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是五千年精華

姜敏《中土情懷》 悠悠古風 今晚登臺肯尼迪

2004年02月26日 | 14:58 PM

【大紀元2月26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郭曉志、李容報導/今晚2月26日,晚上八時,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華府專場即將開幕。歌曲《中土情懷》將以優美的旋律,高雅古樸的歌詞,和專門為這首歌曲設計的獨特的古色古香富有韻味的舞臺背景出現在觀衆面前。這首歌曲將再一次讓觀眾們體會到“餘音繞梁”的感受。

歌曲《中土情懷》將由姜敏女士為大家演唱。

姜敏告訴記者,這首歌曲的主題和要表現的內容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所謂上下五千年,醞釀了多少文明的歷史和文化精華,她想通過這首歌曲展現出中國傳統的古老文化的精粹,讓人們回味這些在摩登的現代社會,繁忙的現代人心中已經淡忘了很久的悠悠古風。

她自己感覺這首歌詞,回首了唐朝—人們也通常把那段歷史上的盛世叫作大唐,那個時候人們各方面的生活是非常純樸的,老百姓安居樂業,那時的皇上是史書上千古傳頌的明君,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社會也很興盛。

*歌詞猶一軸淡雅的畫卷

提到《中土情懷》的歌詞,姜敏對其意境的喜愛溢於言表。 她說整個歌詞猶如一軸淡雅的畫卷。隨著歌詞的一段段深入,畫卷也為人們展現了古人們的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靜生活。其中描述了相夫教子的古時婦女的賢慧溫柔;知識淵博的大德高士的修身養性;敬天知命的君子的仁義胸懷;整首歌曲描述了中土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在曾經那樣輝煌的盛世之中,人們崇尚積德行善之為人處世態度,也很注重琴棋書畫等各方面內在之修養。

記者提到有人說藝術的形式服務於內容,不同的內容要採取不同的形式以更好表現其內容,如果這樣的話,記者問這首歌曲在演唱技巧上,表現手法上,為切合歌曲主題有何特別之處。姜敏說,這種說法有道理。受過專業訓練的歌唱演員,在表現一首歌曲的時候,為了更好的體現歌曲的意境,會根據歌曲的內涵,採用不同的唱法,技巧和音色。

*借鑒西洋式唱法

具體說到要演唱的《中土情懷》,在表現技巧上有什麼不同呢?

這首歌的剛開始時給一個引子出來,“我愛中土之邦”,從而開始了如詩般的敍述,說到中原是我生長的地方,在說到我愛中原的文化,那是上下五千年的精華。這個引子緊緊的扣住了歌曲的主題,給聽眾展現出來要唱的內容是什麼。那麼在唱的時候,姜敏覺得在表現上需要一種有點像西洋式的唱法,於是就借鑒了一點西洋式的唱法。

姜敏說,人們都知道中原那是個非常遼闊的地方,於是在歌唱中原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有一種站在草原上的那種開闊的感覺。演唱的時候,是要表達古人豁達的心胸,那時人們之間相互包容,人與人之間友善和友愛,所以在演唱的時候,是充滿讚美之情,是在回味和讚美那種美好。這時她會用一個有點西洋式的, 拉開的節奏,使這個引子拉的比較開。

*展現古人積德行善曉因果

緊接著下來,用像一種舞曲那樣很優美的十三拍的節奏,對觀眾展現和傾訴古人那種春賞桃花秋看菊的非常美的景象。這個歌詞一唱出來,一幅男耕女織童子樂的畫面就展現在觀衆眼前。也告訴聽眾那時的人們積德行善曉因果,心底非常善良,因為人的心地善良美好,生活也如此祥和,整個生活環境也是“亭畔水影白雲飛”,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和美好。

當唱到“君子謙謙重仁義,敬天知命古今曉;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養德文武道。”這句時, 在歌唱技巧上薑敏又更加拉開了一些,以表達出一種感歎的情感。尤其是對比起現代生活,人們都很繁忙,但常常會覺得很空虛,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有很多感慨,這些感慨都在這種拉開的演唱技巧中表現了出來。然後又展現了另一種非常輕鬆愉快意境,以表現鄉間的那種純樸的民風。

展現完美好的意境後,姜敏又用拉開的手法,唱到“中原之邦,過客的故鄉”, 這裏她想說的是其實今天的人們都曾經是歷史舞臺上的過客。 “西安的雁塔故宮的牆”,誰又能知道當時的那樣一位把天下治理的那麼好,讓眾邦朝拜的明君,現在又在哪里呢?

最後,當記者問到姜敏是如何選擇所要演唱的歌曲的時候,她說,現在和以前是不一樣的,以前只考慮自己的喜好,而現在會想到這首歌唱出來能對聽眾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使人人心向善,也會考慮聽眾會不會喜歡,聽眾聽了自己唱的歌曲之後,能不能在心裏產生共鳴。這就對歌詞的要求比較高,要求歌詞高雅純淨,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修養,當然還要看曲子是不是能和歌詞融合在一起,是不是優美動人。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