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避免买到淹水区房屋 可参考过去纪录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9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良知台北十九日电)台湾日前豪雨不断,令许多有意购屋者担心。房屋中介业者表示,要避免买到淹水屋,就要多了解台湾政府相关的淹水历史纪录、多问问当地民众,如果连阅历丰富的地方耆老在当地都没见识过淹水情事,那绝对是个风水宝地,未来淹水概率是微乎其微,民众大可放心买屋。

豪大雨或台风使房子泡在水中,不仅性命身家受到严重威胁,若是经常淹水地区,还导致房屋转手困难,银行贷款也兴趣缺缺;反之,房子位于“干爽区”,既能保值,还可卖个较好价格。所以在买屋时如何找到不淹水区,就成为购屋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协理张欣民表示,会不会淹水主要得看天候、区位、地势高低以及都市排水设施是否良好等条件。尽管雨量过大,排水措施一时难以宣泄积水,当然容易成灾;不过一般而言,房子会淹水主要是地势较低漥,或防洪整治与排水工程未完善所致,有时施工、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房屋泡水的元凶。

以过去淹水经验来看,经常淹水的地区以前者为多,后者仅是偶而淹水,只要用心询问,可以略知一二,台北市地区还可查询台北市政府养工处提供的易淹水地区网页(www.med.tcg.gov.tw/water/water.htm)作为参考依据。相对于这些易淹水区,从不淹水区或较不容易淹水区便可容易筛选出来。

以民国90年9月的纳莉风灾为例,当时台风滞台时间超过80小时,降雨量打破台北市70年来的淹水纪录,将三分之二的台北市淹成水乡泽国,全台房屋地下室淹水达6千多栋。如果连灾情如此严重的纳莉台风都能幸免于难,显示已通过最严厉的现实考验,未来淹水的概率应是微乎其微。

以历史资料来看,台北市包括像是石牌、北投、大安地区,以及台北县的板桥等部分地区或路段都是不曾淹过水的“干爽区”。且根据信义房屋各直营店的历史资料,当时由于这些地区的主力商圈大多没被水淹,因此买方询问度高,其房屋交易表现当月还纷纷创下成长1至2成的佳绩。

如捷运施工或闸门没关好等人为疏失所造成的淹水情形,再度发生的机会不大,民众大可在淹水事件过后放心买屋。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统计,因施工、人为因素造成淹水的地区,在淹水后1、2个月的市场表现,其房屋成交量常会出现短暂缩小后再明显放量的情形。

因此即使90年纳莉风灾重创台北市东区,灾后2个月中山、松山、信义及内湖等地区,房屋交易仍出现补量情形。93年8月艾利风灾,因捷运箱涵被大水冲破造成三重水患,有1万4千多户受灾,但短暂利空后,全年房价仍上涨1到2成,捷运站附近涨幅更高,甚至出现屋主惜售情况。

房屋中介业者也提醒欲购屋民众,有些长年淹水区,若其淹水原因已完全根治,以往的淹水纪录便可一笔勾销。如二重疏洪道完成后,三重地区已很少出现淹水情形,木栅河堤、中永和瓦瑶沟一带防洪工程整治完成后,也很久没有出现大淹水的灾情。汐止以前逢水必淹,但在员山子分洪道完成后,淹水情形也改善很多,这是民众参考过去淹水纪录时所必须留意的地方。(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