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女士近照@

天賜樂舞滌凡塵

2004年12月14日 | 06:11 AM

【大紀元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在2004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看過「天驕藝術團」表演的大型樂舞「天象」的觀眾,無不為那佛國世界的莊嚴神聖所動容。如敦煌壁畫中飛天的婀娜燕舞固然使人心曠神怡,而在所有現代舞台作品中都從未展現過的、神佛獨具的神情、體態與流動的手印,給人帶來的震撼更是無以言訴。

記者聽說,「天驕藝術團」又有數個新節目入選2005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藉機採訪了「天驕」的經理及藝術總監許麗女士。許麗又是「天象」的編導、作曲與舞者,她談到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也透露了一絲本次新年晚會中將亮相的節目信息。

寶劍鋒從磨礪出

「藝術家的心靈一定要純淨,才能創作出有震撼力的作品。」這是許麗最深刻的體會。

10歲那年,因一次受傷不能繼續體操訓練的許麗,被老師送進了中國的一家省舞蹈學院專攻芭蕾,充滿求知慾的她,尤其喜歡陶醉在中國古典文學著作的書海裡,對於古典、民間、民族舞蹈的副科課程也是孜孜用心。後來,進舞蹈團從打雜做起、直到成為在全國獲獎的獨舞演員,入北京舞蹈學院進修古典舞與編導,她憑的就是那股對藝術的求真勁兒。

許麗在舞蹈團以吃苦耐勞出名,無論是冬天頂寒風鏟雪開路,還是學遍每一個男女演員的角色,事實上,她的汗水一滴也沒有浪費,勤勞充實了她作為舞蹈演員不可或缺的耐力,也使她成為專業上的多面手,有人因病因事不能演出,她就能馬上頂上。從滿族舞劇「珍珠湖」、傣族舞劇「孔雀戀歌」,到現代舞「奔月」, 許麗涉足各種舞蹈藝術形式。

許麗的代表作-古典舞「紅燭」曾獲多項大獎,她能淋漓盡致地表現一只小小的蠟燭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大概因為自己正是在追求人生與藝術的那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的境界。

誠心所至蜀道開

1988年許麗東渡日本,1994年又飄洋到美國發展,潛心讀書教學的她從此告別了鮮花和掌聲的舞台。在生活的波浪中,她反思藝術與人生,在修身養性的清純意境中,體會到宇宙的浩瀚與造物主的慈悲。當2004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籌備組找到她時,她首先渴望帶給觀眾的就是自己的這種感悟。

說起「天象」的從無到有,許麗一再希望記者少著墨於她個人,多寫寫參與演出的眾多默默無聞的人。可以想像,從頭開始編舞、作曲不說,在短短兩個月裡就要聚集40多位演員,排練場地和時間、樂曲的配器與剪接、服裝與道具等,只靠許麗一個人,即便生出三頭六臂也是忙不過來吧,初看起來似乎難於上青天。

那是有深知許麗所思所想並與其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來自大紐約地區的40多位女士先生,從專業舞者到從未登過舞台的藝術門外漢,投入排練,「天驕藝術團」的雛形就是這樣形成的。

這一群藝術天賦參差不齊的人們,在最短的時間,能向晚會獻上那樣一部光彩萬千的專業大型樂舞,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使人不得不相信,誠心所至蜀道開。

天賜樂舞滌凡塵

要表現前人舞蹈藝術作品中從未表現過的佛國景象,顯然沒有現成的樂曲,許麗創作的靈感來自她通過修煉淨化的思想境界,可說是神曲本天成,妙思偶得之。難怪靜心聆聽「天象」那悲壯雄渾的佛音聖樂,會感受到一股純淨慈悲的力量,蕩去污泥塵埃,潤滑乾渴的心田。

這正是許麗希望她的作品能達到的效果,她說自己常感歎世俗社會的繁雜,人心在私慾的爭奪中日益疲憊,只有純淨的藝術才能洗滌受污於「大染缸」的絲絹,撫慰人受傷的心靈。

許麗將獻給2005年新唐人新年晚會的作品中,有兩個大型舞蹈的樂曲都是本著這樣的初衷創作的。古典舞《濁世清蓮》演繹宇宙的形成與沐浴慈悲中萬物的繁榮,定會使人耳目一新;而舞劇《呼喚良知》則描述了在中國大地發生的真實故事,在節目審查時,濕潤了很多觀眾的眼眶,受到評委的一致推薦。

要欣賞到這些前所未聞的「天賜樂舞」,就讓我們在2005年新唐人新年晚會上恭候佳音吧。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