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觀念與時代改變 搶生國慶寶寶熱潮成為歷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日電)國慶日的節慶氣氛轉淡,搶生國慶寶寶的熱潮也消退,北部各家醫院產房今天「生」意清淡,接生人數與平日差不多,產婦刻意選在今天剖腹產的理由,不見得是因為黃道吉日,而是方便家人照顧,以及生日容易記。

全台北市接生量名列前矛的中山醫院、台北馬偕醫院、台北長庚醫院、國泰醫院、台安醫院,今天都各有二到五位產婦生產;萬芳醫院的六名待產婦有五人選擇剖腹生產。

往年「生」意興隆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今年因為全院改裝,加上婦產科醫療人力流失,待產人數掛零。一家醫院的產房護士聽到記者來問國慶寶寶的出生人數,回答一句「那早就是歷史啦!」

台灣民眾的「生產力」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僅二十一萬多人,不但如此,選在特定節日出生的國慶寶寶、元旦寶寶愈來愈少,近年來只有西元二千元的千禧年短暫刺激元旦寶寶生育人數。

今年的國慶日連著週休二日,有三天連續假期,大多數醫院休診,人員輪休,有的產婦會擔心假期生孩子會沒有足夠的照顧人力;翻開黃曆,今天雖然不是壞日子,但也不是諸事皆宜的大吉之日,為什麼會有產婦刻意選在今天剖腹產呢?

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淳森解釋,有的產婦是前胎剖腹產,這胎也想要剖腹產,算一算預產期,乾脆就選在十月十日國慶日這個好記的日子。

其他的理由也很實際,例如:產婦在連續假日生孩子,方便平日忙碌的家人到醫院照顧,再加上勞動基準法規定的二天陪產假,先生還可以多賺到幾天假期。

另一方面,鑑於產婦剖腹產的比例高達三分之一,行政院衛生署和中央健保局改變政策,對於自然分娩、前胎剖腹產而這胎自然分娩的健保給付提高,加上推廣母嬰親善觀念,母嬰同房、產婦授乳日益風行,小寶寶順利其然呱呱墜地,預定國慶日剖腹產的人數當然就減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