平仄读音,自格律诗在唐代出现后,古人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及对句,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及诵读。
唐诗
对仗
2020年3月26日 1:40 PM
台湾古典诗:庚子春联
陶冶诗书酬夙志, 涵濡典籍寄平生。
台湾古典诗
2020年2月9日 12:27 AM
礼仪用语——谦词敬语知多少(1)
礼仪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处处体现着诚敬谦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渐为世人所遗忘。谦词敬语就是用礼貌的语言,自谦和敬人的话。汉语中用于自谦的,称为谦词;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的,称为敬语。期盼身为华人的我们能以谦词敬语,重现“礼仪之邦”的风范。
礼仪
谦词
敬语
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
2020年1月6日 7:02 PM
谈诗词曲写作的守文和创新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守文的意思是恪守古人留下的写作原则。因为诗词曲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所以这里先谈谈文字。
诗词
陆志仝
2020年1月5日 8:09 AM
诚信七唱(诗钟–嵌字格)
古道照人资实信 虚怀下士见真诚
台湾古典诗
2019年10月27日 8:51 PM
静观四唱(诗钟–嵌字格)
万事乐观多赞赏 一心清静少烦忧
台湾古典诗
2019年10月27日 8:48 PM
鸿福一唱(诗钟–冠首联)
鸿鹄冲天雄气宇 福星降世转乾坤
台湾古典诗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观音一唱(诗钟–冠首联)
观护众生开慧眼 音传三界悟禅心
台湾古典诗
2019年10月24日 12:30 AM
台湾古典诗:诗以载道(对联)
志继圣贤,丕振元音扬正道; 脉传邹鲁,宏宣大雅越巅峰。
台湾古典诗
2019年5月28日 1:52 PM
台湾古典诗:己亥年春联
人情世味言难尽, 春色韶光看不完。
台湾古典诗
2019年2月3日 11:24 PM
书摘:清词选讲
清朝的词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是词这种文学体式的复兴时代。为什么说是词的复兴时代呢?因为从宋朝以后经过了元和明两朝,而元朝兴盛的是曲(如散曲),是杂剧(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朝兴盛的是传奇,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之类。元明两代流行的是散曲、杂剧和传奇。
三民书局
叶嘉莹
诗话
《清词选讲(二版)》
2019年1月30日 11:32 AM
书摘:迦陵谈诗二集
中国的语文乃是以形为主,而不是以音为主的单体独文。在文法上也没有主动被动、单数复数及人称与时间的严格限制。因此在组合成为语句时,乃可以有颠倒错综的种种伸缩变化的弹性。再加之以中国过去又没有精密周详的标点符号,因此在为文时,便自然形成了一种偏重形式方面的组合之美,而忽略逻辑性之思辨的趋势。
三民书局
叶嘉莹
诗话
《迦陵谈诗二集(三版)》
2019年1月28日 10:41 AM
中共简化汉字 变异传统文化
笔者以几个例子概括地介绍了简化后的一些汉字带有暴力色彩。我们再举些例子,看看中共是如何变异文化内涵的。
汉字
简化字
章阁
2018年12月25日 11:08 PM
中共简化汉字 注入暴力基因
简化字是汉字走向拼音化的重要一步。从1956年2月1日起,第一批简化汉字开始推行。当年入学的小学新生,一开始就被迫地接受了简化字教育。
汉字
简化字
章阁
2018年12月17日 5:17 PM
陪我们长大的《格理弗游记》真相竟然是?
如果认为“只要精通两种语言,即可胜任翻译的工作”,那就误会大了!例如,曾被译得面目全非的《格理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s),在在突显了翻译的重要性。中研院欧美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单德兴认为,若要让大众得以接触美好的外文作品,也让原文作者的才识为人欣赏,翻译时便不能忽略深藏其中的“文化脉络”。
格理弗游记
单德兴
研之有物
2018年8月5日 3:00 PM
鹣鲽情深 为什么比翼鸟要双飞?
感情深厚、形影不离的情人、夫妻怎么以比翼鸟、比目鱼来譬喻?鹣鲽情深是什么意思?
中华文化300问
文化典故
比翼鸟
鹣鲽情深
2018年5月23日 3:37 PM
略论汉语词组中的前音后定读法
“前音后定”是现代汉语中个别词组的读法,也就是说一个词组中前面字的读音,是由后面的字决定的。
汉语
2018年5月2日 12:10 A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202 条记录
从争吵的“对方”到相互学习的“三人行”
追求至纯至善的生命之美——访知名画家范一鸣先生
【经典小说选登】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一种情景开启记忆 一声召唤令人醒悟
微不足道的小善利己利人 让自己更幸福
学会放下,幸福就来了!
中华传统母亲花是哪一种?
【救世古鉴】偏执灭佛的可怕后果 遭五刑株连五族
夏祷:美的诞生
我们使用cookies来了解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站并改善您的用户体验。这包括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条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