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玉里醫院善用科技 精神病患親情零距離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八日電)「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詞,應用在衛生署玉里醫院的「視訊懇親系統」,再也貼切不過了。尤其,慢性精神病患長期在偏遠的花蓮玉里住院,中央山脈無法禁錮思鄉的心靈,透過視訊的影音會面,天涯若咫尺,不但可與家人聯繫親情,也有助於病情療養。

「阿母,看到你,我實在是真歡喜!」今天在玉里醫院首次與媽媽、爸爸視訊懇親的阿明,從麥克風傳出高興的聲音,電腦畫面上可以明顯看出戴眼鏡的他,興奮的表情,及從鏡頭中找尋爸媽的焦急眼神。

板橋衛生所這一頭,蔡媽媽盯著螢幕看兒子這幾個月來有沒有變瘦,「天氣變冷了,阿明要多穿一點ㄟ,記得要準時吃藥喔」。」行動不便的蔡媽媽,不忘記叮嚀兒子。按時服藥,是精神病患很重要的療程。

這一場透過網路視訊的懇親會,是七十多歲的兩老,第一次使用的科技產品。對於經常使用網路的年輕族群或許早就不稀奇,但對於無法出遠門,腿開刀、骨刺行動不便的蔡爸爸、蔡媽媽,卻是今年新年過後,十個月來,第一次見到兒子的容顏。

玉里醫院臨床社工室主任蕭盈潔表示,這一套視訊懇親系統軟硬體其實並不困難,目前要突破的瓶頸是醫院各園區之間,以及醫院與視訊懇親點之間的教育訓練,為此,社會服務工作室主任李芳銘帶著資訊人員,一站一站拜訪與溝通。

從今天蔡媽媽眼角感動的淚水,看見了這一套玉里醫院院長邱獻章發想的科技成果,彌補了母親內心的思念。「其實,阿明沒發病時是很聰明的,住進醫院一年多,已經把國語說的很流利,以前,他只會講台語呢。」她欣慰的說著。

這樣的懇親系統,填補了電話懇親只聽見聲音,無法見面的遺憾,更讓西部的親人可以每星期透過網路關心家人,又避免被傷害的恐懼。甚至於遠在美國的親人,也藉此與花蓮的病友懇親。

住在板橋市新海路的阿明,發病時,一度傷害自己的爸爸。但是,蔡爸爸今天雖然含蓄的坐在一旁看著老婆與兒子對話,眼神卻一直盯著阿明的面容,「畢竟還是自己的孩子。」

病友發病時曾經造成的傷害,常令最親的家人,久久不能釋懷。李芳銘苦笑的說,十四年前社服室突發奇想,舊曆年前對當時院內千餘名病友家屬寄發問卷,看有多少人願意接納久別的家人回家團圓過年,沒想到回函同意者只有二十七人。

不過,大家並不灰心。「想家」仍是所有玉里醫院精神病友幾乎都有的心病。家裡住在台北縣三重的病友阿詞說,「溪口園區景色清幽,相當不錯,但我仍希望知道,究竟自己要待多久才能回家」。

阿詞的家人兩年來都不曾來探視,他的心情也隨著思鄉情切而浮動頻繁。

蕭盈潔說,醫院排除萬難開辦「院外懇親會」,將病友分區集中送到適合地點,然後邀請家屬就近前往團聚。今年十二月十七至十九日,就要舉辦雲嘉南地區的懇親會。

另外,醫院在舊曆年也辦「返鄉專車」,由醫師篩選病情穩定適合的病友,由社工與家屬溝通,同意病友返家過年。現在願意接納病友回家的逐漸增多了。

從懇親會到返鄉專車、到視訊懇親,玉里醫院希望家屬永不放棄病友,也殷切希望病友獲得心靈的滋潤。

在花東縱谷的玉里醫院,許多精神病友都有想回家的念頭,但是,家,在中央山脈的另外一頭,在醫院的圍牆外頭。現在,空間距離不是問題,視訊懇親讓他們的歸鄉路更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