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是五千年精华

姜敏《中土情怀》 悠悠古风 今晚登台肯尼迪

2004年02月26日 | 14:58 PM

【大纪元2月26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郭晓志、李容报导/今晚2月26日,晚上八时,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华府专场即将开幕。歌曲《中土情怀》将以优美的旋律,高雅古朴的歌词,和专门为这首歌曲设计的独特的古色古香富有韵味的舞台背景出现在观众面前。这首歌曲将再一次让观众们体会到“余音绕梁”的感受。

歌曲《中土情怀》将由姜敏女士为大家演唱。

姜敏告诉记者,这首歌曲的主题和要表现的内容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所谓上下五千年,酝酿了多少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精华,她想通过这首歌曲展现出中国传统的古老文化的精粹,让人们回味这些在摩登的现代社会,繁忙的现代人心中已经淡忘了很久的悠悠古风。

她自己感觉这首歌词,回首了唐朝—人们也通常把那段历史上的盛世叫作大唐,那个时候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是非常纯朴的,老百姓安居乐业,那时的皇上是史书上千古传颂的明君,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社会也很兴盛。

*歌词犹一轴淡雅的画卷

提到《中土情怀》的歌词,姜敏对其意境的喜爱溢于言表。 她说整个歌词犹如一轴淡雅的画卷。随着歌词的一段段深入,画卷也为人们展现了古人们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其中描述了相夫教子的古时妇女的贤慧温柔;知识渊博的大德高士的修身养性;敬天知命的君子的仁义胸怀;整首歌曲描述了中土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在曾经那样辉煌的盛世之中,人们崇尚积德行善之为人处世态度,也很注重琴棋书画等各方面内在之修养。

记者提到有人说艺术的形式服务于内容,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更好表现其内容,如果这样的话,记者问这首歌曲在演唱技巧上,表现手法上,为切合歌曲主题有何特别之处。姜敏说,这种说法有道理。受过专业训练的歌唱演员,在表现一首歌曲的时候,为了更好的体现歌曲的意境,会根据歌曲的内涵,采用不同的唱法,技巧和音色。

*借鉴西洋式唱法

具体说到要演唱的《中土情怀》,在表现技巧上有什么不同呢?

这首歌的刚开始时给一个引子出来,“我爱中土之邦”,从而开始了如诗般的叙述,说到中原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说到我爱中原的文化,那是上下五千年的精华。这个引子紧紧的扣住了歌曲的主题,给听众展现出来要唱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在唱的时候,姜敏觉得在表现上需要一种有点像西洋式的唱法,于是就借鉴了一点西洋式的唱法。

姜敏说,人们都知道中原那是个非常辽阔的地方,于是在歌唱中原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有一种站在草原上的那种开阔的感觉。演唱的时候,是要表达古人豁达的心胸,那时人们之间相互包容,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友爱,所以在演唱的时候,是充满赞美之情,是在回味和赞美那种美好。这时她会用一个有点西洋式的, 拉开的节奏,使这个引子拉的比较开。

*展现古人积德行善晓因果

紧接着下来,用像一种舞曲那样很优美的十三拍的节奏,对观众展现和倾诉古人那种春赏桃花秋看菊的非常美的景象。这个歌词一唱出来,一幅男耕女织童子乐的画面就展现在观众眼前。也告诉听众那时的人们积德行善晓因果,心底非常善良,因为人的心地善良美好,生活也如此祥和,整个生活环境也是“亭畔水影白云飞”,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和美好。

当唱到“君子谦谦重仁义,敬天知命古今晓;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德文武道。”这句时, 在歌唱技巧上姜敏又更加拉开了一些,以表达出一种感叹的情感。尤其是对比起现代生活,人们都很繁忙,但常常会觉得很空虚,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很多感慨,这些感慨都在这种拉开的演唱技巧中表现了出来。然后又展现了另一种非常轻松愉快意境,以表现乡间的那种纯朴的民风。

展现完美好的意境后,姜敏又用拉开的手法,唱到“中原之邦,过客的故乡”, 这里她想说的是其实今天的人们都曾经是历史舞台上的过客。 “西安的雁塔故宫的墙”,谁又能知道当时的那样一位把天下治理的那么好,让众邦朝拜的明君,现在又在哪里呢?

最后,当记者问到姜敏是如何选择所要演唱的歌曲的时候,她说,现在和以前是不一样的,以前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而现在会想到这首歌唱出来能对听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使人人心向善,也会考虑听众会不会喜欢,听众听了自己唱的歌曲之后,能不能在心里产生共鸣。这就对歌词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歌词高雅纯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修养,当然还要看曲子是不是能和歌词融合在一起,是不是优美动人。

(http://www.dajiyuan.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