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病時才能說出的話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8日訊】初次在精神科病房見到小桃(化名)時我十分詫異。這樣一個二十出頭,擁有健康膚色、姣好身材及清秀臉蛋的女孩,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接觸,才終於知道——小桃生長於農家,家中擁有廣大的田地,務農辛苦,但總也不愁吃穿。小桃的父母親觀念十分傳統,雖知小桃擁有繪畫的天份,但唯恐女兒在學畫的過程中吃盡苦頭,到頭來也是一事無成,對其期待成為畫家的夢想從來不曾支持;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小桃得做個文靜、乖巧的女孩,長大後找個單純的工作,準備嫁人就是了。小桃為了博得父母的寵愛,自國小期間便不斷地壓抑自己,以符合父母的想法;開朗的個性從此蒙上陰影。
在經歷大學聯考失利的打擊後,小桃開始出現失眠、情緒不穩、易怒、亂花錢、經常外出遊蕩及男女關係複雜等現象,在父母的陪同下開始到精神科求診。多年來,每當季節轉換時小桃就容易發病,已多次住院治療;症狀穩定的時候,可以勉強從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
今年農曆年前,小桃又出現失眠、情緒高昂、易怒、話多的症狀。看著她一邊大聲的抱怨身體上的不舒服,隨即又轉而以粗話謾罵父母糟蹋她的才華,我不禁為小桃感到深深的悲哀——只有在生病的時候,她才能說出對父母的不滿;這與她病情穩定時與母親手挽手進出病房的景象判若兩人。
小桃的父母自認為女兒安排了一條比較輕省的路;怎料,這竟是他們一生的遺憾。怎麼做才是真正的愛護子女,為人父母者怎可不三思呢?
小記:「躁鬱症」是一種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又稱為「情感型精神病」。病患的情緒變化主要是因為腦內某些化學物質的作用異常,而與環境的變化未必有直接的關係;「狂躁期」和「憂鬱期」可能交替或混合發作。躁期的症狀有——睡眠減少;活動量大;情緒高昂;自認能力強,言行誇張;易怒,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或過度熱心、慷慨,常亂花錢等。鬱期時則出現失眠、早醒;情緒低落;食慾減低;反應遲鈍;有強烈的罪惡感或自殺意念等。
躁鬱症目前尚無法根治,可採藥物控制;若未進行治療,躁症可持續三至六個月,鬱症可達六至九個月。病患病情穩定時,可維持正常生活與工作。建立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觀念,提醒家屬給予病患適當的支持,勿出現敵視、過份批評或干涉的態度,可減少疾病復發或惡化。文/陳佳伶(台灣宜蘭員山榮民醫院護理師◇@(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