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建立事故傷害監測機制 減少醫療資源支出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十八日電)事故傷害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五位,事故傷害已是全球重要健康問題,醫界建議各縣市都應建立事故傷害監測機制,有助減少醫療資源支出。

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今天上午舉行「二00六台灣事故傷害監測研討會」。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長薛瑞元說,以往的觀念是將預防與醫療分開,總認為預防非醫療的事,但在目前健保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透過預防方式減少醫療支出就很重要。

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處長李麗花說,事故傷害監測登錄作業非常重要,例如一名勞工在上班途中發生事故,依規定可以申請勞保職災給付,這項支出是由勞工雇主負擔,但若登錄職災,將被認定為一般傷害,醫療費是由健保支出,等於是全民負擔。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組長曾德運說,根據統計,全球疾病負擔中,事故傷害就占了百分之十二,原因包括交通傷害、暴、自我戕害、戰爭、溺水、灼傷,而台灣二00四年,從零至五十九歲的事故傷害主要死因,都以運輸事故排名第一。 曾德運說,經由事故傷害監測分析事故原因,可有效預防事故發生,例如騎機車需強制戴安全帽就是經由事故分析提出的改善方案。

曾運德說,不良資料收集與分析,會產生錯誤的結論與建議,未來除協助各縣市建立事故傷害監測機制外,也應建立全國統一登錄平台,與院前緊急救護系統、醫療病例及全民健保資料庫串聯,減少重覆錯誤與人力浪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