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容大餅 醫窩蜂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邵怡華╱台北報導〕皮膚科醫師宋奉宜曾經大膽預言,未來十五年,美容醫學會逐漸往專櫃品牌靠攏,專櫃品牌也會逐漸往醫學美容之路推移,不過,從近來懂得積極行銷、切入市場的醫師自創品牌來看,可能不用十五年,這個大趨勢已經提前來到。

康是美藥師林秋碧說,從吳英俊醫師自創品牌來看,擺脫了醫學品牌包裝向來給人像是藥罐子般的印象,特別從韓國引進的包裝,讓瓶身不再像是醫療品般的冷冰冰。另外,消費者對於醫師品牌所採用的原料通常都有極大的信賴感,「醫師推薦、一定有效」的預期心理,讓吳英俊自創品牌商品在上市不久,旋即造成斷貨現象,尤其是玻尿酸及精華液兩樣商品,最受消費者青睞。

此外,林秋碧也認為,醫師品牌教導了消費者一個全新的保養概念,就是保養品越簡單越好,這與消費者到專櫃購買琳琅滿目的產品有著極大落差,消費者覺得保養變得容易,購買意願自然提高。

林秋碧說,最重要的是,台產生技公司及台灣醫師自創品牌,能夠反映台灣市場狀況,投市場所好,例如:吳英俊自創品牌主打精華液,對於美系及法國藥妝店來說,鮮少聽過精華液類的產品,不過,精華液卻是台灣女人最愛的保養品項之一;又如「寵愛之名」主推面膜,同樣也是投台灣女性所好,畢竟,歐美醫學美容品牌想找到面膜品項的確不太容易。

專櫃 夢幻行銷 不怕搶生意

〔自由時報記者邵怡華╱台北報導〕打著Dr.之名的醫師品牌美容保養品熱賣,專櫃品牌在百家爭鳴之際,似乎又多了新興的競爭對手,不過,資生堂公關經理沈怡君認為,國內醫生自創品牌可能搶食瓜分的業者主要還是以藥妝通路醫學美容品牌為主,對於專櫃品牌來說,影響可能不大。

通常,會購買醫學美容品牌的消費者,多半屬於問題肌膚,相對地,他們對於保養品是否能夠真的使肌膚獲得改善,也最為在意。通常,醫師品牌推出的成分都不會太差,任何醫學年會有出現新的保養成分,往往很快就反映在商品之中。

所以,抱著期待心購買的人,如果能從醫師自創品牌的保養品擦出效果,就會信心大增;反之,失望感會更重。

不過,化妝品除了「有效性」之外,「心靈訴求」也頗為重要,像夢境一樣的企劃行銷、包裝與產品使用感,對於醫師自創品牌來說,想追上百貨公司的化妝品專櫃品牌,可能還有距離。

沈怡君認為,國內醫師自創品牌的加入,或許可以喚起消費者對於肌膚保養的信賴感,對於專櫃品牌來說,也不失為正向發展。只不過,醫師自創品牌通常通路少、遍佈能力也不及專櫃品牌,除非消費者真的非常有興趣,否則積極購買的可能性不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