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專家參與菸控公約會議與國際接軌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六日專電)「第一屆菸草控制框架公約 (FCTC)締約國會議 (COP)」今天揭幕,台灣專家以「非政府組織」代表身分與會,期望與國際菸控運動接軌,同時檢驗台灣本身的水準與成果。

FCTC締約國會議下午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展開十二天的會議,主要目標在通過締約國會議議事規則、指定常設秘書處及安排其運轉、通過財務管理規則、以及公約規定事項等。

出席會議的台灣專家包括董氏基金會代表、文化大學法學院長姚思遠與高志文,台大職業衛生教授詹長權、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國際合作組長李孟智、衛生署國家健保局官員等。

FCTC於去年二月二十七日起對所有批准國家生效,,目前共有一百六十八個簽約國,一百二十一個締約國。台灣的立法院去年一月十四日審議通過公約,後呈報行政院轉請總統頒發加入書,完成國內法程序。

但台灣的立法院仍未能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使相關菸害防制具體措施無法落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資料,許多國家已開始實施FCTC規範,如愛爾蘭、西班牙的室內公共場所已全面禁菸,澳洲、巴西、加拿大、新加坡與泰國已在香菸包裝上印製圖示警告。

衛生署國際合作處長張武修表示,台灣積極推動菸害管制措施,並已有相當成效,但尚有改進努力的地方,這也是出席FCTC締約國會議的重要目標之一。

另外如FCTC嚴禁非法菸草交易,但執行必須透過跨國及區域合作,台灣希望經由參與FCTC會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李孟智指出,台灣要有效防制菸害仍有許多須強化之處,如台灣菸價格即使在提高健康捐後,也遠低於西方國家水準。

他主張,台灣香菸平均每包價格應提高到新台幣兩百元,才能真正發揮降低菸害的效果。

締約國會議是公約的管理機構,擁有監察、督導、評估進度的權力,達到降低全球菸草消費及與菸草有關死亡的目標。

評論