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鼻子不通氣 有時是大病

向英

人氣: 24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4日訊】 傷風感冒,或鼻炎等都會引起鼻子不通氣,鼻子不通氣常被認為是小毛病。但是如果長期不明原因的鼻塞,就要小心了,要去醫院檢查是否患了鼻咽癌,這是頭頸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各個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不可掉以輕心。

長期鼻塞,警惕鼻咽癌
  
70多歲的趙女士,近幾年來鼻子一直不通氣,自以為是鼻炎也沒太在意。後來鼻塞加重,鼻涕倒流並帶血,還經常頭痛,自用消炎藥也不見效。最近竟然發展到看東西重影、視力下降,並伴有頸部腫塊,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到醫院一查,確診為鼻咽癌。

耳鳴、血涕,及時就醫莫耽擱
  
捕捉鼻咽癌早期的蛛絲馬跡,對日後能否延長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由於鼻咽腔位於後鼻孔的後方,口咽腔的上方,部位十分隱蔽,所以早期常不顯露症狀。少數病人有耳鳴、血涕等症狀,但容易被忽視。即使就醫也常被誤診為上感、鼻炎、咽炎或中耳疾病等,很少作鼻咽鏡的檢查。多數病人出現眼、耳、鼻部症狀,以及頭痛、頸淋巴結腫大,甚至是顱神經損害時才去醫院就診。
  
早期鼻咽癌的症狀包括:咯血、回涕帶血,鼻塞,耳鳴、聽力減退,視力障礙、復視、眼球固定、眼瞼下垂,頭痛、面麻、張口困難,耳後乳突部位有腫塊,嚴重時還有吞嚥困難等。醫生可採用間接鼻咽鏡或鼻咽部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幫助明確診斷。在發現異常腫物時,應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

早期發現,放療能改善預後
  
放療一直是鼻咽癌的首選療法,因為鼻咽位置深而狹小,緊鄰顱底,鄰近有諸多的重要器官和組織,如血管和神經組織等,手術進路非常困難,而且不易徹底切除。隨著放療學的發展、放射設備的更新及放療技術的進步,臨床已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射線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降低遠處轉移率。
  
另外,大多數鼻咽癌病理顯示分化程度較低,多屬惡性度較高的腫瘤,容易有鄰近組織的侵犯和頸部淋巴結的轉移,通常對放射線較為敏感,且鼻咽腔黏膜對射線的耐受性較高,能超過鼻咽所需的根治劑量。有資料表明,鼻咽癌單純放射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55%~60%,如為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可達80%~90%。即使是晚期鼻咽癌患者,只要經過積極的治療,仍有約1/3的人能獲得5年以上的生存率。

接受放療,做好準備療效佳
  
鼻咽癌的照射範圍比較大,患者必須做好放療前的各種準備工作:一是潔齒,拔除齲齒殘根,去掉金屬牙冠,保持口腔衛生。二是及時治療頭頸部的感染病灶,包括副鼻竇炎,咽炎等。三是保護好受照射區域內的皮膚,避免各種刺激,衣領應柔軟些。四是戒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防止感冒。五是在放療期間注意飲食的調節,要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軟食為主。六是口乾咽痛時應注意口腔衛生,要多飲水,並服用一些生津的中藥,室內保持較高的濕度。七是堅持進行張口練習,盡量減輕局部纖維化程度。八是放療結束後兩年內最好不拔牙,以避免骨髓炎的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